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十四年(1925年)奉军整编后,共有6个军团,合计20个师,外加7个步兵旅、2个骑兵旅以及2个炮兵旅。六个军团的负责人,分别是第一军团姜登选,第二军团李景林,第三军团张学良,第四军团张作相,第五军团吴俊升和第六军团许兰洲。这六个兵团,总计兵力约为20万。
这20万人是奉系的精锐,也就是奉系的“本”。后来奉军入关,席卷华北,又收编的大约20多万其它派系的部队,跟这20万人是不能比的。那都是不堪一击的,哪边风大就往哪边倒的“草头军”。
【资料图】
比如后来盗掘东陵的孙殿英的直鲁联军第十四军,哪里能称得上是军队?打仗不行,军纪不行,人品也不行。哪边风大,就往哪边倒,根本靠不住。
奉军真要打硬仗,还真就只有民国十四年(1925年)整编的20万老奉军才靠得住。
在这20万奉军精锐中,张学良统领的第三军团更是精锐中的精锐。论兵力,第三军团约占奉系精锐的30%;论装备,第三军团的各式轻重机枪多达千余挺,这个比例不仅高于同期的民国军阀,也高于日军。在当时中国领土上,能与之比肩的,只有日本关东军。
另外,第三军团还有两个完备的炮兵旅以及数个骑兵营和工程营。无论远程掩护能力还是快速反应和增援能力,都非常强。
搞清楚了奉系的家底,再来看郭松龄叛乱造成的损失。
张作相
先看账面上的损失:第三军团在叛乱中,损失约万余人;张作相的第四军团与辽西警备部队的损伤也约两万多人;李景林的第二军团在与冯玉祥的争斗中,精锐损失约万余人,杂牌全军覆没;军第10军的一部分在参谋长兼炮兵司令魏益三的带领下,投降了冯玉祥;奉系五虎将之一,同时也是第一军团负责人姜登选被杀。
此次奉系内战,总计导致奉军账面上减员了近五万多精锐,十多万杂牌。开战之前,张作霖拥兵40万,大败冯玉祥,瞧不起包括直系在内的其它派系。而战后却惨到要先联络死对头吴佩孚、阎锡山等人才敢对冯玉祥开战。前后这么大的反差,估计就是因为内战的关系,让奉军的兵力直接就腰斩了。
再看账面上看不到的损失。
张作霖为了打败郭松龄,与日本签了一个条约。但后来张作霖反悔,拒不履约,使得日本方面对他极为不满。民国十七年(1928年)皇姑屯事变的发生,与此事有分不开的关系。
张氏父子
张学良一直亲郭松龄,把自己的军队指挥权完全交给了他,结果郭松龄搞出这么大的乱子,让杨宇霆觉得张学良是个扶不起的阿斗,事后对他愈发的蔑视。而张学良事后则认为是杨宇霆逼反了郭松龄。其目的是为了架空自己的势力。因此张学良和士官派矛盾越来越深,两边的不信任感也越来越深,导致杨宇霆最终被杀。这平白无故增加的奉系内耗,其实完全没必要,除了给了日本人可乘之机外,什么好处都没有。
郭松龄叛变,对张作霖在奉系中的威信也有极大的打击。奉系是军阀体系,一切靠实力说话。汤玉麟、吴俊升等人对张作霖一直都是三心二意。之前张作霖有实力,还压得住这帮人。他想提拔张学良接班,这帮老人也不敢说什么。但郭松龄造反,把张氏父子的嫡系家底赔了精光,事后,不仅张作霖说话的分量大不如从前,张学良的地位也是一落千丈。他再也无法集中资源,搞出像第三军团那种精锐。
张作霖死后,丧失了资本的张学良在奉系内部的话语权愈发薄弱。比如,中东路事件时,张作相在派兵增援的问题上就不听张学良号令。热河抗战时,汤玉麟在热河也根本不理张学良的指挥。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郭松龄叛变,败光了张作霖给张学良留的家底,使得张学良在张作霖死后,在奉系集团内什么都不是。
所以可以这么说。奉军在民国十四年(1925年)12月,就已经死亡了。后来的奉军(东北军),虽然表面上看,仍然还是一股强大的势力,还在运作,但其实已经没有魂了。并不能称作是一个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