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秦国一开始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强大,秦国在献,孝二公之前,保守的势力强大,经济落后,内乱不断,国力远远落后于其他的诸侯国。唯有变法才能让秦国走向强大,然而商鞅变法则是秦国成为强国和日后统一六国的重要因素。那么作为功臣的商鞅,最后为何惨死于车裂?其原因又是什么?
商鞅(约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38年)姬姓,公孙氏,名鞅,卫国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军事家,法家学说代表人物,卫国国君后代,所以又叫卫鞅。
早年的商鞅就喜欢刑名法术之学,受李悝、吴起的影响很大,作为法家学说的代表。据说在商鞅投奔秦国时就携带李悝所撰的《法经》,后侍奉魏国国相公叔痤任中庶子。 公叔痤病重时向魏惠王说:“商鞅年少有为,可以担任国相来自治理国家”但话锋一转又对魏惠王说:“主公如果不用商鞅,一定要杀掉商鞅,绝不能让他投奔别国,否则将成为日后的隐患。”魏惠王认为公叔痤已经病入膏肓,语无伦次,于是皆不采纳。公叔痤转而让商鞅赶紧离开魏国,商鞅明白魏惠王不采纳公叔痤用他之言,也不会采纳杀他之言,所以并没有立即离开魏国。
后来正当商鞅在魏国有志难伸的时候,恰好秦孝公为改变秦国的落后局面下令招揽人才,便投奔秦国,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见孝公。
商鞅自魏国入秦,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商鞅为左庶长,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县制,奖励耕织和军功,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集权国家,为日后的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与政治基础。
然而商鞅之死就成了一个很矛盾的事情了,秦国的强大离不开商鞅变法。最后商鞅却惨死让人们难以理解。然而放在那时在秦惠文王看来,商鞅必须死,因为当年商鞅对自己的师傅用了割鼻子的酷刑,这是车裂商鞅的原因之一;更深层的原因是商鞅已成为王权与贵族利益冲突的焦点,为了安抚贵族的反动情绪,秦惠王不得不牺牲商鞅,以平息激化的矛盾。 商鞅的改革必然要触及既得利益,必然会遭到方方面面的反对。 历史上任何一次变法维新,都不仅是一种治国方略的重新选择,而且是一种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这也便是改革会遭到阻力的真正原因。
商鞅虽死,但是变法却没有结束。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秦王嬴政统一了六国,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封建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