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喜欢人才,要人才辅佐江山社稷,要人才发现人才。只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人才并非很缺乏,而是没有发现人才的“伯乐”,当然也就只能让“千里马”“ 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也就是说,人才出现要有赏识人才的人,还要有人才发展的条件。

冯谖做孟尝君的食客,总是对着宝剑慨叹,没有鱼吃,出门没车坐,家里老母亲没人伺候。孟尝君一一满足了他的请求,换来了冯谖的计策,让孟尝君恢复相位,数十年没一点灾祸。孟尝君赏识人才,给了人才发展的条件,就能让人才如锥处囊中,锋芒毕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悦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淑傲居于海,百里奚举于市。”他们都是人才,也都是从底层被启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启用他们的人大多尊重人才,还会“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只要发现并启用人才,就会给他们提供发挥的空间,让他们尽情发挥才能。

刘备三顾茅庐,到南阳请出诸葛亮,给了他军师职位。当然,刘备是枭雄,懂得用人规则,知道怎么用人才,也知道如何给人才提供发展的环境。当他们在荆州站稳脚跟之后,就要联合孙权共同对抗曹操。赤壁之战为孙刘政权赢得了五十年左右的和平时期,也就让他们偏安于一隅,建成比较稳定的国家了。不过,诸葛亮还是被刘备算计了。刘备白帝城托孤,把诸葛亮牢牢捆绑在刘氏政权之上,甚至可以让他“取而代之”,一句话就像“刘备摔孩子”笼络赵云一样,笼络了诸葛亮,让诸葛亮为了刘氏政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死都没有“取而代之”。有史料记载,刘备白帝托孤之后,密诏赵云,意思是让赵云监视诸葛亮的一举一动。要是诸葛亮真敢“取而代之”,赵云就要干掉他了。枭雄做事向来比较狠辣,但做得滴水不流,以至于人们只是看到诸葛亮的尽心尽力,没有看到背后的监督力量。

诸葛亮到了蜀国,有了发展的条件,励精图治,厉兵秣马,六出祁山,都以失败告终,最终弄得“蜀国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并非蜀国真的没有青年才俊,而是诸葛亮事必躬亲,弄成了专权,连同刘禅也不能对他怎么样,还要喊他“相父”。刘禅不能自己做主,事事请教诸葛亮,实际上已经被诸葛亮挟持了。就像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一样,诸葛亮事实上已经“挟天子”了,但做得比较圆滑,没有显山露水,只是表明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却没有表现出专权的严重倾向。要是诸葛亮广开贤路,招收和培养人才,何至于最终没有大将可用呢?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广泛招揽人才。很多人才都投奔他,即便他杀了一个又一个的人才,也不能阻止人才的投奔。人才们认为,投奔的是皇帝,而不是曹丞相,但投奔皇帝之后,就会被曹丞相所用,不能逃脱。只是,在需要站队的时候,人才们往往吃了亏。

统治者任用人才的时候,有求于人,就会礼贤下士,不会有求于人,就会摆出高姿态,用科举考试延揽人才,其实只是制定一种招收官员的制度,却并非能够招揽大才。很多所谓的人才,只是诗文写得好的作家,而不是什么真正叱咤风云的政治人物。苏轼文章写得好,却只能算作文学方面的大才,不能算作治国安邦的人才。比他有名的有王安石和司马光,都有政治建树,而苏轼除了修建苏堤,就是后半生一贬再贬了。幸运的是,苏轼生在北宋,有着很好的文学修养,可以写诗作文,既能娱乐自己,也能流传于世。在被贬的过程中,他参禅悟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凭借强大的心理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要是换了别人,恐怕早就失魂落魄,甚至自杀身亡了。人才一般都会被统治者利用,而不是自己做成了皇帝。也就是说,即便人才比较出名,是大才,也大不过皇帝,仍然要为当权者服务,为权力服务。要看人才能不能发挥自身的长处,做出一番事业,就看当权者能不能给予他们很大的施展空间,能不能给予他们自由发挥的余地。

古人云“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好的人才要选择好的君主,不能像伯夷和叔齐一样,宁死不食周粟,要看清楚君王到底是明君还是昏君。要是跟着一个昏君,还是尽早远离他吧;要是跟了一个明君,就要发挥自身的长处,为国家多做出一些贡献。不过,人才在统治者眼里看来,只是一种工具,而不是一个人。尤其是那些经天纬地之才,经常被统治者忌惮,以至于“帝国破,谋臣亡。”

一方面,统治者要重视人才,甚至要礼贤下士,善于发现人才,要给人才发展的条件,不能把人才当成工具,用过即弃;另一方面人才要在适当的条件下发挥自己的特长,帮助君主治理天下。看似很理想,其实很多时候都不能达到如此理想的境地。何兆武先生说过:“‘江山代有才人出’,人才永远都有,每个时代、每个国家不会相差太多,问题是给不给他们自由发展的条件……没有求职的自由,没有思想的自由,没有个性的自由,就没有个人的创造力,而个人的独创能力实际上才是真正的第一生产力。”这些话应该是对当权者说的,也是对大学生们说的。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