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第四子,周武王之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被后世尊为“元圣”。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写在《短歌行》的名句,一再提醒我们不能遗忘周公旦的历史功勋。

周公的政绩被《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周公先后辅助周武王灭商、周成王治国,后“制礼作乐”,制定和完善宗法、分封等各种制度,使西周奴隶制获得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天我们不说周公的政绩,说一说被他自己密封于匣匮里的大德行。

古代每逢大事,均要向老天爷占卜“请示”。举行占卜得到的卜辞,密封于金丝缄封的匣匮之内,作为国家档案永久保存。

周朝立国第二年,已是耄耋老人的周武王得了一场大病。姜太公和召公提议为周武王举行占卜,卜问吉凶。周公说:“好,那我们就举行一场特殊的占卜,为武王祈福。”

周公以自身为质,在一片开阔地上筑起三座高耸的祭坛,分别供奉太王(古公亶父)、季历(文王父亲)、文王的神位。周公北向而立,亲自主持祭礼,他“植璧秉珪”,向“太王、王季、文王”祷告:

“三位列祖在上,你们的长孙姬发得了重病,一定是你们想念他,想让他到天上去侍奉你们。请让我姬旦代替他去吧!我仁厚能干,多才多艺,尤其擅长服侍鬼神,你们的长孙姬发在这一点上不如我。姬发如今肩负你们的使命和重托,保国安民。现在我通过神龟接受你们的命令,如果答应我的祈求,我就带着玉璧和玉珪赴死。如果不答应我的请求,我就抛掉玉璧和玉珪,你们也不得享用。”

祝祷辞宣读完毕,在太王、季历、文王神位前分别放置宝龟,进行占卜,均为大吉。周公向众臣宣布:列祖列宗保佑我们武王安然无恙!然后命令史官将写有祝祷辞的典册和卜辞密封于金滕匣匮之中。

第二天,武王痊愈康复。

武王去世后,成王年幼,朝政纷杂。周公思之再三,毅然决定摄行朝政大事。年幼的成王有一次生病,周公就剪下自己的指甲沉入河中,向神祝告说:“王年幼没有主张,冒犯神命的是旦。”成王痊愈,周公也把祝告册文藏于秘府匣匮。

周公摄政,引起了一些人的误解和不满。管叔鲜散布流言,造谣惑众,成王与周公之间产生隔阂。周公无奈离开成王,东居鲁国两年。这期间,周公平复三监叛乱,并写《鸱鸮》诗献给成王。诗中隐约含有成王听信流言的怨言,致使叔侄之间的隔阂进一步加深。

三年之后的秋天,庄稼长势很好。但临近成熟时候,雷电交加,大风怒作,庄稼成片倒伏在土地上,树木被风连根拔起。天降灾祸以噩兆,成王诚惶诚恐,率众臣工筑坛祭天,意外发现了匣匮中周公的祝祷辞。

成王让姜太公和召公找到当年的史官,史官回禀说:“这是事实,但周公命令我严守秘密,不得外传。”

成王手捧祝祷辞,哭着说:“不用占卜了,仁厚的周公德行广大,感天动地。是我太年轻了,犯了不该犯的错误。我要痛改前非,以国家礼仪亲自迎归周公。”

于是,成王与周公尽释前嫌,和好如初。成王与周公见面的时候,周公行跪拜大礼,以示臣敬君;成王回跪拜大礼,以示侄敬叔。礼有序,人有德,君臣叔侄两人共同开启了西周社会的仁义道德风范。

汉初大思想家贾谊评价周公说:“文王有大德而功未就,武王有大功而治未成,周公集大德大功大治于一身。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

(维宏)

编校:席娟娟  审核:王彬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