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十二年春正月辛丑,发山东、山西、河南及凤阳、淮安、徐、邳民十五万,运粮赴宣府。
(资料图)
二月己酉,大阅。庚戌,亲征瓦剌。三月庚寅,发北京。
--《明史》
永乐七年,丘福率领的明军主力于胪朐河被鞑靼首领本雅失里伏击,十万大军全军覆没。次年,朱棣御驾亲征,以雷霆之势重创鞑靼主力。鞑靼首领本雅失里逃亡瓦剌后被瓦剌首领马哈木杀害,从此,鞑靼部落迅速衰落。
而此战之后,蒙古大草原上原本鞑靼、瓦剌、兀良哈三权抗衡的局面很快被打破。鞑靼由于挑衅大明不成反被重击,国力逐渐衰微,后不得不于永乐八年冬天正式向明朝称臣朝贡。
由于鞑靼实力大减,短期之内无法恢复元气,位于蒙古东部的瓦剌开始蚕食西部蒙古的地盘。可以说,每个蒙古首领都有一个一统蒙古并入主中原的美梦,毕竟之前成吉思汗与铁木真的成就给他们带来了太大的诱惑。如今的瓦剌首领马哈木也不例外。
但是说白了瓦剌又不算是元朝正统后裔,首领更没有黄金家族这样响当当的名号,凭什么让蒙古大大小小的部落听命?为了师出有名,马哈木立黄金家族阿里布哥系后裔答里巴为汗,侵占了原本属于鞑靼的重地和林,甚至一度将鞑靼的残余势力打到明朝边界。鞑靼太师阿鲁台几度求援,均未得到明成祖的正面回应。
这可以说令人费解,虽说鞑靼一直是明王朝的死对头,此前更是多次挑衅大明,对大明边境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可如今瓦剌率先破局,一家独大,甚至大有一统蒙古之势。待他日鞑靼真的走投无路归顺瓦剌,彼时瓦剌将成为大明最大的威胁。明王朝对此不管不顾,难道仅仅是因为此前为对付鞑靼,瓦剌与大明一直秉持团结友善、互帮互助的原则,所以朱棣笃定马哈木不会撕毁合约?
一向心思缜密的明成祖朱棣一定了解人心难测,不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回想此前明朝易主时,蒙古尚且大势未成。当时成祖便想趁着蒙古内乱,将这个一直威胁着明王朝北边边境的隐患彻底剿灭。不过碍于国家动荡、硝烟四起,国内百废待兴,此时出兵,无异于将尚且国库空虚的大明切断生机。
这正是因此,明王朝在对蒙古局势进行长期观察与分析后,主动促成了其三权(鞑靼、瓦剌、兀良哈)制衡的局面。而在瓦剌与鞑靼长期不分胜负的混战之中,明王朝虽没有直接介入,但或多或少都有其操控的成分。一个长期处于战争中的地区,对大明边境的威胁只会越来越小。
而后当中原大地恢复生机,明王朝的发展也渐渐走上正轨,有了较为强盛的军事实力与综合国力时,朱棣才开始组建军队,准备对外作战。
对于朱棣来说,蒙古的三个主要部落中,兀良哈与中原关系较好,毕竟兀良哈也算是明朝的雇佣军,暂时依附明朝。瓦剌在鞑靼不断的刺激之下对明态度也算不错。相比之下,鞑靼作为北元本部威胁最大,因此第一次北征,鞑靼便成了主要的炮火集中地。
而后,当鞑靼被明军打到短时间内无法恢复、能够消停一阵子后,就轮到瓦剌了。
可巧瓦剌的首领耐不住性子,在鞑靼落败之后急于报复,逼得掌权者阿鲁台只能求助明朝。在鞑靼身上获得巨大好处后,马哈木并不满足,开始不断进犯大明边境,意图染指中原。这可谓是正中明朝下怀,明成祖便以此为借口,名正言顺地出兵瓦剌。
就这样,明成祖领着各地征来的精英部队,浩浩荡荡地向瓦剌境内进军。
明军顺利进入瓦剌,顺利到即使已然深入瓦剌境内,明军也没有遇到过大规模的抵抗。
同年六月,明军先锋刘江到达康哈里海,“发现”瓦剌军队(一小支)并迅速将其击溃。据俘虏交代,瓦剌首领马哈木在此去百里的忽兰忽失温,且毫无准备。
朱棣作为武将出身的皇帝,怎么会听不出这些俘虏言语中的问题。何况蒙古军队的套路,过了这么多年还是没有变过。
从朱元璋时的元朝大将王保保,到前不久的鞑靼阿鲁台,行军的套路,都是在明军必经之地安置小部分军队假意挑衅,在明军不断追击中让明军尝到甜头并无意中走上之前为明军安排好的路线。待明军主力部队到达主战场后,大批埋伏好的军队就会将其团团围住。
此刻马哈木布的局,不就与他先祖的策略如出一辙吗?
但即使知道这些,朱棣依旧命令军队全速前进。
此刻,明军所处的位置是瓦剌境内,而且朱棣带领的是一支号称五十万大军的部队。此前虽然从全国调粮草来支援军队,但按照明朝的生产力,前不久又经历过与鞑靼的战争,这些粮草又能支撑多久呢?
若是被马哈木察觉,失去粮草供应的明军便会成为一支成不了气候的部队。到那时,瓦剌只需困住明军,拖也会将军队拖死。
何况此次出征的领导者是皇帝本人,朱棣更是带上了皇太孙朱瞻基。这一仗,若是损失了皇帝和未来的继承者,那明朝的损失可就大了。到时候蒙古乘虚而入,谁又能组织起这么一大支部队来抵御呢?
此刻的皇帝深知,如今已然深入敌境,唯有速战速决。
何况之前也说过,蒙古这么多年的战略就从来没有变过,诱敌深入、一举歼灭。可这么多年了,除了之前“单纯”的丘福将军,明朝的将领又有哪次在蒙古军队手中吃过大亏?对于蒙古军队,积累了这么多年经验的明军自然也有自己的应对措施,此是后话。
•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您可以点击文字上方的关注,这样您就可以收到之后的推送啦。
• 如果您有不同的想法,可移步至评论区,我们一起探讨!
• 文字来源:浅浅叙历史
•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