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其实并不古老,它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它是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明以前,没有山海关,历朝历代也没有打造长城防线,所以它并不是很重要。两汉时疆域早已经过了幽燕,深入辽东,魏晋南北朝动乱,这个地区割据独立,北朝统一北方后,长城也失去了防御作用,到了隋唐,特别是唐代,其疆域和军事制度,也并不用依靠长城防线,两宋时,汉人失去了燕云,就更加不可能在此建立防线了。
所以说,山海关的重要性,只体现在明朝,明朝在连接京畿与辽东地区的重要门户,即山海关地区,打造了九边体系中防御东北方向的山海关军事防御体系。它重要,是因为这里形成了一个各营路、关堡、卫所的严密军事防御体系,没有这个体系,山海关也谈不上多么重要。如果明朝没有放弃奴儿干都司,在关外的统治依然稳固,那么山海关防御体系也没有什么用。
事实上,在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以前,山海关在九边防御体系里面并不是那么重要,相较于防御鞑靼、瓦剌的大同、宣府,从洪武开始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山海关在帝国整个防御体系中相对靠后。
山海关
因为在辽东,明朝没有什么敌人,女真两百多年来各自攻伐,形成不了能够威胁帝国统治的力量,而明廷在关外经营得也挺好,对女真的控制也很强。所以作为从辽东直入北直隶的最后防线,山海关防线在前面那么多年的时光里,没有显得那么重要。
直到白山黑水之中出现了一个叫努尔哈赤的人开始,这一切才发生了变化。山海关建镇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而在第二年就发生了决定后金命运的萨尔浒之战,也是从这里开始,明廷在关外的土地逐渐丧失,不得不将山海关地区打造成防御后金的重要防线。
而时间到了这个时候,明朝的敌人,鞑靼蒙古们四分五裂,在没有统一的可能,逐渐崛起的女真虽然在关外压着明朝打,但后金的地缘位置决定了,他们入关的方向只有山海关一道。
为什么说只有山海关这一条路呢?
首先,在皇太极以前的努尔哈赤时代,后金一统女真,虽然蚕食了辽东大部领土,但它还是一个东北政权,在它的东边,还存在李朝,在它的西边,是蒙古诸部,与后金的关系并不是那么和谐。明廷漫长的长城防线上,一大半都是防御鞑靼诸部的,只有山海关防线是防御女真的。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还没有征服整个辽东,所以谈不上染指山海关,但如果在没有征服蒙古的情况下,进攻明朝,也只能选择山海关方向。
其次,皇太极时代虽然干掉了林丹汗,大致上征服了漠北蒙古诸部,使得其可以绕开关宁锦防线(山海关——宁远——锦州),从大同,宣府其其他方向的长城防线入寇。但满清八旗兵力虽强,却并不持久,皇太极的四次入寇,都只能以劫掠为主,而非攻城略地,长久占领。
所以这一时期明清对峙的主战场依然是山海关一线,这里集结了明廷最后的军事力量,毕竟这条防线一破,北京朝廷就直接完蛋了,不把主要兵力放在这里还能放在哪里?而对于盛京朝廷而言,山海关也是距离满清大本营最近的明军防线,突破山海关,有这么几个好处,一是可以直抵北京,动摇明王朝统治;二是扩展战略纵深,可进可退,三是,在这里打几次战略性会战,就能够极大消耗明廷的有生力量。
从山海关入关,对于满清而言,无论是在战略上,还是成本上,都是最优选择,从归附的蒙古地盘上突破长城防线虽然相较于山海关容易,但不持久,只能作为劫掠消耗明廷力量的选项。
李自成
等到李自成灭亡明朝后,形势虽然大变,但山海关依然是满清入关的最优选择,无论是从宣府大同,或者其他方向入关,满清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入关的政治“合法性”。它需要一个能够争取汉人地主阶级支持的“理由”,让汉人地主们倒向自己的借口。
满清人口少,资源少,虽然八旗很强,能够攻略汉地很多城市,但攻下来之后若要分兵驻守,这就会使其立即崩溃,他没有那么多兵力,在汉地也没有统治支持。
所以攻略汉地最重要的就是拉拢地主阶级,给自己的入侵披上合理的外衣,政治上成功了,军事上才能成功。
选择从山海关入关,是因为在当时的形势下,北方大部分都已经落到了大顺政权的手中,大顺对地主阶级的迫害使得明朝地主们对之恨之入骨,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使得满清有了入主中原的可能性。当时北方只剩下吴三桂这么一个敢于反抗大顺的武装集团了,清廷为了取得政治上的支持,自然还是要选择吴三桂,选择从山海关入关。
清廷真的不可能击溃山海关防线吗?
其实不然,松锦之战后,明朝军事力量基本崩溃,只剩下吴三桂在山海关苟延残喘,在北京朝廷被李自成威胁的情况下,攻下山海关只是时间问题。但攻下山海关,并不符合满清的政治利益,所以他需要一个“投降”的吴三桂,把自己包装成解救汉人地主的“救世主”形象,谁叫当时北方就只剩下一个吴三桂跟李自成作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