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拆解一集电视剧《三国演义》,第28集叫《火烧博望坡》。
说是叫火烧博望坡,其实是诸葛亮两次用火的合集。
小时候看这集,就是觉得诸葛亮又聪明又帅,不光会用计,还能用各种机关埋伏,把新野城弄成《小鬼当家》式的一个机关堡垒。
(相关资料图)
有了点年纪有了点阅历,再看这一集,才能看到一条暗线:
曹操任人唯亲,盲目信赖自己的亲信夏侯惇,夏侯惇一意孤行走上了失败之路;
刘备用人不疑,把身家性命交给试用期新员工诸葛亮,诸葛亮给了他一个极大的惊喜。
天底下所有的领导,用的都是自己人。
天底下所有聪明的领导,都不惩罚自己人,而是抓住倒霉蛋背锅。
一起看看。
张飞的质疑和诸葛亮的眼泪
夏侯惇带了十万军队进攻新野,张飞拉着关羽来找刘备,要在刘备面前逞能。
他的话虽然损,但一点都不坏。
“大哥你天天说我得孔明如鱼得水,那你这次用水去迎战吧。”
你看诸葛亮笑嘻嘻的,都不理他
张飞这个人啊对下属极坏,极其残暴,但是他对同事,尤其是读书人,有着很大的善意,虽然吐槽大哥对诸葛亮太好,无非是有点小姑子对新嫂子的那种醋意。这不是坏事。
这个眼神是体育生对学霸的轻蔑
刘备以前从来没有让诸葛亮指挥过军队,虽然有徐庶的拍胸脯保证,说诸葛亮比他强,但真要用起来,就是把身家性命托付给了诸葛亮了。
诸葛亮对刘备说:
有点像今天卖药神医的口吻,“你要信着我了,没钱都能帮你治,你要是信不着我,多少钱我都不给你治!”
这话说得有底气,之前诸葛亮就给刘备做了铺垫,带他去看了博望坡的地形,加上还训练了很多
会用军体拳的士兵
,诸葛亮的准备工作,刘备是服气的。
刘备下定了决心,叫把印信拿过来。
这句话一出来,连诸葛亮都吃了一惊。
东汉末年之前的历史,有没有完全信任大臣的主君?
有,齐桓公对管仲就是,管仲在外面给他称王称霸,他在宫里宠信宦官玩女人,管仲死了,齐桓公就把齐国玩崩了。
东汉末年之前的历史,有没有把印交给大臣的主君?
也有,汉高祖刘邦登台拜大将,给韩信一颗大印,让他节制诸将,但是刘邦一直都捏着剑把子,最后也把韩信弄死了。
刘备是把自己的左将军印交给了诸葛亮,自己也听诸葛亮的指挥和调度。
有人会说,这有区别吗?像田忌那样啥事都听军师孙膑的,不是也可以吗?
还真不是,举个例子。
华东野战军成立的时候,司令员是陈毅,副司令是粟裕。
粟裕打仗比陈老总强,但是陈老总资历深,中央觉得他来挂帅能协调好各部门的关系。
陈老总把指挥权都交给了粟裕,后来怕他放不开手脚,就经常不在指挥部,到别的地方去,让粟裕放手打仗,后来又向中央推荐他做代司令员兼政委。粟裕在淮海战役60万大破80万,成就了一代军神。
最优秀最忠诚的人啊,一定不会把自己的个人利益凌驾于大局之上,更不能事事都亲自冲在前面,享受欢呼的。
但是事关名利,又有多少人会有这样的高风亮节呢?
上级让贤都是非常难得的,刘备还不仅仅是上级,他是君,是老板。
诸葛亮知道这份沉重,他当时就跪拜感谢。
他们很可能在缔造一种非常新的君臣关系,一种你信任我、我信任你,同舟共济没有猜忌的君臣关系,那种后世雍正和年羹尧想要有,但死活摸不着边的君臣关系。
就这一幕,就值得一抹清泪。
全三国谁最厉害?刘备。
诸葛亮最聪明,但刘备能把诸葛亮弄哭,你说厉害不厉害?
夏侯惇的傲慢
诸葛亮给军中安排任务。
关羽是在场子上给他闹难看的人。
各位如果有机会空降到一个部门就会知道,一定有张飞这样嘴上牢骚争宠,但是没什么城府的,还有关羽这样闷声不响,会上给你难看的。
这个时候,一定要用专业性来击败关羽这样的人,诸葛亮说的博望坡地利和实际情况一点不差,才让关羽闭了嘴。
诸葛亮的计策,就是利用夏侯惇的骄横傲慢,让他吃一个大亏。
在诸葛亮安排好埋伏的同时,夏侯惇也来了。
夏侯惇这个人,非常平庸。
有些民间的三国武将武力排行,说“七黄八夏九夏侯”,但这个夏侯,说的其实是夏侯渊,夏侯惇只在光荣公司的《曹操传》里是超级武将,在正史上,他打仗一直就不怎么样。
有说法认为曹操出身于夏侯氏,夏侯惇和夏侯渊都是他的族弟。但是曹操墓发现之后,考古专家找了好多姓曹和姓夏侯的男性来测DNA跟曹操对比,发现曹操就是曹操,不是夏侯操。
曹操和夏侯惇可能有点表亲之类的关系,但毫无疑问的一点是,他们是发小,夏侯惇是曹操起兵时候的第一批部下,对他非常忠诚。
如果走大路直扑新野,夏侯惇就能收获一个只有诸葛亮和庆功宴的空城
夏侯惇长期为曹操看家,只要出去打野战就会出事,之前被吕布派的细作劫持为人质,多亏部将韩浩威胁说不和恐怖分子谈判,要连夏侯惇带敌人一起杀掉,那些人被吓坏了,才放了夏侯惇。
夏侯惇还曾经去徐州救援刘备,被高顺的部将射瞎了一只眼睛。
总之夏侯惇作为一个后方镇守者马马虎虎,当一个野战军司令是完全不够格。
好了,问题来了,曹操知道夏侯惇的军事才能平庸吗?
当然知道。
曹操是识人懂人的大家,也是出色的军事家。今天我们看的《孙子兵法》,就是曹操注释的。
但是曹操就坚持重用夏侯惇,就是因为一支精锐的野战军,交给谁都有各种各样的风险,只有交给夏侯惇,他才安心。
夏侯惇如果打了败仗,大概会被消灭一两万。
马超倒是可以打胜仗,你敢给他十万兵吗?他突袭许都抢走皇帝,那曹操就血本无归了。
各位!
我们经常看见历朝历代文学家、诗人在写、在抱怨:皇上不应用人唯亲,应该用人唯贤。
为什么有这么多作品说这个?
正说明用人唯亲,才是几千年来的常态。
换了谁都差不多,你当皇上,你也优先用笨而且忠的,不然大概率尸骨无存。
兄弟、发小、旧部、从龙之臣,都是天然容易被提升、容易被信赖的。
当然了,在很多时候,圣天子也会提拔一些位置低、出身低,但是拼命想要进步的官员,让他们干一些脏活儿,当他们犯了众怒,就把他们打倒在地,或者拿来杀了给大家泄愤。
这些人在真正的主君亲信眼中,就是舞蹈的猴子、行走的笑话。
李将军的悲哀
曹操当然也知道夏侯惇那两下不怎么样,所以就给惇哥派了两个助手:于禁和李典。
于禁以前是济北相鲍信的部将,这个人是曹操的老朋友,鲍信讨伐黄巾余部战死,于禁经过王朗推荐投奔了曹操,比最早加入曹操的一批将领晚三年。
夏侯惇的青州兵作乱,于禁曾经带兵弹压过,他有独立带兵的能力,是曹操信赖的将军,但是还没信赖到能给他几万人一支大军的地步(后来给了,他战败被俘)。
李典在曹操军非常另类,他是一个学问家,后来遇到乱世,就自学了《左传》,通了兵法。他擅长民政和后勤,李家是大家族,有一万三千多族人。
街机三国志里李典是第一关关底,上图是李典为主角的改版
李典就是夏侯惇的军师,曹操给夏侯惇配于禁和李典,就是补上他军事才能和智谋两个短板,只要他从谏如流,就不会失败。
但是夏侯惇不这么想,他把这俩人就是当工具人使用,一个保护师父,一个看好行李马匹,夏侯哥自己出去打怪升级。这一下就中了诸葛亮的计。
夏侯惇先去跟赵云放对,赵云败退之后,李典(小说里是韩浩)劝他不要追击,恐怕有埋伏。
很快埋伏就出现了,率领伏兵的就是刘备。
这可是一个大香饵,如果把刘备打下马,游戏就通关了。夏侯惇毫不犹豫地追了下去。
这里真是让人担心,如果夏侯惇真的就把刘备砍了……
夏侯惇认识刘备、关羽和张飞,他们在曹操那里共事了好几年。
刘备走到哪,关羽和张飞就在哪,谁想打刘备,关羽和张飞就一拥而上,这哥仨不讲武德。
夏侯惇你动脑子想想,为什么刘备自己一个人跟你打,是他学会了武功秘籍了吗?关羽张飞不出现,一定是在哪里憋着使坏呢。
夏侯惇进入博望坡追击刘备,不知不觉天就黑了,李典急了,追上来说:如果敌人用火攻怎么办?
电视剧还是少拍了不少东西。
在《三国演义》小说里,还更有意思一些。
小说里,李典跟于禁说:“要是敌人火攻怎么办?”于禁说:“有道理,我去跟将军说。”
于禁的人性大家都知道,任何抢功劳、出风头、凹造型的事情他都不会落后,所以跑到前面去劝夏侯惇,这么点事儿还要谄媚一下呢!
李典是个长者、君子,一来觉得这个风头没什么好争的;二来他就是管辎重后军,这个时候调度辎重停步才是要紧任务;三来于禁跟夏侯惇的关系比较好,他能说得动夏侯惇。
你李先生再有文化,赶上这混拙闷愣的一个组长,又能有什么作为呢?
你是早早地就劝他回头、劝他调头,不要瞎指挥(夏侯惇应该最恨瞎指挥这仨字了),但是他耍起性子来,怎么可能还能听你这个读书人的?
晚了!刘备军开始放火。
曹操选择原谅他
要我说,夏侯惇这个人虽然笨,但还是要脸的,比如人家一张嘴就说:
对不起,串台了!
糙汉子自有可爱之处,人家是真的认错。
夏侯惇没有说:当初我审时度势,选择博望坡小路是正确的选择,我亲自吸引刘备军的主力,为大军突围争取了时间,敌人光顾着烧我,我军就少死了好几万人。
夏侯惇和李典、于禁都分头突围,率领败军回了许都。
曹操没有惩罚夏侯惇。
为什么?
有一句话叫“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但是法这东西,从来都不在王的上面。
换句话说,法可以办夏侯惇,但不可以办曹操。曹操想办夏侯惇,就可以严明法纪,曹操不想办夏侯惇,那就可以法外开恩。
曹操怎么可能办夏侯惇!手足兄弟一样的人,他虽然打不过诸葛亮,但他清理政敌、镇压反对派、监视外姓将领,简直是太好用了。
谁要是为“法纪严明”这样的评价杀自己的嫡系、发小,那就是大傻子。
“你在说我吗?”
在《曹操传》的游戏里,夏侯惇战败之后会跟曹操请罪,如果你原谅他,奸雄数值就会上升,选择“把夏侯惇斩首”,会被谋士们劝住,奸雄值会下降。
曹操做了一件什么事呢?
他安排了曹仁领兵再来攻击新野。
夏侯惇输了派曹仁来,这说明曹操觉得曹仁比夏侯惇强。
曹仁确实很强,周瑜就是中了曹仁的毒箭伤势绵延不好,后来死了的。
曹仁的毒箭还射过关羽,如果二爷有一条没受伤过的胳膊,可能根本就不会被困在麦城。
曹仁强不强,这不是重点。
曹仁是曹操的堂弟,跟夏侯惇一样是嫡系中的嫡系。
曹仁在新野被诸葛亮火攻,又是一场大败。
看来还是得曹操亲自部署才行。
疏不间亲的意义
这一集当中还有一段故事,也是讲着亲和疏。
孙权攻打刘表治下的江夏,杀死了杀父仇人黄祖,刘表请来刘备,跟他商量报仇的事。
诸葛亮跟刘备说,如果刘表让他去打孙权,千万不能答应,如果刘表说要把荆州让给刘备,千万不要推辞。
果然,刘表想要刘备帮忙去攻打孙权。
刘备劝他不要报仇,因为曹操就快要南下了,荆州不能同时对抗曹操和孙权。
刘表又跟刘备说,自己死后,让刘备做荆州之主。
刘备赶紧推辞,还安慰刘表,说他还能康复。
从刘表那里出来,诸葛亮抱怨刘备,说刘备应该趁机把荆州接下来。
这是诸葛亮在政治上稚嫩的地方。
刘备曾经从陶谦手里拿到过徐州,大家还记得陶谦是怎么做的吗?
先跟陈登糜竺孙乾那些人开会,开完了,捧着大印给刘备,大家一起做个见证。
刘表是怎么跟刘备提这件事的?
除了诸葛亮,只有两个丫鬟在场。
刘备就算答应了,刘表也没准备当场给印,更没跟荆州本土的实力派商量好。
刘表的这种表态,就叫做客气。刘备要是真的敢拿印,那今天晚上可能就走不了了,今天你也左将军,明天就改任馅儿官了。
要知道蔡瑁是刘表的小舅子,真正的自己人,刘备虽然号称是刘表的弟弟,真正的外人。
当初刘备也跟吕布让过徐州,张飞在旁边瞪眼睛,吕布就害怕了,也是这个道理。
但是刘备不说透,只是说他不忍夺刘表的地盘。诸葛亮只好叹一声气,说刘备是仁慈的主公。
刘表还是希望自己的儿子接班,这是人之常情。两个儿子里,他又愿意找小老婆生的那个孩子接班,这也是人之常情。
刘表的大儿子刘琦找到刘备,说可能要被继母杀害,想要请诸葛亮给他出主意。
刘备问诸葛亮,诸葛亮说这是公子的家事,不愿意出主意。
刘备告诉刘琦,明天会请诸葛亮替自己回拜刘琦,让刘琦自己想办法让诸葛亮开口。
第二天诸葛亮去了刘琦那里,刘琦借口要给他看古书,把他带上了阁楼,还把梯子撤走了。
有人因此得出结论说,诸葛亮中了刘琦的计,这是不对的。
这次诸葛亮过来给刘琦定计,肯定是跟刘备商量过的。
刘备不愿意自己夺下荆州,那就必须要拥护刘琦,刘琦在手上,那就有了荆州一半的支持和继承权。
未来刘备在曹操追击下的逃亡路线,正是刘琦镇守的夏口,他们早就布置好了。
诸葛亮当场不说出计策,一来是不让刘备卷入这件事当中,防备别人觉得是刘备的阴谋,二来也是抬高计策的价值,让刘琦更加感激刘备。
诸葛亮说的江夏,已经有一多半在孙权手里了,刘琦实际在夏口
诸葛亮让刘琦去驻守夏口防备孙权,这个安排会救刘备的命。
刘表听刘琦请求出镇夏口,就请刘备来商量。他担心的是刘琦难以胜任。
刘备把话说得很明白,既然这地方这么重要,那怎么能给外人呢?当然是应该给儿子来守了!
刘表一想就觉得有道理,当场就答应了。
诸葛亮说的疏不间亲,就是这个道理。
领导用人,用亲就是用忠,亲、忠当中,再优先选能。
你再有才干,不跟领导一条心,或者和领导还没有亲近或者互信,你就提不起来,偶尔用你,也就是把你推上炮灰岗,让你干得罪人的事情,最后再把你清理掉。
你如果是远支、旁系,就不要对着领导的亲支近派指手画脚,也不要卷入他们的家族内斗争,这就是小人物的存活之道。
屈原爱国为什么爱得那么深,因为楚国真的是他家的,楚王和他是亲戚,他有立场去那么爱。
奴隶要是写一篇《离骚》,全楚国都会哈哈大笑。
不明白这个道理,可能就会永远忿忿不平:
夏侯惇这个超级笨蛋!
曹仁这个废物点心!
刘琦这个酒色之徒!
我哪点比不上他们,怎么就一直郁郁不得志!
转变一下思维就好了呀。
领导的自己人越平庸,你才越有机会。
他们是合适的合作者,而不是你的竞争者。
帮他们出成绩,跟他们要庇护,展示自己的忠诚和才能,也许有一天,也许到下一代,你就是主公的自己人。
不能急,一定不能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