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第二卷 周纪二
【原文】
(相关资料图)
苏秦恐秦兵至赵而败从约,念莫可使用于秦者,乃激怒张仪,入之于秦。张仪者,魏人,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纵横之术,苏秦自以为不及也。仪游诸侯无所遇,困于楚,苏秦故召而辱之。仪怒,念诸侯独秦能苦赵,遂入秦。苏秦阴遣其舍人赍金币资仪,仪得见秦王。秦王说之,以为客卿。舍人辞去,曰:“苏君忧秦伐赵败从约,以为非君莫能得秦柄,故激怒君,使臣阴奉给君资,尽苏君之计谋也。”张仪曰:“嗟乎!此在吾术中而不悟,吾不及苏君明矣。为吾谢苏君,苏君之时,仪何敢言!”
【译文】
苏秦担心秦兵到赵国会挫败联合各国的计划,盘算没有别人可以到秦国去用计,于是用激将法挑动张仪,前往秦国。张仪,魏国人,早年和苏秦一起求学于鬼谷子先生,学习合纵连横的谋略,苏秦自认才能比不上张仪。张仪到各国进行游说,不被君主赏识,落魄困于楚国,苏秦故意召见并羞辱他。张仪十分恼怒,考虑到各诸侯国只有秦国能与赵国抗衡,就前去秦国。苏秦又私下里派门人带着黄金布帛资助张仪,张仪才见到秦王。秦王十分喜欢张仪,让他做客卿。苏秦的门人临行前对张仪说:“苏秦害怕秦国进攻赵国会破坏合纵的计划,认为除了您以外没有能执掌秦国大权的人,因此把您惹怒,又让我暗中给您金钱布帛,这些都是苏秦的计策啊!”张仪说:“唉!我中了人家的圈套还一点也不知道,很明显我比不上苏秦!请替我谢谢苏秦,只要苏秦还在世,我决不说连横的策略。”
【材料解析】
苏秦和张仪这两位老六,在战国时期可谓是炙手可热的投机分子,具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的影响力。这么牛逼的人物,曾经都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坎坷经历:苏秦未得志时,上层人士鄙视,下层人士讥讽;张仪更是在楚国被人诬陷偷盗,打断了两根肋骨。
苏秦,庞涓等人都是鬼谷子的学生,都是从基层慢慢爬上权力顶峰,都有危机感,但是苏秦相比于庞涓,他的境界高很多,同样是同窗兄弟,庞涓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不惜互相谄害,而苏秦想到的却是相互依存。
苏秦靠三寸不烂之舌成为六国合纵代言人后,张仪打算过来投靠他。按道理,自己已经是联合国秘书长了,同窗过来投靠自己,无论如何也给安排一份差事,结果却把张仪赶走并羞辱他一顿。表面上苏秦是嫉妒张仪的才能,怕今后自己的荣华富贵被对方夺走,实际上他是在养寇自重。
从古到今,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在没有任何家族背景和资源时,你之所以有利用价值,在于你能解决问题。一旦问题不存在了,你就没有了利用价值,从而又会打回原形。就好比穷苦人民出身的杨秀清、陈友谅等人,社会稳定时,不是烧炭就是打渔。天下大乱后,他们出来带兵打仗的天赋和价值就展现出来了。
对于苏秦来说,他存在的价值在于有能力号召六国合纵抗秦。而六国之所以能团结在一起,是因为合纵需要一个强大的秦国才有市场。一旦这个潜在的敌人被消灭或不存在了,那么六国就会土崩瓦解,苏秦也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要想让自己有价值,必须制造问题,有了问题他就有用武之地。张仪就是苏秦暗中培养出来制造问题的对手,张仪的连横主张需要山东六国更加团结,才显得有用。
所谓将军无赫赫战功就没办法显名于世,无法显名就到不了高位,到不了高位就展示不出才,唯有把事情搞大,才有机会出来做事,否则问题还在萌芽状态就被解决了,怎么能说明你有真材实料,怎么体现你的价值。所以说苏秦和张仪是相互依存,唇齿相依的共同体。
反观庞涓这个人,格局就有点小了,因为他没有搞清楚自己被魏王赏识的真正原因。当孙膑要来魏国做事时,庞涓知道对方才能胜过自己,害怕对方取代自己,于是想尽办法除掉孙膑。说实话,维护自己既有的利益是每一个人的本性,这点没有错。庞涓错在误认为自己存在于魏国高堂的原因是由于他卓越的军事才华,实际上是魏国的敌人。
一旦魏国没有敌人或者没有打仗的必要,那么就算庞涓武艺再高强也只能拿来守边疆。
总地来说,无论是谁尤其是没有背景实力的人,要想出人头地,就得想办法展现自己的价值,价值体现在能解决问题,解决多大的问题上面。问题越大,越能体现一个人的价值。如果没有问题,解决不了问题,就算你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也没用。
这个世界庸人还是很多的,只能看懂表面的现象,至于更深层次的就不明白了。所以,真正有本事的人,在解决问题时,总是想方设法把问题搞大大的,否则问题一出现,他一出手就搞定了,那他拿什么向领导、向群众邀功?还有就是解决不了大问题怎么证明你有用?如果没有问题,老板为什么要用这个价钱聘用你?
在权术概念里面,养寇自重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法,因为这是在变相为自己制造问题,其中司马懿干过,袁世凯同样也干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