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从天启七年(1627年)开始,陕西连年大旱。
【资料图】
土地本就贫瘠,这下更是颗粒无收。
有些地方都开始人吃人了......
大量没饭吃的农民加入到了农民军队伍中。
崇祯四年(1631年),主张休兵养民的陕西三边总督杨鹤,招安农民军失败,被革职遣戍。
继任三边总督的是洪承畴。
洪承畴能力爆表,在围剿农民军的战斗中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是按下葫芦浮起瓢。
流寇就像韭菜,割下一茬,很快长上一茬。
而且,流寇没有根据地,穿州过省搞流窜作战,这给围剿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陕西的农民军跑到山西,而洪承畴却管不到山西地面,但放出农民军的黑锅还是要洪承畴来背。
鉴于这种情况,崇祯创造了一个官职——五省总督。
全力负责陕西、山西、河南、湖广、四川诸省军务,专门负责围剿农民军。
至于五省总督的人选,朝廷上下都推荐洪承畴。
但崇祯认为洪承畴刚坐上三边总督没多久,年资还不太够,而且三边各地,除了绞杀流寇之外,还需要防备蒙古,洪承畴担子也不轻。
于是就让原延绥巡抚陈奇瑜走马上任五省总督。
02
陈奇瑜的用兵方略——先分割包围,再聚而歼之:
西北方向,由陕西巡抚练国事驻防商洛,堵住农民军,以免他们进入陕西山区;
西南方向,交给了时任郧阳巡抚的卢象升,防止农民军再窜入湖广,和当地的流民汇合;
东面,由河南巡抚玄默驻防三门峡,主要任务是把住黄河渡口,切断其向山西、河南撤退的路线;
陈奇瑜还在东南方向上加上了二道保险,由湖广巡抚唐晖驻跸襄阳府,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四路人马到达指定位置后,陈奇瑜和卢象升分率主力进行围剿。
卢象升一路上经大小数十战,连战连捷。
《明史·陈奇瑜传》载:
“奇瑜乃驰至均州,檄四巡抚会讨。
陕西练国事驻商南,遏其西北;郧阳卢象升驻房、竹,遏其西;河南元默驻卢氏,遏其东北;湖广唐晖驻南漳,遏其东南。
奇瑜乃偕象升督将士由竹溪至平利之乌林关,十余战,斩贼千七百余级。越七日,大破之乜家沟,斩千八十余级,总兵邓玘功为多。已,设伏蚋溪,连战,斩三百余级。至狮子山,斩七百二十余级。
别将杨化麟、杨世恩、周任凤、杨正芳等分道击杀贼,擒其魁闯王、翻山虎等。”
03
在卢象升的铁血镇压下,湖北地区的大盗贼寇基本没有了立足之地,农民军余部计划分散朝陕北方向突围。
但无奈于陈奇瑜的包围圈越来越小,农民军突不出去,只能再次在汉中地区群集一团,以求自保。
陈奇瑜等的就是这个机会,他立马布好口袋阵——
召集参将贺人龙、刘迁、夏镐等人分别扼守略阳、沔县(陕西勉县);
副将杨正芳、余世任扼守褒城(在今天的汉中北部);
自己则督率副将杨化麟、柳国镇驻扎洋县。
陈奇瑜又让卢象升、练国事、玄默等封疆大吏紧守各处城池,随时听用。
陈奇瑜有信心,这一次一定能全歼陕西地面上的贼寇。
“当是时,奇瑜以湖广贼尽,鼓行而西,谓贼不足平也。乃遣游击唐通防汉中,以护藩封;遣参将贺人龙、刘迁、夏镐扼略阳、沔县,防贼西遁;遣副将杨正芳、余世任扼褒城,防贼北遁;自督副将杨化麟、柳国镇等驻洋县,防贼东遁;又檄练国事、卢象升、元默各守要害,截贼奔逸。”
04
在各路明军的通力合作之下,农民军被赶到了车厢峡一带。
车厢峡,地如其名,形状跟火车车厢差不多,是条四十多里的峡谷。
两边都是悬崖绝壁,进去容易出来难。
【注:车厢峡的具体位置目前不大清楚,《明史》上说在兴安,但按实际情况来看,车厢峡应该在汉中附近。】
等进入车厢峡之后,农民军才发现这是条死路。
明军派重兵把手谷口,一旦发现农民军突围,立刻招呼一顿箭雨。
两边山上的居民,也自发搬石块从上往下砸人。
当时又正值雨季,连下了20天,农民军的刀都生锈了。
农民军队伍人困马乏,又没东西吃,死伤过半。
到了这个地步,李自成和张献忠一番商量之下,决定诈降,找有机会再杀官军一个回马枪。
05
眼见农民军玩完,陈奇瑜自然不接受投降。
李自成就派心腹顾君恩花重金打通了陈奇瑜左右亲近之人,和各路参加围剿的将帅们的关节。
众人一起向陈奇瑜吹耳边风,三吹两吹之下,陈奇瑜就动摇了。
毕竟,如果农民军真心投降,陈奇瑜也少了很多的事。
别的不说,大军包围车厢峡一日所花的军费,都是个天文数字(已经负担不起了)。
不是什么坏事。
只不过,陈奇瑜做为高级官僚,竟然犯了一个低幼的错误——为了体现朝廷的大度,没有收缴农民军的武器。
(实在是看不懂这个操作)
而陈奇瑜手下官吏因为拿了农民军的钱,也都对此视而不见,没人提醒。
话分两头,陈奇瑜也把农民军想得太简单了——这些农民就是因为在家乡活不下去了,才把脑袋提在裤腰带上干事业,也习惯了这种一本万利的买卖,现在再让他们去种地,那是难上加难。
更不用说,这会儿连年大旱,复农之后的耕牛、犁具、稻种等物,谁能给?
所以,农民军并没有对陈奇瑜感恩戴德。
农民军毫发无伤走出车厢峡之后,立刻变了面孔,把五十多名安抚官全部杀掉。
之后,继续攻掠陕西各县。
“贼见官军四集,大惧,悉遁入兴安之车厢峡,诸渠魁李自成、张献忠等咸在焉。峡四山巉立,中亘四十里,易入难出。贼误入其中,山上居民下石击,或投以炬火,山口累石塞,路绝,无所得食,困甚。又大雨二旬,弓矢尽脱,马乏刍,死者过半。当是时,官军蹙之,可尽歼。
自成等见势绌,用其党顾君恩谋,以重宝贿奇瑜左右及诸将帅,伪请降。奇瑜无大计,遽许之,先后籍三万六千余人,悉劳遣归农。每百人以安抚官一护之,檄所过州县具粮传送,诸将无邀挠抚事。诸贼未大创,降非实也,既出栈道,遂不受约束,尽杀安抚官五十余人,攻掠诸州县,关中大震。”
06
招抚计划失败,陈奇瑜第一件该做的事情,就是召集人马再把他们打散,极力控制陕西局面。
这里不得不说,陈奇瑜的能力是有的,但陈奇瑜很清楚,之前招抚失败的杨鹤是个什么下场,
为了不步杨鹤后尘,他决定把车厢峡事件归咎于下面人执行不当。
刚好这时,陕西凤翔地区传来战报——
有一伙受到招抚的农民军路过凤翔城,想进城休息。
但凤翔官民不相信他们是真投降,不肯开门接纳。
农民军头头为了表示诚意,派36个人先到城里接洽。
这些人不走城门,而是让城上放吊篮把他们拉上去。
走城门怕农民军杀死守门人,趁机夺占城池。
结果吊篮拉到一半的时候,凤翔守军突然一轮齐射,36个人惨遭杀害。
农民军傻眼了,只能悻悻离开,继而退走宝鸡,又让知县李嘉彦杀败。
所以这份战报本来是捷报,但在陈奇瑜眼里,它却是最好的背锅证明。
他立马向崇祯报告,因为李嘉彦和凤翔守城官孙鹏盲目开战,杀害良民,破坏了朝廷的招抚大计。
“奇瑜悔失计,乃委罪他人以自解。贼初叛,猝至凤翔,诱开城,守城知其诈,绐以缒城上,杀其先登者三十六人,余噪而去。其犯宝鸡,亦为知县李嘉彦所挫。
奇瑜遂劾嘉彦及凤翔乡官孙鹏等挠抚局,抚按官亦异心。帝怒,切责抚按,逮嘉彦、鹏及士民五十余人。奇瑜又请敕陕西、郧阳、湖广、河南、山西五巡抚各守要害,有失则治诸臣罪,冀以分己过。”
崇祯得报大怒,下令逮捕五十余人,撤换陕西巡抚练国事。
陈奇瑜逃过一劫。
但逃出车厢峡的农民军不准备让陈奇瑜好过,到处大砍大杀,陕西、山西两省遍地烽火。
雪上加霜的是,崇祯七年(1634年)五月,皇太极再次绕过山海关防线,取道蒙古,攻入宣府、大同两镇。
明廷为了应对战局,除了让宣大总督张宗衡紧守各处关隘之外,又先后从陕西、河南等地调洪承畴、左良玉两部解山西之围。
洪承畴一走,陕西一个能打的都没有了,农民军正好放心乐呵地搞武装大旅游......
07
陈奇瑜在车厢峡事件贪功委过,让下属背锅的事,还是让御史傅永淳给挖了出来。
崇祯七年(1634年)十一月,陈奇瑜被撤职查办,充军流放。
五省总督的位置正式落在了洪承畴的头上。
这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PS:
崇祯原本有很多机会可以彻底消灭农民军的,但他总是把握不住。
车厢峡是一次,但不是最后一次。
活着。
流寇用剿来解决,只会越来越重......
充多少游戏币(有多少人才),都不能给大明强行续命......
这或许是崇祯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