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赵立波
顺治接见五世喇嘛
顺治十四岁登基以来颇有作为,亲政之初,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孜孜以求,颇为进取。当时他对佛教并不感兴趣甚至很有排斥的想法。顺治十年(1653)的正月,他与大学士陈名夏讨论天下之乱之因与社稷安危长久是,顺治对陈名夏说:“喇嘛竖旗,动言逐鬼,朕想,彼安能逐鬼,不过欲惑人心耳。”《顺治朝实录》
【资料图】
然而仅仅过了四年,顺治却突然下发宣召一批高僧进京,有人猜测年轻的皇帝是因为受到了太监的蛊惑而得以接见他们。当时就有一个叫憨璞性聪的和尚因为通过太监运作与顺治相见。顺治曾问憨璞性聪说:“从古治理天下,皆以祖祖相传,日对万机,不得闲暇,如今好学佛法,从谁而学?”憨璞回答说:“皇上即是金轮王转世,凤植大善根,大智慧,天然种性,故信佛法,不化而自善,不学而自明,所以天下至尊也。”《憨璞性聪语录》
这番话让新皇帝非常高兴,与所有的年轻人一样,作为皇帝的他更相信自命不凡,而憨璞和尚的“奏对称旨”不久就被顺治封为“明觉禅师”。这位“政治和尚”此后不断给顺治又推荐了其他几位僧人。
此后给顺治影响最深交往最密切的有数位僧人。玉林琇,临济宗禅僧,出身“名门巨族”十八岁出家,五年后就当上了浙江湖州报恩寺住持,时年二十三岁,这样的年轻掌门人在佛家来看并不多见。
《康熙王朝》剧照
顺治十五年(1658)由于玉林绣的声名远播,一方面是憨璞的推荐,顺治派人到南方来宣召他。他先是都辞谢不应,表示自己有遗民的风格。在顺治的三次邀请后,他才决定赴京,“到天津,饿死不来”,仍然以清高自居。一直到来年二月十五日始入京见到顺治。
玉林琇同样以其口才和佛学造诣,巧妙奏对,得到顺治的推崇。经常去玉林琇的官舍请教佛理,并以禅门长辈相待。据说皇帝曾取个法号,“要用丑些的字眼”,玉林琇为他选了十多个字,皇帝“自择痴字”,敢了法名“行痴”,并拜玉林琇为师傅,“即玺章亦有痴道人之称”。
有一次顺治问他:“悟道的还有喜怒哀乐否?”玉林琇答:“唤什么作喜怒哀乐。”又问:“山河大地从妄念而生,妄念若息,山河大地还有也无?”答:“如人睡梦中之事,是有是无。”
比玉林琇与福临交往更久、影响皇帝更大的是名僧木陈忞。他是广东人,也出身于书香世家,明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即当了宁波天童寺的住持。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九月应召人京,第二年五月南返。清兵人关前,他原先是对明朝深怀故国之思的,甚至还不怕文字狱而编过《新蒲绿》诗文集,不满清朝统治。后来他“参之运会, 酌诸时宜”而联络清廷,有人还写诗讽制他说:“从今不哭新满绿, 一任煤山花鸟愁。”所以他也算是一位政治和尚了。在于这些和尚交往过程中,顺治没有因此大兴庙宇,但却将其人生最终走向埋下了扑朔迷离的传说。
顺治影视形象
《清实录》中记载顺治之死非常简单,只说明顺治十八年的正月丁巳(初七)日夜子刻,“上崩于养心殿”,年仅二十四岁。这正是一个人青壮年的开始,顺治帝怎么就这样离开人世呢?所以他的死亡在当时就有人发生了疑问。有一位名叫吴伟业,号梅村的著名文学家,他在清初的国子监里也当过官,著作很多,文辞清丽,他曾写了一首《清凉山赞佛诗》,其中有不少文句读来让人想到弦外有音。例如诗句中有“可怜千里草, 萎落无颜色”,大家就认为这是影射董鄂妃之死的,因为“千里草”三个字是“董”拆开的意思。又如“南望苍野坟,掩面添凄恻”则是指福临与董鄂妃所生小皇子荣亲王早天的伤心事。至于“房星竟未动,天降白玉棺。惜哉善财洞,未得夸迎銮”四句,似乎是说顺治皇帝并未归天,而“ 尝闻穆天子,六飞骋万里”即明白地指出福临“西行”到西天出家了。吴梅村既在清朝中央做过官,他以见闻人诗,应该可以相信,当时与后世有不少人都这么想的。
吴梅村暗示皇帝未死而出家的说法有关。皇帝与几位佛教高僧都有亲密的交往,加之生前有一度虔诚信佛十多年,他曾对陈忞说:“朕想“财宝妻孥,人生最贪恋摆拨不下底。联于财宝固然不在意中,即妻孥亦风云聚散,没甚关情、有非泉大后人罣念, 便可随老和尚出家去。”
一这位少年天子,身体并不强健,国事操劳,加上爱子天折,爱妃仙逝,这一切让他看破红尘是有相当可能的。事实上,据玉林绣大法师的(年谱》中的记事,福临确曾找了另一位高情带溪森为他落了发,玉林琇在皇太后的紧急命令下赶到北京,听说他的弟子市溪森“为帝净发”,立即命情人们“聚薪烧森”,准备烧死为福临制度的徒弟。
顺治影视形象
后来老和尚与光头皇帝相见,据说二人“相视而笑”。玉林琇向福临说:皇帝不能出家,“若以世法论,皇上宜永居正位,上以安圣母之心,下以乐万民之业,若以出世法论,皇上宜永做国王帝主,外以护持诸佛正法之论,内住一切大权菩萨智所住处”。顺治皇帝被他说服了,于是“欣然听决”,断了当和尚的念头。当时北京的西洋传教士也有记皇帝曾有削发出家之意,但后来被母后严斥阻止了。总之,福临是有逃禅求解脱的念头,但最后被皇太后或高僧阻劝而作罢,经过权威史学专家考证,顺治死于痘症,即民间所说的天花传染病。
当时有一个叫王文靖的和尚在其自撰年谱中曾回忆顺治召见时的留言“朕患痘,势将不起,尔可详听朕言,速撰成书,即就榻前书写。”一边写一边落泪“泪不能止,奏对不成语”,最后王文靖记录说:“至夜,圣驾宾天,泣血哀恸”。传教士汤若望对此给予了权威回忆:“如同一切满洲人一般,顺治对于痘症有一种极大的恐惧,因为这在成人差不多也总是要伤命的,在宫中特为侍奉痘甚娘娘,是另设有庙坛的。或许是因他对于这种病症的恐惧,而竟使他真正传染上了这种病症。在这个消息传出宫外之后,汤若望立即亲赴宫中,流着眼泪,请求容许他觐见万岁。……顺治病倒三日之后,于一六六一年二月五日到六日夜间驾崩。”《汤若望传》
孝庄与小康熙影视形象
自此作为清朝入关的第一位皇帝就在当时这种严重疾病陨落的年轻的生命,在孝庄皇太后的坚持下,最后由已经出国天花的顺治第三子玄烨即位,他就是日后清朝著名的康熙大帝,完成了顺治未能完成的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