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薪尝胆”这个词第一次出现,是在苏轼写的《拟孙权答曹操书》里。


(资料图片)

所谓拟,就是假设,假设孙权写一份信给曹操,苏轼大肆发挥自己想象力,提到了“卧薪尝胆”。

这里的“尝胆”在司马迁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有,但是真实性也很难考证,而"卧薪”则是苏轼自己发挥。

到了南宋时期,“卧薪尝胆”开始慢慢和越王勾践联系到一起,也经常和吴王夫差联系到一起,他们两个人都卧薪尝胆,最后都功成名就。

其实也很奇怪,明明一个是卧薪尝胆的主角,一个是卧薪尝胆后要干掉的反派,却都和同一个词,用同一种叙事方式联系到了一起。

直到明清时期,民间戏剧随着工商业的繁荣逐渐兴起,卧薪尝胆这么好的故事架构当然不能错过,于是越王勾践和卧薪尝胆的故事才成为主流,并且细节也开始变得越来越丰富。

其中我们熟悉的勾践床头挂个胆,天天舔一口告诉自己不要忘记仇恨和梦想,为夫差尝粪便忍辱负重等等细节都是这段时间里加进去的。

这个叙事模式是如此的戏剧性,戏剧到每一个时代的人都喜欢它,特别是元明清三个朝代,整个中原大环境都不那么美好,这样的故事就更有市场了。

再加上这个叙事故事背后的转折又是那么的励志,那些敢于忍辱负重的人,那些有深仇大恨的人,那些心中有大志的人都能够在这个故事里找到力量。

整个故事的教育意义,也在不断被丰富,其中就包括卧薪尝胆后续的情节——报仇成功后对范蠡的等人忘恩负义,告诉人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不过历史真相呢?越王勾践真的这么做了么?

其实历史读多了以后,发现每一个时代的价值观都不一样,在这个时代习以为常的观念,在过去某个朝代也许不可想象。

在真正历史里阴谋诡计其实很少,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都是堂堂正正的大学问。

特别是在春秋时期,很难想象打不过人家就给人家送美女,又利用囚犯,还去尝人家的粪便这样的事情会发生,那个时代的贵族偶像包袱可不是一般的重。

100年前,宋襄公为了坚持贵族修养,坚决不偷袭,要等对方准备好了才开战,最后丢了性命。

所以那时候很难想象一国君主越王会去干这样的事情,礼崩乐坏可不是100年就能崩到这么没有底线的。

真正把人格丧失到极致的时代,反而是这个故事流行的明清时代,这也是为什么这些细节会在这个时代被加进去的原因。

吴越之争,吴王阖闾在位的时候,越王勾践就想讨伐他,范蠡就站出来反对,说现在吴国国势强盛,又有伍子胥在,各方面做的没有不对的地方,我们凭啥子打人家?

勾践不听,非得打,果然惨败。

然后范蠡等人辅佐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一边大搞经济建设,一边默默等待时机。

等到阖闾死了,夫差上位成为新吴王,接着等。

直到昏庸的夫差用了小人的计策,杀死了伍子胥,范蠡一看时机到了,对勾践说:“机会来了,你就得像救火、像追捕逃犯一样,必须分秒必争!”

于是他说服勾践出兵,一举获得胜利。

这是《越绝书》里的记载,是当时的人系统性记载吴越战争的记录,这里只有堂堂正正的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发展和战争,比起卧薪尝胆,比起美人计要无趣的多。

但是这样的内容,却无比真实,这才是真实历史里国家与国家战争真实的样子,经济上休养生息,士兵们坚持训练,然后静等对方失德的时机,一战功成。

历史上这样的故事太多了,最近跟着熊逸读《资治通鉴》时,发现里面有太多故事经过了后人的加工。

比如一代读书人的偶像苏秦,挂六国相印是多少读书人的梦想?于是把很多人的故事编造在了苏秦一个人的身上。

但是真实的历史并非如此,我们不能被那些叙事给带沟里,一个叙事也许只代表一个时代的价值观,但是真实的历史一直在变化,从商朝的人祭,吃人到清朝剪辫子,中间有太多不一样的视角,不一样的故事了。

我们需要的不是听到正月不理发,理发废舅舅后嘿嘿一笑,而是找到这个民俗最早的起源——清兵入关,让汉人留发不留命,汉人的抵抗之一,就是正月不剪,念旧(舅)。

所以历史的真相,和我们平时看到的历史叙事并不是一个样,你相信哪一个,其实也在相信这个叙事背后的价值观。

如果想要更多元的价值观,那就多探究一下最真实的历史事实,去了解一下最真实的历史叙事。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