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由于笔者并不在宜州,而宜州朋友又希望我写点宜州历史传扬下去,于是很多宜州历史舆情是我关心的。今天看到一篇宜州德胜进士牌匾的文章,有所感,于是就着文中图片来解读一下牌匾上面的信息。

要读懂牌匾的信息量,除了系统的历史知识外,还需要配合当代的当地方志尽行核实,否则就是无稽之谈,也只能言之无物,失去写文章的意义。

先说陆怀璋的“进士”牌匾,因为它时间最早,为同治二年,匾上明确注明钦命为同治二年癸亥科岁贡生陆怀璋而题,打上了皇帝的牌号,古人是不敢冒着斩头的风险造假的。实际上,查《宜山县志•科举表》,于贡生一栏确实有其名,可以证明这是真货无疑。

根据清代科举制度,科举考试分四级,即学童、童生(俗称秀才)、举人、进士考试,只能逐级进阶。而只有庆远府及宜山县儒学(官学)可以从童生中选拔贡生,庆远府学每届39个学生(学童,俗称读书郎),一届只能选贡一个童生(例贡或岁贡,恩贡和捐贡不在此数),而宜山县学每届31个学生,两届只能选贡一个童生(例贡或岁贡),竞争绝对是很激烈的。取得童生资格才能到桂林贡院参加乡试(省试/解试/秋闱)考试,中式者称乙榜举人或孝廉、举子等,也有了公费进京参加(公车赶考)礼部考试(会试/春闱)的资格,也只有通过会试的才能成为贡士,再经过殿试(廷试)才能取得甲榜进士称号,成为当朝皇帝的门生!

然而,翻遍《宜山县志•科举表》在进士、举人栏并无陆怀璋,只有贡生一栏出现他的名字,所以可以肯定他没有高中进士,甚至连乡试举人都不是,如同范进没有中举之前的身份,即是童生秀才,只是个通过了府、县儒学选拔的优秀的,取得冠带的读书人,可以向皇帝“进贡”的备选官吏(贡生)。

尽管如此,古代中国以儒家思想治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阶级意识是非常强烈的,士族(官吏)地位绝对是四民(士、农、工、商)最高的,所以从读书郎开始,在社会就处于非常优越的象牙塔尖上,农民、工匠、商人、郎中、戏子等必须对他们恭恭敬敬,所谓见面高一分。这是礼治的标志,所以我们总是说我们是礼仪之邦,但现在的人很不礼让,因为没有了古代礼制的法律约束效力!

因此,取得贡生称号,就是取得进阶士族的资格,上了一个大平台,等候皇帝的选拔。故此古代科举比现在高考更受到重视,哪怕乡试,皇帝都要钦点官员到省主持考试,其实就是类似现在的公务员考试,全社会参与。同治二年癸亥科陆怀璋榜上有名(登科),自然成为吃皇粮的了,而现在高考中清北,也未必有这个待遇。

扯远了。既然陆怀璋在桂林折戟,没有取得举人资格,那为什么高挂“进士”牌匾?其实,这是古人对于取得“公务员”的荣光的荣耀表示,是高人一等,光宗耀祖之所在。

进士牌匾有三个意思:1.如果方志支持,那是真进士(两榜进士)。2.是举人(也需要方志支持),那是乡试进士,或岁进士(乙榜进士)。3.不是真正意义的名词进士,是动词,意思是开启进入士族阶层的祝愿,但至少如假包换的贡生。

显然,德胜进士牌匾全部属于第3个意思,所以千万别自夸他们是进士啊,否则贻笑方家。取得进士,举人,贡士是古代社会极其重要的国考事件,是必须记录在案的。幸运的是,清修《宜山县志》《广西通志》给出了答案。至于其它两块牌匾,陆有桂是同治三年甲子科贡生,陆桂林是光绪二十年甲午科贡生,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进士哦。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