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虽然是盛世,但是对外战争不断,打下了很大的地盘,东到大海,西到咸海,空前辽阔。唐朝中期开始,为了加强边防,应对战争的需要,唐朝设置了节度使制度。
一、唐朝的周边环境和唐朝的武功
(相关资料图)
1、北面的契丹。双方有交流融合,也有冲突,唐朝军事占优。
2、西北的突厥。唐太宗大败东突厥,俘虏了颉(xie2)利可汗,恩威并施,使东突厥臣服,又征服了西域的天山南部地区,高昌(今天的吐鲁番)、龟兹(今天的库车)这些地方,设置了安西都护府。但是当时吐蕃势力很强大,经常与唐朝争夺西域,所以安西都护府的统治并不稳固。唐高宗李治(武则天老公)时期,灭亡了西突厥,设置北庭都护府,和安西都护府分治天山南北。
3、西面的阿拉伯帝国。唐朝兵强马壮时,一度基本控制了西域各国,再向西发展,就和当时西亚地区非常强大的阿拉伯帝国迎头相撞,于是东西两大强国在今天的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怛罗斯大打了一仗,大唐统帅高仙芝率领2万唐军和7万阿拉伯帝国军队开战,唐军大败,退回西域,准备东山再起和阿拉伯再打,而且大唐当时确实有这个实力,失败的主要原因一是兵少,二是西域的仆从国叛乱,自乱阵脚,但是,这时候发生了安史之乱,唐国力衰弱,连平定安史之乱都要靠回纥出兵帮忙,战后,各地方将领拥兵自重,唐朝再也没有力量和阿拉伯帝国争霸了。
4、在西南面的吐蕃,双方有交流融合,也有冲突。
二、关于节度使
节度使是地方军事长官,但是同时也管理行政、财政,大权独揽,并且负责在本区域内招兵,这样唐朝初年开始施行的府兵制衰落,募兵制成为主流。(均田制、府兵制、租庸调制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既然兵是节度使招来的,而且是职业军人,那么他们就成了节度使的私人武装。节度使号称是朝廷的藩镇,他可以自行任免官吏,死后职位传给儿子或者部将,基本上就是边疆地区的土皇帝。节度使出现以后,“道”基本上就演化成节度使的辖区了,国家出现了外重内轻的局面。
755年-763年,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发动叛乱,安禄山死了以后,他的部将史思明继续作乱,史称安史之乱。后来这两个人下场都不好,安禄山被他的儿子史思明所杀,史思明被他儿子史朝义所杀。安禄山为什么能造反?他实力强大啊,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平卢大体上就是今天的辽宁,范阳大体上相当于河北,河东大体上相当于山西。唐朝任用高仙芝、郭子仪这些将领,最后还请来回纥兵来帮忙,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叛乱平定,但是元气大伤,边疆告急,吐蕃占据了西域地区,唐朝从此由盛而衰。唐末就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再加上中央出现了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严重削弱了唐朝的统治。
三、唐宋的交替
907年,节度使朱温废掉唐朝皇帝称帝,国号梁,中国历史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朱温实际上是黄巢起义军的将领,投靠了唐朝,但是这个人比较有野心,镇压了黄巢起义军后,又废掉了唐朝皇帝,自己当皇帝,国号梁,史称后梁。
五代十国实际上是唐末藩镇割据的继续。五代是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与五代同时,南方出现了9个割据政权,加上山西的北汉,形成十国。
五代也好,十国也罢,寿命都不长,加一起不过几十年。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篡了后周柴氏的江山,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北宋在后周打下的基础之上,逐渐统一了中国大部分地区,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