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为大家介绍志愿军的特等功臣。
张炳恒
(资料图片)
1952年10月15日,上甘岭战役爆发,负责防守上甘岭地区的志愿军15军45师135团首当其冲,遭到了敌军的猛烈进攻。敌人在坦克的掩护下向537.7北山高地发起了进攻,在537.7北山高地驻扎的负责反坦克的135团机炮连11班,仅有一门52式57mm无后坐力炮,反坦克火力十分贫弱。
敌军躲在坦克后面一步步向537.7北山高地逼近,突然冲在最前面的敌人坦克,被侧面飞来的无后坐力炮弹命中冒出了一片浓烟。跟在坦克后面的敌军步兵,随即向着无后坐力炮弹飞来的地方猛烈扫射,可当敌人步兵冲到炮弹射出的地方查看时却一无所获。在督战的美军军官催促下,敌军不得不硬着头皮继续前进。
被突然飞来的无后坐力炮弹阻滞的敌军,才重新前进了不到一分钟,从别的方向又是一发无后坐力炮弹呼啸着飞来,再次准确命中了冲在前面的坦克的侧面,打得敌人坦克一下就刹住了车。敌人步兵赶紧地又是对着炮弹飞来的方向一阵猛扫,可当他们冲上去后却再一次扑了个空。
如此反复,敌人的坦克不断被无后坐力炮弹命中,可敌人的步兵却始终没看到射手的身影,弄得敌人不禁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和一个幽灵作战。
虽然无后坐力炮炮弹重量才两公斤威力有些不足,可是坦克这铁乌龟也经不住不断被敲打,一辆坦克在被无后坐力炮弹击中后燃起了大火,里面的坦克兵不得不狼狈地爬出来丢弃坦克逃跑。其它的敌军坦克见势不妙也赶紧倒车跑路,跟在后面的步兵见状深怕自己成了履带的润滑油,一个个哭爹喊娘地掉头就跑。
难道志愿军在537.7北山高地上不止一门无后坐力炮?
当然不是,537.7北山高地上只有一门无后坐力炮,而之所以炮弹会从不同的方位不断飞出,是因为它的操作者135团机炮连11班副班长张炳恒采取了简便操作。张炳恒抛下了笨重的炮架,直接把无后坐力炮架在肩上射击,他每打一炮就换一个地方,神出鬼没地不断给予敌人的铁乌龟以打击,最终成功地击毁了敌人的一辆主战坦克!
在上甘岭战役中,135团机炮连坚持打满了全场,而它其中功勋最著的战士就包括了张炳恒。张炳恒在上甘岭战役中,共计击毁击伤敌坦克7辆、击毁无后坐力炮等轻型火炮五门,击毁轻重机枪51挺、敌火力点31个、敌观察所1座!
战后,志愿军总部为张炳恒记特等功。
张瑞臣
1952年10月15日,敌军向上甘岭537.7高地发起了进攻,上甘岭战役正式打响。
这时的志愿军已经不是刚入朝时那支只有九二步兵炮的杂械师了,守卫上甘岭地区的志愿军部队已经全面换装了苏械。并且志愿军还在上甘岭的纵深后方,布置了M-1938式122mm榴弹炮、ML-20型152毫米加农榴弹炮,以及喀秋莎火箭炮提供火力支援。
在支援上甘岭步兵兄弟部队作战的众多炮兵部队中,有一支就是炮七师第二十团,该团的第八连装备了ML-20型152毫米加农榴弹炮。第二十团8连的张瑞臣因为是瞄准手加上他有伤病在身,所以在10月25日的战斗间隙炮班全员出任务时,他被留在了阵地上值班。
就在张瑞臣一个坚守炮位时,突然接到了开炮支援537.7高地的任务。张瑞臣不顾伤势,一人独自操作原本需要6人才能操作的ML-20榴弹炮,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火力支援任务!张瑞臣所在班在上甘岭战役中累计炸死敌军400余人,为上甘岭战役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战后,志愿军总部为张瑞臣记特等功。(很多文章称张瑞臣获得了二级战斗英雄称号,可是在二级英雄名录里,码字的并没有找到张瑞臣的名字)
上甘岭战役是人民军队第一次进行大规模长时间的炮战,是对人民军队装备建设的一次大考。面对美军‘范弗里特弹药量’的狂轰滥炸,志愿军没有惯着采取了坚决地反击!志愿军炮兵不但一次次压制住了敌人的炮火,还直接用密集炮火将敌人的一次次冲锋打垮,有力地支援了步兵兄弟部队的防御作战!
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发射的炮弹吨位达到了美军的四分之一,而其中主要都是100mm以上的重炮炮弹!由此可见志愿军的战前准备何等充分,上甘岭战役是人民军队历史上打得第一场‘富裕’战,代表着人民军队步入了新纪元。
上甘岭战役能取得胜利,钢铁的作用不亚于血肉。
崔含弼
1952年10月18日下午,一名志愿军战士偷偷地潜入了597.9高地,他一路匍匐前进,尽管时不时会遭到敌人的机枪扫射和迫击炮的点射,但是他一边默默记下敌人的火力点布置,一边坚定地向前缓缓爬行,终于他穿过了长达1500米的封锁线,进入了志愿军的坑道口阵地。
这名战士就是被誉为“摸铁丝网专家”的,15军45师134团8连班长崔含弼。15军45师134团接到命令,于明天凌晨向597.9高地发起反击作战。所以崔含弼不顾危险故意大白天摸上597.9高地,就是为了引诱敌人开火,以便弄清楚敌人针对597.9高地长达1500米封锁线的火力布置,为晚上能将增援部队带入坑道做好事先准备。
天色还没完全黑下去,崔含弼便再一次出发返回山下,敌人的封锁火力向他倾斜而来。他就像是狂风暴雨中的一叶扁舟,任凭敌人封锁的火力如何凶猛,却无法阻止他前进的脚步。
天黑后,崔含弼带领增援部队出发摸上了597.9高地。由于事前已经对敌人的火力分布有了了解,崔含弼一次次成功地带领增援部队摸进了坑道阵地,在134团对597.9高地反击发起前,他已经带领11批部队进入了坑道,八小时里往返1500米封锁地带多达23次!
当19日拂晓反击正式打响后,崔含弼身先士卒担任起了爆破队队长,他亲手端掉了敌人两个火力点,而他全身负伤已经多达13处!
崔含弼尽管遍体鳞伤却拒绝下火线,他体力不支难以再冲在前面炸火力点,便主动担任机枪手掩护其他爆破手,摧毁了敌人的最后一座地堡,为部队全歼了山头的敌人立下了殊勋。
不甘心失败的敌人纠集起一个连的兵力,向志愿军刚刚夺取的山头发动了反扑。这时占领山头的8连兵力仅仅只有一个排,而且排长还在夺取山头的战斗中负了重伤无法指挥战斗。崔含弼主动担任起了指挥的责任,指挥全排打退了敌人的四次反扑,为后续部队进入巩固阵地。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战后,志愿军总部为崔含弼记特等功,朝鲜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授予了他‘二级国旗勋章’、军功章。
张瑞臣、崔含弼两位功臣居然都能找到照片,还真是难得啊。
今天的介绍就先到这里了,下一篇再继续给大家介绍上甘岭涌现出的志愿军特等功臣。
觉得码字的文章还行,走过路过看过的朋友还请赞个粉个转个。
谢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