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是三国蜀汉政权刘备的儿子。说到他,大家都会拿他和他的父亲刘备比,这样一比,貌似都不太喜欢他,没有刘备英明,是个糊涂蛋。
(资料图片)
可是事实上并非如此!其实纵观他的一生,从中也可看出他的大智慧和处世哲学!
一、养精蓄锐,利国利民
与刘备的征伐相比,刘禅治下的国家更重视农业生产,这在当时那个以农业生产为中心的时期,可以说是最英明的决策。
刘备去世后,刘禅登基即位,拜诸葛亮为丞相。实际上来说,当时刘禅接手的不过是刘备托孤白帝城后的烂摊子。
当时蜀国的农业非常的不景气,兵力不足。在他的治理下才使蜀国的农业有所好转,在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时候,也能够在后方做到极好配合。
二、审视夺度,与吴联盟
刘备因攻打孙权而亡,可以说刘备的死,正是和吴国结下了不解之仇。
这对于当时的蜀国来说非常不利。并且北方的宿敌魏国对蜀国还虎视眈眈,一直想要灭掉蜀国。
而刘禅在位时,他努力恢复了蜀国与东吴的友谊。由此可见刘禅是个有能力的人。
三、智慧过人,并非庸才
诸葛亮去世后,刘禅还当了二十多年的皇帝,从这里也能看出刘禅并非昏庸。
另一个印证点,刘备再世时,就曾经夸奖过刘禅的聪明才智,连诸葛亮也曾对刘禅的才智赞赏有加。不仅如此,刘禅他还娶了张飞的两个女儿为妻,以此维护了刘张两家的关系。
与此同时,刘禅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关羽的后人。这一切安排和运筹,不但没体现刘禅的昏庸,恰恰相反的证明,他是个有智慧的人,而且还善于笼络人心。
四、大智若愚,乐不思蜀
“乐不思蜀”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话说,蜀国被魏国所灭之后,刘禅等人就被带到了魏国的首都洛阳,刘禅被封为安乐公。
有一日,司马昭设宴邀请刘禅及蜀国的旧臣。在宴会上演奏的是蜀国的音乐,并且还有伴舞。
蜀国的旧臣听到蜀国的音乐,想起了曾经的家乡,而如今作为亡国之奴,每一个人都十分的悲伤,低头流泪。此时刘禅则不同,他并不伤心,反而沉浸其中。
司马昭便问刘禅:安乐公是否思念蜀国。刘禅答到“此间乐,不思蜀也”。
听到刘禅的对白,魏国的大臣都笑了。在期间去上厕所时,刘禅的随士欲正告诉刘禅,当下次司马昭再问你这个问题时,你就表现的特别伤心,说思念蜀国的先辈们,这样以来司马昭就会放你回到蜀国。
但是刘禅却不这么认为,他认为这正是司马昭考验他的地方。
只有装作没有大志,才会打消司马昭杀他之心。这一点正好和刘备与曹操论英雄时,刘备的听到雷声吓得掉了筷子,有异曲同工之妙。
正是刘禅的大智若愚,才保全了自己,保全了蜀国。如果他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想必一定会引来杀身之祸吧。
刘禅死后被魏国封为思公,他能够在洛阳安稳的度过自己余生也是和他的聪明有关的。
由上面的这几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刘禅他并非是个昏庸无能的人,他也具有一定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