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多尔衮挖掘努尔哈赤陵墓,将大福晋衮代移出来,随便找个地方草草安葬,无比凄凉。努尔哈赤的三位大福晋:佟佳氏、富察氏、乌拉那拉氏,都是命运悲惨之人。

大福晋,即是正妻,努尔哈赤的3位大福晋,都是命运凄惨之人。得以善终的佟佳氏,相对比较幸运,但她的儿子遭殃。富察氏、乌拉那拉氏,非但没能得到善终,后代也倒霉。


(资料图片)

佟佳哈哈纳扎青,努尔哈赤的首任大福晋,为他生下褚英、代善、东果格格,地位相当尊贵。可惜,佟佳氏没有福分,过早病逝,丢下了未成年的子女。

努尔哈赤宠爱佟佳氏,也喜欢她的孩子,对褚英、代善重点培养。褚英、代善先后成为“储君”,要继承建州的家业,却没能如愿。

褚英,骁勇善战,但脾气火爆,得罪了开国“五大臣”,且不思悔改。努尔哈赤为了建州的基业,需要“五大臣”支持,褚英只能被处死。

1615年,褚英在家中幽禁两年后,被赐死,弟弟代善成为“储君”。代善,文武双全,足智多谋,战功显赫,人际关系也很好,终究栽在大福晋的手里。

按照建州“收继婚”习俗,努尔哈赤死后,他的家产,包括妻妾,都是新一任大汗的,也就是代善的。

为了讨好代善,也为自己的儿女找靠山,两位继任大福晋富察衮代、乌拉那拉阿巴亥,都提前与代善“约会”。代善能力强悍,但英雄难过美人关,代善三次被打击,都是因为这点。

两次提前“约会”,处理家庭事务时又犯了错误,代善被废了储君之位。皇太极时期,代善作为“三大贝勒”之首,备受打击,神情憔悴。

衮代,努尔哈赤的第二位大福晋,陪伴大汗三十多年,也是命运最悲惨的大福晋。衮代的家族,祖先、本人、儿女,都是不幸的,可谓凄惨。

衮代的家族,与明朝作对,屡次袭扰辽东,被李成梁一锅端,全部处死。衮代因为嫁给了努尔哈赤,与李成梁关系比较好,躲过一劫。

嫁给努尔哈赤之前,衮代与戚准结婚,生育一儿一女。1585年,戚准病逝,衮代改嫁给他的同族弟弟努尔哈赤,生下了莽古尔泰、德格类、莽古济。

努尔哈赤创业之初,陪伴在他身边的就是衮代,夫妻俩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同舟共济,终于建立了“后金”,打下一片江山。

三十多年的大福晋,努尔哈赤从未想换人,但衮代还是很惨。1620年,衮代被努尔哈赤赐死,一说被莽古尔泰处死,另一说是善终,众说纷纭。

衮代之死,迷雾重重,这是权力博弈使然。衮代跟代善“吃饭”,这是她被冷落的开始,努尔哈赤碍于面子,以私藏钱财为由,将冷落一旁。

有意思的是,衮代死去的这一年,阿巴亥与代善“约会”被德因泽告发,代善失去努尔哈赤信任,阿巴亥被赶回娘家居住。代善与大福晋们“往来”,为何藏不住呢?很简单,皇太极布局,想收拾代善,夺取储君之位。

衮代死后,她与努尔哈赤生育的三个孩子莽古尔泰、德格类、莽古济,结局都很凄惨。莽古尔泰家族掌握正蓝旗,麾下兵强马壮,是皇太极强化君权的障碍。

1632年,大凌河之战,莽古尔泰对皇太极有意削弱正蓝旗的做法不满意,拔出佩刀,准备砍了大汗,两人矛盾白热化。

1633年,莽古尔泰出征察哈尔蒙古归来,旋即暴毙而亡,弟弟德格类接管正蓝旗。1635年,德格类病重,皇太极派人送药品慰问,暴毙而亡。

正蓝旗将士不服,主动给莽古尔泰做清明,在陵墓前诉苦。祭祀结束,正蓝旗将士去莽古济家吃饭,皇太极不能容忍,说他们“谋逆”,处死莽古济。

参与“谋逆”的正蓝旗将士,被处死一千多人。皇太极顺势吞并正蓝旗,将他们与自己的正黄旗合并,部分人口给长子豪格,重新组建正蓝旗。

莽古尔泰家族“伤亡惨重”,后继无人,存在感很低。1644年,多尔衮取得摄政大权,以衮代得罪努尔哈赤为由,将她的棺椁移出来,随便找个地方草草安葬。

佟佳氏、富察氏相继出局,阿巴亥成为新一任大福晋。1601年,12岁的阿巴亥嫁给努尔哈赤,深得宠爱,对衮代的地位构成挑战,两人关系不好。

阿巴亥嫁给努尔哈赤后,相继生下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1620年,衮代的大福晋生涯结束,阿巴亥继任大福晋,又跟代善有“纠葛”,努尔哈赤很恼火。

代善、阿巴亥之间的关系,众所周知。代善是储君,是大汗的接班人,阿巴亥迟早是自己的,努尔哈赤还当面对他许诺,但代善不应该提前“约会”,让努尔哈赤难堪。

1626年,努尔哈赤病逝,皇太极继位。为了防止代善、阿巴亥联手,也为了分化瓦解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皇太极以大汗“遗诏”为由,让阿巴亥给努尔哈赤殉葬。

1643年,皇太极病逝,八旗议事会推举年仅6岁的福临继位,是为顺治帝。睿亲王多尔衮、郑亲王济尔哈朗摄政,辅佐新皇帝。

多尔衮嚣张跋扈,对顺治“无礼”,称“皇父摄政王”,还想称帝,两人的矛盾很尖锐。1650年,多尔衮准备充分,打算称帝,却暴毙而亡。

顺治秋后算账,废了多尔衮的爵位,开除出宗籍,还挖掘坟墓。阿济格不知天高地厚,还想作威作福,与儿子劳亲一起被顺治处死,开除出宗籍。

多铎为人低调,且早已病逝,顺治将其爵位降低,从亲王降为郡王。多尼,多铎的儿子,被剥夺7牛录,罚银万两。因李定国在西南横扫清军,顺治无人可用,只好派多尼去督师。

参考书目:《清史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