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足智多谋,却五次北伐都没能灭魏,原因其实很简单:蜀魏之间的差距并不是仅凭诸葛亮就可以弥补的。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被罗贯中老先生塑造成为了一个无所不能的人物。许多人随口都能说出一段和诸葛亮有关的演义故事。当然,如果撇开演义不谈,在真实的历史上,诸葛亮同样也是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
然而,关于诸葛亮的评价,在如今的网络上却存在着一些争议。争议点在于:诸葛亮在接受刘备托孤、执掌蜀汉大权后,曾经多次出兵北伐魏国。但是,诸葛亮最终却没能实现灭掉曹魏、兴复汉室的理想。因此,有人在网上声称:诸葛亮其实徒有虚名,并无大才。
(资料图片)
对于这种观点,笔者实在是不敢苟同。诸葛亮确实是一位“天下奇才”,而这是当时的人们(如司马懿)以及后世许多大人物所公认的。诸葛亮的杰出才能毋庸置疑。但是我们还是要问:既然如此,究竟是哪些原因,导致诸葛亮最终没能灭了魏国呢?
在下文中,笔者将从蜀汉与曹魏两个角度进行解读。
一、蜀汉视角。
1、军事。
想当年,蜀汉先主刘备毕生征战,终于打下了蜀汉的基业,也拥有了一支英勇的军队。然而,在襄樊之战中,关羽大意失荆州,致使蜀汉的数万荆州军团全军覆没。刘备为了替关羽报仇,几乎倾国而出,进攻东吴。结果,在夷陵之战中,吴军大都督陆逊使用火攻,大败蜀军。在此战之中,蜀军损失惨重,伤亡数万。这两场战役,使得蜀汉损失了大量精锐部队(打造一支精锐部队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堪称是“伤筋动骨”了。诸葛亮执政之后,尽心尽力,使得蜀军的元气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然而,蜀军先前遭受的损失实在过于巨大,在短时间之内是难以弥补缺口的。毫无疑问,这给诸葛亮后来的伐魏战争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2、人才。
蜀汉的五虎上将之中,关羽被东吴所杀,张飞被部下叛将所杀,黄忠在夷陵之战前去世,马超也在不久之后病逝。而五虎上将之中仅存的赵云,也在诸葛亮第二次伐魏之前病故。
老一辈将领先后故去,那么年轻人呢?蜀汉先主刘备在世时,曾经希望磨砺一下青年将领。然而,在夷陵之战中,大量蜀军青年将领阵亡。这就直接造成了蜀汉人才断层的现象。我们都听到过“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俗语,其原因就在这里。因为蜀汉人才稀缺,所以只能让廖化这样的老将军上阵了。(此外,由于荆州失守,蜀汉失去了一个人才来源地。)
东晋史学家习凿齿在他的著作《汉晋春秋》里也曾经提到蜀汉人才稀缺这一点。可见,人才问题,对于蜀汉而言,确实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
3、荆州问题。
蜀汉曾经拥有过荆州。当年,关羽从荆州北伐曹魏,发起襄樊之战。开战之初,战局对蜀汉hi分有利:关羽水淹魏军七军,一度“威震华夏”。魏国朝野对此大为震动。曹操还差点打算迁都,以避开关羽的兵锋。
然而,随着荆州的失去,这一切都成了不可能。诸葛亮在《隆中对》中预想的两路出兵伐魏,已然成为泡影。如果蜀汉继续拥有荆州,那么蜀军就可以直指宛、洛,威胁曹魏的心脏。可是事实是蜀汉失去了荆州,因此诸葛亮只能从川蜀起兵北伐。两路出兵变为了一路出兵,对魏国的打击效果无疑是大打折扣的。
4、后勤问题。
诗仙李白曾经吟诗曰“蜀道难”。蜀道之难,世人皆知。蜀道难,使得历史上经常出现如下现象:中原政权出兵蜀地,往往是因为地形问题而铩羽而归。就以三国为例,魏军曾经多次伐蜀,最终也因为崎岖的地形无功而返。
然而,崎岖的地形对于蜀汉政权而言,却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防备其他政权的保险箱,却也是加在自己身上的牢笼。何出此言呢?诸葛亮北伐的时候,虽然多次在战场上取得了战果,然而,因为蜀地地形崎岖,致使蜀军的后勤跟不上,迫使诸葛亮不得不退兵。后勤问题,是制约诸葛亮北伐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曹魏视角。
说完了蜀汉,我们再看曹魏。
当时天下分为十三个州。曹魏占据了北方和中原的九个州,东吴占据了南方的三个州,蜀汉占据了南方的一个州。今三分天下,而魏有其二。这是当时时局的真实写照。
而且,魏国控制了广大的中原地区。在当时,南方的社会经济还没有赶上北方。魏国国土辽阔,人口众多,总兵力高达四五十万,远超蜀汉。此外,魏国人才众多(诸葛亮曾经感叹“魏殊多士”。),如军事上的曹真、司马懿、郭淮等。(虽然他们的才能不如诸葛亮,但是他们人多。)而且曹魏三代统治者(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睿)皆为雄主。可见,当时魏国国力颇为强大,绝非一个可以轻松击败的对手。
三、总结。
所以说,从各方面来看,当时的时局是魏强蜀弱,这也是诸葛亮没能灭掉魏国的根本原因。孔明先生固然有着杰出的才华,但是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看,两国之间的力量对比是各种因素作用下的结果,并不是诸葛亮一人足智多谋就能改变的。
不过,笔者认为:诸葛亮虽然没能实现灭魏兴汉的理想,但是这反过来又说明了诸葛亮是“天下奇才”。这又是为何呢?君不见,诸葛亮在魏强蜀弱的局面下,尚能取得一系列战果,让司马懿坚守不出,难道不厉害吗?笔者曾经在观察者网评论区看见这么一句话:我国男足由诸葛亮执教,而世界强队巴西队由司马懿执教。开赛之后,我国男足积极进攻,而巴西队全程被动防守。笔者觉得,这个形容还是很恰当的。
参考资料:《三国志》、《汉晋春秋》
文/正在努力的小Z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