炽热的强汉(22)
(资料图片)
主笔:闲乐生朱晖
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卫青率汉军诸将尉出塞六七百里,夜攻匈奴右贤王,得匈奴众男女一万五千余人,畜数千万。武帝乃拜卫青为大将军,又封其部下韩说为龙頟侯,公孙贺为南侯,李朔为涉轵侯,赵不虞为随成侯,公孙戎奴为从平侯。甚至卫青家三个小屁孩都封了侯,就连原先与李广一样因罪被免职的公孙敖也被封了个合骑侯,包括李广的堂弟李察这次也成了乐安侯食邑两千户。
只有李广,因为没有跟着卫青出征,一无所获。
在这些个封侯名单里,有很多人都曾是李广的学生、下属甚至小弟,他们本是李广一手培养出来的,可现在他们竟是堂堂侯爵了,待遇、地位在李广面前都已高出一头,这才真叫人尴尬。特别是李蔡,他们兄弟虽同时从军,但一直以来李蔡都被掩盖在哥哥李广的光环之下,不但为人在下中(注1),且无甚才略,但由于跟对了人,蹭着了军功,仕途就顺利多了,战后不仅封侯,且不久升任御史大夫,位列三公,及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甚至还位得拜丞相。而李广呢,虽然累著战绩,威名远播,却在边郡太守任上一干好几十年,最多后来朝廷把他调回京师当了郎中令,成为武帝的近臣(注2)。这个位置自然也很重要,不仅统领着帝国最精锐的一支禁卫部队(羽林、期门),甚至还有一定的选拔、推荐人才的权力(注3),一般只有皇帝的心腹才能担任,但李广要的并不是这个,他只要封侯,这不仅仅是政治待遇,更是荣誉问题,荣誉是军人的生命,更是军人永恒的价值追求,军人不仅为荣誉而生,也为荣誉而战,甚至可以为荣誉而死!
平生征战苦,日夜满刀弓,何知七十战,白首未封侯。老将军抛却繁华,一生守边,忠心为国,劳苦德高,最终却落得如此境遇,他心中愤愤不平,只有一个苦字了得。于是某次,李广和一个叫王朔的老朋友闲聊,趁着酒意,便忍不住道出了心中压抑已久的疑问:“自汉击匈奴,广未尝不从军征进,然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广自问征战不在人后,然而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
这正是“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王维《陇头吟》)眼见李广如此愁闷,王朔身为朋友心内其实也很同情,但他只是个星象家(望气者),平常是有仰观天相占卜吉凶的爱好,可看相却是外行,要是神相许负还活着那就好了,王朔大师呢本事还差的远。但要借故推托吧,他又于心不忍,便也只好试着问说:“将军自念,岂尝有所恨乎?”
李广暗一叹气。他这辈子自问顶天立地无愧无悔,但年轻时还真做过一件很不厚道的事儿!时至今日,午夜梦回,他还经常悔恨愧疚到难以入眠。
于是道:“吾尝为陇西守,羌尝反,吾诱降八百余人,后恐其为变,乃诈而同日杀之。独有此事,吾至今心中仍大为悔恨。”
王朔一拍桌子,得,就是这件事儿了,从前白起项羽杀降,都没好结果,这你虽然杀的没他们多,但肯定也大悖天理了!所以啊,“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
李广顿时恍然大悟:原来,原来这一切都是那八百羌鬼在作祟。谢谢你了王朔大师,你把我的心结终于解开了。今事已如此,悔恨无及,我且只留赤子心,但尽人事而听天命吧!真若天不佑我,大不了豁去性命战死沙场便是,怕个甚么!
王朔大师闻言欣然道:“吾尝言无知者无畏,今将军有所知而能敬畏天理,则事尚有可为也。”
王朔此言,岂不是句安慰老友的话么?其实他心里很清楚,李广这个人,虽然名声很大,但他一没心机,二没城府,三没背景,四没口才,而且对官场之道一窍不通,这样还能混到九卿这一级,老天已经是够给他面子了,还想要再进一步,恐怕很难。
当夜,李广醉醺醺回到家中,躺在床上一倒就是三天,只觉心中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冷热酸苦,难以言状。三天后,一个坚强到骨子里的英雄,在此浴火重生。
——老天说我不能封侯,难道我就得认命了么?不,我拼死也接着干下去,知其不可为也要为之,只要我李广还有一口气!
而另外一边,自闪击右贤王大捷之后,卫青扬威域外,功震寰宇,自他俊朗不凡的外表,以及温厚如玉的风度上,又多了一股天下名将的超然气势。这使得在天下无数景仰爱戴的眼神中,又多了一个深情女子渴望而又热切的思慕,
这位女子,就是卫青原先的女主人,平阳公主。平阳公主这一生也算是克夫命了,嫁给平阳侯曹寿才几年,曹寿就英年早逝,于是她又改嫁给汝阴侯夏侯颇(夏侯婴曾孙),但没过几年好日子,夏侯颇又与其父夏侯赐的姬妾通奸,被发现后畏罪自杀,死得相当难堪。
平阳公主相当郁闷,她就不明白了,自己身为公主,嫁的都是功侯名门贵族公子,吃得好,穿得好,受得也是最好教育,可一个是短命鬼,一个是龌龊男,这天下难道就没有一个身份高贵、能力出众而又重情重义的良人可以给自己依靠么?
而就在这个时候,战功赫赫的卫青进入了她的视野。
谁能想到,那个从前她暗自喜爱的骑奴卫青,如今已是名震天下功高盖世的大将军了。他的坚强与自信,他的温柔与睿智,他的勇敢与从容,他的豪迈与稳重,无时无刻不叩动着平阳公主寂寞的心房。卫青虽已有三子,但史书未提及其妻,估计早已病逝,而今平阳公主也单着,这岂不是一对良缘么?但平阳公主还是有顾虑。
依汉律,奴隶严禁婚娶或通奸于自己的女主人,否则便要被处以“弃市”之极刑。(《张家山汉简》)当然,这条法律早已不适用于今时之卫青,但旧日主奴通婚,毕竟于世俗难容,难免留人笑柄,奈何奈何?
平阳公主左思右想,终究冲不破这层心防,于是召来左右商议此事。
没想到左右也都说卫青最合适。
嘿嘿,大家跟在公主身边这么久,难道连这对主仆从前那点深深浅浅若隐若现的暧昧还看不出来么?
可平阳公主还是很犹豫,她把自己的顾虑说了出来:“卫青原出吾家,常骑马从我出入,奈何用为夫乎?”
大家一齐笑:“今大将军姊为皇后,三子为侯,富贵振动天下,此与公主正良配也。主不必犹疑。”
平阳公主听了大喜。对呀,既然我皇帝老弟可以娶一歌女为皇后,那么我这个公主姐姐为何就不能嫁给一个家奴呢?好,不管那么多了,嫁就嫁,谁怕谁啊!
于是,平阳公主厚着脸皮入宫找到皇后卫子夫,吐露了自己的心思。
卫子夫当然乐得撮合此事,如此一来,刘卫二家岂不是亲上加亲了?但她没有去跟弟弟卫青说,而是直接禀告武帝,让他亲自下旨赐婚,免得卫青难为情。
武帝自然一口应承。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有时也要结婚恋爱,你俩情投意合,就别再寂寞难耐。
圣旨一下,木已成舟,卫青自然也就顺水推舟了。
其实此时,卫青与平阳公主的年纪都差不多四十了。二人之间即便有爱情,但彼此都是成熟理性的中年人,在情感之外考虑更多的恐怕还是家族利益与国家政治。而以冷静而客观的历史角度来看,这基本就是一场政治联姻。刘家与卫家的政治联盟由此更加稳固,双赢的结局。
当然,平阳公主最后选择了与卫青合葬,这最终还是一个历尽沧桑的女人一番曲折之后终遇良人的故事。所以说人生不应受限,一切皆有可能啊!
注1:汉代有品评人物的风气,一般将人分为九等,下中为第八等。班固《汉书》有《古今人表》,魏晋有“九品官人法”,这都是司马迁时就有的人物品评风气的余绪。
注2:汉时郎中令的官署在未央宫的高门殿,距离禁中只有数十步。
注3:据《汉书 董仲舒传》:“夫长吏多出于郎中、中郎”,皇帝身边的郎官、谒者、大夫等重要储备干部,都归郎中令管理。所以郎中令,可以说是汉朝选拔、任用人才的中转站,而李广、李敢父子先后担任此要职,故在天下名士大夫中威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