大家可能都听说过“盘尼西林”,其实是Penicillin的译音,就是青霉素。
青霉素前有磺胺
(资料图)
青霉素在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春才开始给军方使用,成规模已经到了二战的后期了。在青霉素之前是有抗生素的,就是磺胺。磺胺是德国人先发明的,但希特勒认为科研是犹太人的玩意,使得德国没有配备磺胺,直到海德里希遇刺后才意识到抗感染的重要性,德军才开始配备。
美军英军则从一开始就配备了磺胺,这是赢得二战胜利的原因之一。
苏联不生产磺胺,抗菌是用大蒜汁消毒,效果自然不怎么样。日本更是不重视,也没有磺胺,抗菌靠的是武士道。中国军队同样没有磺胺,靠的是血肉长城。
青霉素不是弗莱明的功劳
在青霉素这个伟大发明上,历史学家有一段评价:“没有弗莱明,就没有钱恩或弗洛里;没有钱恩,就没有弗洛里;没有弗洛里,就没有希特利。没有希特利,就没有青霉素。”
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但他不会纯化,也就只好束之高阁。是牛津的弗洛里团队从弗莱明的论文和菌株开始进行纯化,因为钱恩是做纯化的,但青霉菌的产量上不去,是希特利解决了这个问题。但这已经是二战期间,英国天天挨炸,物资紧缺,根本没有能力大量生产,希特利来到美国,利用美国农业部的发酵能力,加上全美药厂的合作,才使得青霉素能够临床应用。
钱恩
因为诺贝尔奖只能给三个人,结果对青霉素临床应用贡献最大的希特利痛失诺贝尔奖,这也没办法,他算钱恩的手下。
之所以后人在青霉素的发明上只知弗莱明,是因为共同获奖的三个人里面只有他是正经的英国人,弗洛里是澳大利亚人,钱恩是德国难民,而且弗莱明和英国官方关系好,结果就把名声全揽到自己名下。
青霉素在二战中应用情况
青霉素的临床应用成为可能后,在英国也热起来,但英国药厂支援战争的压力很大,无法马上进行青霉素大规模工业化,而且由于青霉素发现权的争吵,使弗莱明与弗洛里、弗洛里与钱恩之间相互不信任,很难有真正的合作。
美国则雷厉风行,青霉素被定为第二优先,仅次于发展原子弹。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春,青霉素开始提供给军队使用,到秋天,能够在战区使用,但成本极高,只能给有生命危险的伤员使用。
诺曼底登陆
在全美各药厂一起努力下,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前5个月一共生产出5亿单位青霉素,但只能救治180位危重病人。其后7个月生产出2050亿单位。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产量达到16330亿单位,在诺曼底登陆时,每月产量达到1000亿单位。盟军有3000亿单位、10万剂量青霉素的储备,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青霉素产量达到79520亿单位,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青霉素每剂费用为200美元,到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下降到6美元。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每剂成本只有55美分。
二战期间,青霉素优先军用,起码在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以前,非军用根本不可能,美国制造的青霉素更不可能流传到中国去。
中国也有青霉素
虽然青霉素是西方发明的,而且十分珍贵,但大家不知道的是,二战期间中国也有自己生产的青霉素。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中日于淞沪会战。
热血男儿义无反顾,医生也抗日救亡,上海救护委员会的前线医疗救护队有来自上海医学院的师生,其中有教授汤飞凡。在汤先生多次强烈要求下,他被分配到第一线救护站,对伤员进行初级创伤处理,救护站离火线只有几百米。
上海沦陷后,兼任英国在上海的雷氏德研究所细菌系主任的汤先生接到通知,撤往英国,就在这时,收到他的老师、时任国民政府卫生署长的颜福庆的来信,请汤飞凡到长沙重建中央防疫处。
汤飞凡
汤飞凡当即赶赴长沙,不久长沙告急,在他的大力坚持下,中央防疫处撤往昆明,二周后日军逼近长沙,在长沙大火中,防疫处的房舍全毁,所留仪器只剩了一个旧锅炉。殿后的两名职工费尽千辛万苦,终于把这台锅炉运到昆明。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中央防疫处落脚滇池,其生物制品质量达到欧美同类产品水平。防疫处生产的疫苗和血清不但供应大后方的防疫需要,并支援了陕甘宁边区。这些制品因为质量达到国际标准,也被在太平洋战区作战的英、美盟军所采用。
青霉素问世后,有一系列关于提纯的论文被发表,但具体生产工艺属于军事机密。尤其是不同菌种青霉素的产量相差悬殊,高产株如稀世珍宝,外人根本无法拿到。
关于国产青霉素的研发,汤先生在《吾国自制青霉素的回顾与前瞻》一文中写道:“民国三十年秋,昆明中央防疫处文献会之某次周会内,曾由魏曦技正报告:关于Abraham,Chain和Florey诸氏在Lancet杂志上,所发表对于青霉素或盘尼西林之研究一文,据称青霉素,既无毒质,且具充分杀菌效能,对于战争必有莫大贡献。因此引起吾人深切之注意,同时以青霉素既系霉菌所产之物,则其制造,自属生物学制品范围之内,是以吾人深欲一为试探。”
汤飞凡
在汤飞凡的号召下,防疫处上上下下掀起了寻霉热,全体职工及家属从早到晚到处寻找绿毛,经过多次失败,终于从技正卢锦汉的皮鞋上的一团绿毛,分离出一株能产生青霉素的菌种。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自然》杂志专门采访中央防疫处,是这样解释介绍青霉素生产车间的:“没有自来水,只有一台又旧又漏、而且每天用完后都要修理的锅炉,就靠它,解决了所有的器皿消毒和蒸馏水供应等”,“用过的琼脂要回收使用,回收的设备是一只破木船,放在湖里进行透析;没有商品蛋白栋供应,完全自己制造,胃酶用完了,用从自己养的猪的胃里面提取”,“汤博士的工厂保持了高水平,虽然没有自来水,但他的马厩和动物房都非常清洁。他有一个效率高的培养、分装和检定系统。尤其有趣的是,他有一个自己的玻璃厂,能制造各种中性玻璃器皿。”
就是靠这样的简陋条件,中央防疫处生产出每毫升200到300单位、每瓶两万单位的国产青霉素。
汤飞凡先生少年时曾立志“发明一种预防方法使亿万人不得传染病”。1955年,他发现了沙眼病原体,使人们认识到沙眼的传播特性,寻找到了治疗的药物,从而改变了中国人十眼九沙的情况,以上海为例,1959年沙眼发病率为84%,两年以后降到5.4%。
1958年9月30日晨,汤飞凡割腕自尽,以死抗争。学界共识,如果汤飞凡活着,中国的第一个诺贝尔奖就是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