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始元年(396年)三月,慕容垂不顾群臣反对,征调国内仅存的一点精兵再次征讨北魏。这次他放弃了上次慕容宝走的路线,出中山向北经张家口出长城,调头向西直奔平城(今山西大同)而去。
平城是北魏的重镇,由拓跋珪的堂弟,陈留公拓跋虔驻守。由于魏军主力都在代北草原对付那些游牧部落,平城并没有多少守军,面对慕容垂的大举来犯,拓跋虔感到压力山大。
但他知道平城绝对不能丢,因此虽然处于劣势,仍然咬牙死守孤城。慕容垂这次是带着怒火来的,他要洗刷参合陂的耻辱,他的怒火需要发泄,而拓跋虔很不幸。
(资料图)
战斗很短暂,过程很简单,平城丢了,拓跋虔死于战场。
噩耗传到盛乐,群臣一片愕然,这慕容垂来得也太快了吧,这可如何是好。
拓跋珪也闻到了慕容垂的气息,他来了。
燕军拿下平城后继续向西进军,而参合陂距离平城不远,他们很快便来到了这片伤心地。但见“积骸如丘”,未及掩埋的燕军尸体堆积如山,暴露于荒野之中。此情此景令慕容垂心如刀绞,肝肠寸断,同行的燕军士卒几乎都有父兄子弟死于此战,一时间三军同声哭,声震山谷,久久不息。
慕容垂本就龙体欠安,大病未愈,强打精神出兵。现在受到战场惨状刺激,气血上涌,喷出一口老血,从马背上一头栽下。
陛下!陛下!
随驾群臣一阵手忙脚乱……
慕容垂病了,卧床不起,水米不进,仗是没法打下去了。
逞口舌之快的太子慕容宝只得下令退兵,大军护卫着奄奄一息的慕容垂缓缓而行。行至上谷(今河北怀来县),慕容垂撑不住了,病死于此地。慕容宝秘不发丧,连夜赶回中山先即位再说。
慕容垂是后燕的灵魂人物,他的去世是后燕人民的重大损失,从此以后在争霸天下的舞台上再也没有后燕的位置了。后面的几位后燕皇帝一个比一个废柴,到最后甚至把后燕拆了,一分为二,又分出来一个南燕,而后燕的国运也消耗殆尽了。
慕容垂死了,拓跋珪松了一口气,他的争霸路上再也没有像样的对手了。
接下来轮到他反攻了。
在反攻前他先办了一件拖了很久的大事,那就是正式登基称帝。之前一直以魏王名号行事是害怕树大招风,如今击败慕容垂,重创后燕,无人能撼动他的地位了,在群臣的强烈请求下,拓跋珪终于同意称帝了。
这年七月,拓跋珪正式建立天子旌旗,皇帝所用的法驾卤簿仪仗一应俱全,下诏改元皇始元年,历史上的北魏王朝至此正式走上历史舞台。
这一年是公元396年。
新君登基三把火,第一把火就烧向了另一位新即位的皇帝。
慕容宝,朕来了,带着草原的热情扑面而来。
皇始元年(396年)八月,登基仅一月的拓跋珪就迫不及待地下诏讨伐慕容宝。
拓跋珪自将中军,亲率六军四十万人南出马邑(今山西朔州),旌旗招展,步骑绵延千余里,鼓号齐鸣,大举进军,沿途的房屋都被气势所震动。
己亥,大举讨慕容宝,帝亲勒六军四十余万,南出马邑,逾于句注。旌旗骆驿二千余里,鼓行而前,民室皆震。——《魏书•太祖纪》
九月,大军到达晋阳(今山西太原),后燕并州牧、辽西王慕容农见拓跋珪御驾亲征,来者不善,早已方寸大乱,也没心情守城了。他趁着夜黑风高,带着老婆孩子连夜逃走了。后燕边防重镇晋阳不战而下,极大地鼓舞了魏军军心斗志。
拓跋珪决定趁热打铁,直扑后燕都城中山(今河北定州)。
从晋阳进攻中山必须要翻越太行山,这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天然分界线,也是我国地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太行山山势险峻,易守难攻,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魏军进攻中山的必经之路就是太行山隘口的井陉关。
井陉(今河北井陉县),位于太行山东麓,晋冀两省交界处,以地形而得名,地势险要,自古便是沟通两省的交通要道。素有“太行之第五径,天下九塞之第六塞”的美誉,历史上著名的“背水一战”就发生在这里。
井陉也是华北平原的西大门,只要拿下井陉,华北平原将门户洞开,再无险可守。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么重要的关塞,魏军居然根本没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就拿了下来。拓跋珪车驾到达井陉,立即命王建、李粟等人率五万先锋部队快速推进,不给后燕喘息之机。
兵贵神速,为了不给后燕时间准备防御,魏军人不下马昼夜奔驰,直扑河北各地城池,玩了一把闪电战。各地的后燕守军纷纷开门投降,连抵抗的动力都没有。
最后只剩下中山(今河北定州)、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和信都(今河北冀州)三城坚守不降,还控制在后燕手里。
这三城都是后燕的一线大城市,中山是首都,城高池深,防备严密,邺城和信都也都是军事重镇,这仗如何打考验着魏军决策层的智慧。可能是急于快速拿下后燕,拓跋珪采取了全面进攻的策略,兵分三路同时攻打三城。这就有点迷之自信了,后燕自慕容垂死后确实一落千丈,但也没到弱不禁风的地步,拓跋珪有点轻敌了。
三路作战如下:
一, 遣征东大将军、东平公拓跋仪率兵五万,攻打邺;
二, 遣冠军将军王建、左军将军李粟领军攻打信都;
三, 拓跋珪亲率中军围攻中山;
拓跋珪亲自主攻中山,不难看出他对这座城市的重视。但中山毕竟是后燕都城,慕容宝等后燕文臣武将都在里面,自然是使出浑身解数全力防守。
魏军发动的几轮攻势都被燕军击退,没有占到任何便宜,反而陷入了僵局,拓跋珪有点尴尬,这下咋整?
一时也没有好办法,拓跋珪只好下令四面围城,做长久打算。
在高层军事会议上,拓跋珪就中山的战事征求大家的意见,有人提出不能这样打消耗战,于我军不利。拓跋珪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慕容宝坚持不了多久,拿下中山只是时间问题。
“朕看呐,这慕容宝乃庸碌之辈,必不敢出城决战,只会躲在城里坐以待毙。如果强攻则会增加伤亡,如果长期围困,恐粮草不足,不如先平定邺、信都,然后再取中山。我军一旦撤围,慕容宝定会派人出城抢粮,如此一来人心离散,攻之必克。”
拓跋珪的意思是以退为进,欲擒故纵,先扫清中山外围,拿下邺城、信都,最后回过头解决中山。这样一来也可以斩断三城之间的联系,打破他们的掎角之势,逐个击破。
拓跋珪的想法赢得了群臣的支持,困于坚城之下历来为兵家大忌,以退为进择机再战未尝不是破解困局的办法。
打定主意后,拓跋珪下令将前敌指挥部搬到中山东南方的鲁口城(今河北饶阳县)驻扎,在滹沱河两岸就地征粮,摆出长期围城的架势。拓跋珪前脚刚走,果然慕容宝后脚就派人出城四处抢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