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丁与广元之缘

徐成武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五丁是蜀开明氏“帝称王”时代的股肱重臣,也是石牛道即今剑门蜀道的开辟者,而其一生的重点活动区域在今广元市,其惨遭地崩山摧殒命乃至葬身之地也在今广元市。五丁与广元有不解之缘。

一、五丁其人其时代

五丁之“五”是个数字。五丁之“丁”则是壮盛、强壮之义。之所以称“丁”,就是他们人人“能移山,举万钧”。

五丁出生于与广元市西北毗邻的甘肃省陇南市。《路史·余论》载:蜀王开明五世“时武都出五丁力士辅之”。

五丁所处的时代只能弄清一个大概。《华阳国志·蜀志》在叙述蜀王开明氏“人尚赤,帝称王”后紧接着说:“时蜀有五丁力士,能移山,举万钧。”故五丁所处的时代,当然应在古蜀王国在开明氏统治阶段人们崇尚赤色、君主抛弃帝号再次称王的时期。而不同的史书对开明氏“人尚赤,帝称王”这个时代有两种说法:

其一,《华阳国志·蜀志》说“帝称王”的开明九世。该《蜀志》载:古蜀国的始祖称蚕丛王,之后依次为蜀王的称柏灌、鱼凫。后有蜀王杜宇,“教民务农”,国强后抛弃王号,改称望帝。杜宇称帝后蜀地洪水连年,成灭顶之灾。时有荆(亦称楚,西周诸侯国。其地包括今湖南、湖北两省全境及重庆、河南、安徽、江苏、江西一部分地区)人开明氏号鳖灵者,死后尸体溯长江入蜀至瞿上见到望帝复活,被望帝拜为相,率众治水。鳖灵决玉垒山(今都江堰市和汶川县交界的茶坪山,四时积雪,故名“玉垒”),分岷江之流为沱而消除水患。望帝遂禅位于开明氏鳖灵。开明氏始祖鳖灵号丛帝。丛帝生卢帝,卢帝生保子帝。“九世有开明帝,始立宗庙,以酒曰醴,乐曰荆,人尚赤,帝称王……”

其二,《蜀王本纪》说“帝称王”的是开明五世。《后汉书·张衡列传》注引西汉扬雄《蜀王本纪》:“荆人鳖灵死,其尸流亡,随江水上至成都,见蜀王杜宇,杜宇立以为相。杜宇号望帝,自以德不如鳖灵,以其国禅之,号开明帝。下至五代,有开明尚,始去帝号,复称王也。”

结合《华阳国志》关于开明氏“凡王蜀十二世”和周慎王五年(公元前316年)冬被秦所灭的记载,可推测出开明氏“帝称王”的大概时期有两个:若按每世开明王历时30年计算,则开明五世在公元前526年至公元前496年之间,即周景王与周敬王时期,亦即春秋中后期;而开明九世在公元前436年至公元前406年之间,即周考王与周威烈王时期,也就是战国前期。

而从《华阳国志》关于“每王薨”总是立大石为墓志的记载可看出,五丁曾是多代蜀王的股肱重臣。当然,有典籍可考的是,五丁处于约2430年前至2550年前的战国前期或春秋中后期。

二、五丁佐蜀王的主要事迹

在《华阳国志·蜀志》等史籍中,除扼要记载不同时代最有名气的蜀王,对五丁着墨最多,甚至胜过众多蜀王。《蜀志》所载五丁的主要事迹有:

(一)开采、搬运巨石为蜀王、宠妃立建墓

《华阳国志》载:因五丁有能移山、举万钧之力,故“每王薨,辄(总是)立大石,长三丈,重千钧,为墓志,今石笋也,号曰笋里”。蜀王纳武都“美而艳”的女子山精为妃。但此妃“不习水土,欲去。王必留之,乃为《东平之歌》以乐之。无几,物故(“物”通“亡”—物故即去世)。蜀王哀念之,乃遣五丁之武都担土为妃作冢,盖地数亩,高七丈,上有石镜,今成都北角武担是也。”尔后蜀王仍非常悲伤,又为山精“作《臾邪歌》、《陇归之曲》。其亲埋作冢者,皆立方石以志其墓。成都县内有一方折石,围可六尺,长三丈许。去城北六十里曰毗桥(在今成都市新都区),亦有一折石,亦如之。长老传言,五丁士担土担也”。

据《华阳国志校注》和《华阳国志校补图注》考证:多位蜀王和王妃山精的巨石碑都经历了数千年,有的甚至保存至今。笋里原在成都西门外,遗址在今青白江区弥牟镇。直到唐朝中期,石笋仍然完好。杜甫《石笋行》诗第一句就写道:“君不见益州城西门,陌上石笋双高蹲。”但南宋时石笋已断裂。今已不存在。而与石笋同类的武担石至今仍在成都北校场东南角,石镜据说还埋在武担山,天涯石在成都天涯石街,支机石解放后自西门移进文化公园,地角石、五块石已毁。

(二)建筑石牛道

西汉以来,许多史籍都记载了五丁修筑石牛道的事迹。其内容是:秦惠王欲兼并巴蜀却苦于道路不通,他刻了五头石牛,在尾下置金,哄骗蜀王说石牛能大便金。蜀王贪财,遣五丁修筑起连通秦蜀的石牛道。这些记载主要出现在西汉学者扬雄的《蜀王本纪》、三国蜀汉学者来敏的《本蜀论》、东晋学者常璩的《华阳国志》。

《艺文类聚》引《蜀王本纪》:“秦惠王欲伐蜀,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见之,以为牛能大便金。牛下有养卒,以为此天牛也,能便金,蜀王以为然,即发卒千人,使五丁力士拖牛成道,致三枚於成都,秦得道通,石牛力也,后遣丞相张仪等随石牛道伐蜀焉。”

《水经注·沔水》:“来敏《本蜀论》云:秦惠王欲伐蜀而不知道,作五石牛,以金置尾下,言能屎金。蜀王负力,令五丁引(牵引;拉)之成道。秦使张仪、司马错寻(“寻”通“循”—沿着)路灭蜀,因曰石牛道。”

《华阳国志·蜀志》记:周显王在位时(公元前368年—公元前321年),蜀王和秦惠王因狩猎在褒谷相遇,互赠礼物。秦惠王欲吞并蜀地,“乃作石牛五头,朝泻金其后,曰‘牛便金’。蜀人悦之,使使请石牛。惠王许之。乃遣五丁迎石牛”。

五丁一生最大的功劳是成功建设了石牛道(亦名金牛道,即今剑门蜀道)。此道西南起于成都,向东北经广汉、德阳、梓潼、江油,再经广元市剑阁县西北抵剑门、沙溪坝,沿清江河横穿广元市利州区宝轮镇至古葭萌即今广元市昭化区昭化镇,又溯白龙江经广元市利州区三堆镇和金洞乡、青川县沙州镇过白水关,溯金溪河(亦名刘家河)出川进入陕西省,继续向东北经宁强县金山寺、阳平关(北宋前称阳安关)、勉县、褒斜河谷达眉县,长达上千公里。

由于雄伟险峻的秦岭阻隔,蜀与秦自开天劈地以来,世世代代不通往来。“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石牛道是巴蜀北越秦岭通往关中的第一条古道。这条古道为公元前316年秦惠王兼并巴蜀打开了门户。又约半个世纪,蔡泽对秦昭王说:“栈道千里通于蜀汉,使天下皆畏秦”,指出了秦因石牛道得天府之国后国力强大对六国的威慑作用。再半个世纪,秦始皇依赖巴蜀而“广国”“富民”“奋六世之余烈”,灭六国而统一华夏。因此,五丁开辟的石牛道在秦统一中国的过程中,居功厥伟!

当然,无论《蜀王本纪》的“拖牛成道”,还是《本蜀论》“引之成道”,都是迷茫的神话,任何人都不可能在崔巍高峻、逶迤数千里的秦岭和岷山之支龙门山地带用石牛牵引、拖拉成道,“发卒千人”也无能为力。今天,我们身临其境见到的石牛道遗迹,也是经白龙江岸等地悬崖峭壁上都留下的表现技术原始的圆形栈道孔,而不是拖、引痕迹。事实上,石牛道规模宏大,在技术落后的上古,应是五丁率数以万计的人民大众积年累月历经千难万险逢山开路、遇崖架栈、过河搭桥所建成的,而不是一引一拖,一蹴而就。

(三)迎接秦五女

《华阳国志·蜀志》记:周显王三十二年(公元前337年),秦“惠王知蜀王好色,许嫁五女于蜀,蜀遣五丁迎之。”

三、血洒五指山

《华阳国志·蜀志》记:公元前337年,五丁自蜀都成都至秦都咸阳为蜀王迎接护卫秦五女,“还到梓潼,见一大蛇入穴中。一人揽其尾掣之,不禁,至五人相助,大呼拽蛇,山崩。时压杀五人,及秦五女并将从(将—作介词:共;与。从—从死;殉葬。)。而山分为五岭,直顶上有平石。蜀王痛伤,乃登之,因命曰‘五妇冢山’;于平石上为望妇堠(土堡),作思妻台。今其山或名五丁冢。”

五丁拽大蛇至山崩一山分为五岭的记载,当然具有神话色彩。真实的历史,应是五丁从咸阳返回成都,为蜀王迎接护卫秦五女至龙门山地震断裂带遭遇大地震,一山崩裂分为五峰,压死了五丁及秦五女。

五妇冢山或五丁冢今天叫什么?在哪里?依据史地典籍结合现代行政区划,五妇冢山亦即五丁冢,就是广元市剑阁县盐店镇西与江油市雁门镇交界的五子山。

《水经注·潼水》记:“五妇山,又曰五妇堠,驰水所出,一曰五妇水,亦曰潼水。其水导源山中,南径梓潼县。”《汉书·地理志》梓潼县下云:“五妇山,驰水所出,南入涪,行五百五十里。”《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为五妇山作注:“五妇山……在今马阁坝附近,‘驰水’当作‘虵水’……‘虵’今‘蛇’字,‘也’字古文‘它’……酷似蛇行,故称‘虵水’。”《华阳国志校注》为五妇冢山作注:“五妇冢山—即《汉志》梓潼县五妇山,今江油东北近剑阁县界的五华山,或称五子山。”《华阳国志校注》又在梓潼县后注:“《汉志》梓潼县下云:‘五妇山,驰水所出,南入涪’。驰水又名潼水,即今潼江,发源于江油县东北众山中,其最远一支源出剑阁西北、江油东北的五子山,段玉裁《说文》潼字下注即五妇山,当是……《寰宇记卷八四》谓五妇山在梓潼县北十二里,与《汉志》不合,疑非。”

行政区划是逐渐变化的。《华阳国志》等记五丁及秦五女还至梓潼拽蛇山崩时的是秦汉梓潼,而非今梓潼。秦惠王灭苴、巴、蜀后置巴、蜀、汉中三郡“分其地为三十一县”,广阔的今川北地区以及陕西省宁强县仅置梓潼、葭萌、阆中三县,其县地域辽阔。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秦巴、蜀之地已分置广汉、犍为、越巂、汶山、沈黎、朱提6郡,巴、蜀等8郡共辖77县、2都尉部、1道,但那时梓潼县的地域仍涵盖了今梓潼、剑阁两县和江油市北部区域。到北宋太平兴国(公元976—984年)年间乐史撰《太平寰宇记》时,两汉梓潼县北部早已被分出设了普安(治剑阁县普安镇)、武连(治剑阁县武连镇)、阴平(治江油市小溪坝)、剑门(治剑阁县下寺镇)、普成(治剑阁县王河镇)五县。况且,自南北朝以来,历代统治者先后置南梁州、始州、安州、剑州治普安镇,至1913年改剑州为剑阁县,北宋分秦汉梓潼县北部所置5县除阴平成为江油北部,普安等4县均已并入剑阁县。

再实地观察,比较梓潼县北十二里和五子山,谁是谁非也一目了然:梓潼县北十二里今号大庙山,山梁低缓,海拔不足600米,与县城地带潼江谷地相对高度仅100多米,未在龙门山地震断裂带,不具备“地崩山摧”“一山分为五岭”的地理环境,也不是潼水发源地,的确与五妇冢山无缘。而五子山高峻陡峭,海拔达1339米,山麓海拔仅640米左右,相对高度近700米,正处在龙门山地震断裂带,具备“地崩山摧”“一山分为五岭”的地理环境,又是潼水的发源地。潼水发源于五子山东坡广元市青川县金子山境内的岩壳碥,西南流约7千米经五子山主峰北麓入江油市,山麓有史以来有个村落称五妇村。由此看来,五妇冢山就五子山是毫无疑问的。《太平寰宇记》恐未读《水经注》和《汉志》,有刻舟求剑之嫌。

“剑阁峥嵘而崔嵬”,石牛道最艰险的地段尽在四川省广元市境内,说明五丁在世时大部分时间都在广元市境内活动。最后,五丁出使秦为蜀王迎亲返回至潼水之源——广元市剑阁县盐店镇西与江油市雁门镇交界的五子山,因大地震地崩山裂而死。五丁功勋盖世。蜀王重色轻士,将一山所分五峰之地命名为“五妇冢山”,建望妇堠且作思妻台。而百姓却歌颂五丁功勋盖世,将其葬身之地尊称为“五丁冢”。后世演变称呼,称之为“五子山”,直至当代,可能旨在纪念五丁是蜀中人民优秀的五个儿子吧?

作者:徐成武

供稿:广元市地方志编纂中心

配图:方志四川

方志四川部分图片、音视频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图片、音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