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 …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 …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 ”
(资料图)
《左传·庄公十年》
“曹刿论战”是国人都非常熟悉的一个故事,毕竟我们上学读书时都学过这篇文章。不知大家在钦佩曹刿的智慧时,有没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齐军这么配合曹刿,三鼓气竭也不主动开战?
那个时候的齐国是春秋一霸,参与过很多规模远胜于长勺之战的战斗,自然明白什么是一鼓作气。为什么要傻乎乎地不停敲鼓而不冲锋呢?而且齐军不过是敲了三次鼓,又不是全军冲锋三次,无论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不存在“竭”的问题。但是为什么最终实力更强的齐军却完败呢?
要明白这些,先得搞清楚春秋时期诸侯们是怎么打仗的。
春秋时期的诸侯们大多是周天子的儿子、兄弟、功臣,大家互相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另外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的军队主要由贵族组成,战争被他们视为解决问题的一种手段,而不是通过搏杀获取功名利禄。
最后各诸侯国周边都是群雄环绕,所以他们彼此争斗时也不愿意拼得你死我活,让他人渔利。
由此春秋时期的战争有个特点分出胜负即可,并不以杀伤、消灭对方为目的。为了约束彼此在战争中的行为,诸侯们也形成了一套战争“礼仪”。
首先出师必须有名。去讨伐一个没什么“罪过”的国家,是不被认可的。其次“不加丧、不因凶”,即不能趁敌国国君去世而讨伐,也不能因敌国遭遇大难(例如自然灾害)而讨伐。
这些规矩在当时并不是什么泛泛的废话,一国如果违礼出兵,不但其它诸侯国会鄙视、联合反对。自己军队的将士搞不好都会不执行军令。
到具体的战斗层面,还有更详细的规矩或者说礼仪。
“不斩来使”,在战斗前双方要互派使者下战书并约定交战地点和时间,甚至还会互相告知对方自己的兵力。 “不宜阻碍”,挑选的交战地点要适合双方军队的展开和发挥。下套、埋伏等概念在那个时代还不存在。
“不鼓不成列”,交战时需要双方都摆好阵形并准备妥当后才可以开打。沟通的方式是一方准备好后击鼓询问对方,对方击鼓回应即表示可以正式打开了,如果没回应则需要继续等待。搞突袭、偷袭是不行的。
“不重伤”,交战中对方士兵如果受伤倒地或者主动抛弃武器,就不能再施加伤害。所以那个时代是没什么首级军功一说的。“不擒二毛”,二毛指头发有两种颜色的人,也就是交战中不能擒拿头发花白的老者,击败后应任其逃回。
“不阻挡”,对方战败开始逃跑后,追赶一段距离后就应该停止追击任由他们逃跑。而且这段追击也有规矩,例如对方车坏了、马突然受伤了,要等对方修好车或换马之后才能继续追。
晋、楚两国的邲之战,战败逃跑的晋军有一辆战车途中坏了,追上来的楚军并没有落井下石,而帮忙修好车,等他们再次开始逃跑后才接着追。
除此之外,还有其它繁多、稀奇的规矩,总之怎么样能少杀,就怎么来。有一则故事,比较能体现当时人们对于战争以及作战的态度。
子禄御公子城,庄堇为右。干犨御吕封人华豹,张丐为右。相遇,城还。华豹曰:“城也!”城怒而反之,将注,豹则关矣。曰:“平公之灵,尚辅相余。”豹射,出其间。将注,则又关矣。曰:“不狎,鄙!”押矢。城射之,殪。张丐抽殳而下,射之,折股。扶伏而击之,折轸。又射之,死。干犨请一矢,城曰:“余言汝于君。”对曰:“不死伍乘,军之大刑也。干刑而从子,君焉用之?子速诸。”乃射之,殪。
《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公子成率宋军与宋国境内吕地的华氏作战时,偶遇了华豹,双方形成了三对三的场面。公子成原本不想打,但是华豹将他叫住不得不应战。因为是两位主将之间的单挑,他俩各自的护卫都没插手。
华豹虽然动作快,但是首箭未能射中公子成,在他准备射第二箭时,公子成大喊一声“不让还手,无耻”。羞愧的华豹只得等公子成回射,结果被公子成一箭射死。华豹的车右张丐持殳下车,欲为主公报仇。公子成只是射中其大腿,希望他知难而退。
但是张丐硬是爬到公子成的马车前敲断了车轸,公子成不得不补上一箭全其忠名。剩下的车驾干犨请求公子成也一箭射死自己,公子成表示不必如此,会替他向国君说情。干犨表示同乘不一起战死,犯了军中法度,有罪的人跟你回去,国君也嫌弃。最终公子成不得不把干犨也射杀。
现在我们说回“曹刿论战”,鲁军能战胜齐军的真正原因并不是什么“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而是曹刿在耍小聪明。
齐军三鼓鲁军都不回应,齐军认为鲁军由于某种原因一时半会还不能准备妥当,因此全军暂时放松下来等待鲁军的消息。而军队一旦阵形松懈,是很难取胜的。曹刿抓住这个机会,鼓都不敲就突袭上去,不胜才怪。
首先不守规矩的人总能捞得好处,但这种小聪明只能赢下一时。因为得利的原因不是什么聪明,而是“欺负”对方在守规矩。而对方开始防范后,还能有什么“优势”么?
长勺之战后,曹刿因功成了鲁国的“肉食者”。而被小国忽悠击败的霸主齐国自然咽不这口气。其后几年,齐国三次举兵伐鲁。主帅曹刿再也不能耍敲鼓的滑头了,这三次鲁国均惨败,被迫割地求和。所以曹刿的小聪明最终是忽悠、祸害了谁呢?
春秋时期有着各种条条框框的“君子之战”,现在被不少人嘲笑为迂腐、愚蠢。其实那才是我们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佳”的战争模式。
到春秋末期,诸侯们纷纷发现“不讲武德”的好处后,贵族和王朝的权贵们就迅速退出了战场。转而用权力强迫、名利诱惑等手段让普通民众走上战场,杀伤就成为了战争的第一大特征。原本互无仇怨的人们,为了那个自己说不清楚的目的,互相惨烈厮杀。
而且杀伤很快就开始超出战场的限定,不但士兵开始向平民、俘虏挥舞屠刀,权臣名将英主们甚至主动组织规模性的屠杀。原因可能是缺少首级、可能是为了立威震慑、可能是为了减弱抵抗、也有可能是看上了他们手中的一点财物 ……
如果你不愿意成为长平被坑杀的赵军,不愿意成为被项羽立威的降卒,不愿意成为诸名将成功路上的白骨,那你真没有资格去嘲笑春秋的战争,也没资格去歌颂那些伏尸百万、血杀千里的“霸气”战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