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为了摆脱赵姬的纠缠,就把嫪毐送给了她,从此两个人过上了没羞没臊的幸福生活,此处省略100万字。

随着赵姬的宠幸日益加深,嫪毐的野心越来越大,他不仅自称是嬴政的假父,甚至想,等秦王嬴政驾崩以后,让他和赵姬生的两个儿子之一,来继承王位。他的这一企图也被秦王嬴政察觉,秦王嬴政最在意的就是自己的王位,嫪毐的这个行为,触动了他的逆鳞。


(相关资料图)

所以秦王嬴政就出手了,在秦王嬴政22岁的时候,他在雍城要举行一个冠礼仪式。古人一般男子是20岁进行冠礼,女子是16岁行笄礼。所谓的笄,就是簪子。冠礼和笄礼其实就是成人礼,古代的规定是男子20岁和女子16岁,所以18岁的成人礼,不知道出于哪本典籍。

虽然说规定男子是20岁行冠礼,但是历史上或早或晚的例子有很多。比如说周文王12岁就受了冠礼,汉武帝刘彻也是在16岁就受了冠礼,这主要是由帝王亲政的需要,来决定的。

而秦始皇嬴政,是因为在他继位以后,一直由太后和吕不韦来摄政。所以他的冠礼,就被一再的推迟,一直到22岁才举行冠礼仪式。

在举行冠礼的那一天,嫪毐在咸阳发动兵变,嫪毐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发动兵变?他在咸阳发动兵变的时候,秦王嬴政是在雍城,那么他针对的到底是谁?这在历史上,是一个谜。甚至很多人怀疑,他到底是主动的发动的兵变,还是被动的自保。这一切,都是一个谜。

有些历史学家,比如说写《秦迷》这本书的李开元先生就认为,嫪毐兵变实际上,是楚氏外戚对赵氏外戚的一次大清算,大攻击的行为。

以前我的文章提到,秦国政坛内的三股外戚力量,楚系、赵系和韩系,夏太后去世的第二年,成蛟叛乱被杀。随着成蛟被杀,有一件事引起了史学家的注意,就是嫪毐封侯。在秦国,没有军功是不能授爵的,这点执行的非常严格。即使嫪毐得到了赵太后的宠爱,他没有军功,也是绝对不能封侯的。

而成蛟被杀以后,嫪毐随即就被封侯,所以很多史学家相信,嫪毐作为赵系外戚力量的白手套,或者说是出头的那个人,他参与了平定成蛟的叛乱,或者说就是他促使的成蛟叛乱,然后再借机杀了成蛟,所以成蛟之死,很可能是赵系的外戚和楚系的外戚,联手作用的结果。

韩系外戚覆灭以后,政坛上只剩下了赵系和楚系。赵系逐渐做大,已经摆脱了楚系的控制。而在这个时候,就是在秦王嬴政行冠礼的时候,楚系的力量,在秦始皇的支持下,发动了对赵系外戚的一个清算。

嫪毐被杀以后,秦始皇把他的生母赵姬,也幽禁在了雍城,发誓永不相见,但是幽禁亲生母亲,在当时来说是有违孝道的。所以很多大臣都来劝秦始皇,希望他收回成命,把他的母亲赵姬接回咸阳。

总共有27名大臣,为此上谏,结果这27名大臣都让秦始皇给杀了,但是后面还有一个人不知死活,他也是为了太后的事情来向秦始皇进谏。这个人是谁呢?

这个人叫茅焦,他去觐见秦始皇,秦始皇没有见他,让下面人去问问他,是不是因为太后的事而来,茅焦说,没错。又问你知不知道前面已经死了27个人,矛焦说,我知道,人都说天上有28星宿,我就是来凑个整数。

秦王嬴政很想看看,是谁有这么大的胆。所以就接见了茅焦,而且还命令手下的人先烧好了一大锅水,估计是想把茅焦当做毛肚给涮了。

茅焦见到秦王嬴政以后,毫无惧意,他也看到了那口大锅,但是呢,他还是直言向秦王嬴政陈明厉害。他告诉嬴政说,如果你这样做的话,六国的人都不服,你会影响你一统天下的大业。说完这番话,茅焦说,行了,我该说的也就说了,我估计你们也饿了,我这就下锅,你们准备开吃吧,推荐用蒜泥做蘸料,不要用麻酱。

茅焦的这番话,特别是说影响到了统一六国之大业,触动了秦始皇。秦始皇就赶忙拦住了茅焦说,先生,您说的对,我马上就改。

于是秦王嬴政亲自去雍城迎回了赵姬,至少从表面上来说,母子两人算是和好如初了,茅焦也因此被拜为上卿。

秦王嬴政在铲除了赵系的外戚势力以后,在他亲政后不久,又一鼓作气的铲除了楚系的外戚势力。这样楚系,赵系,韩系三股外籍势力,都被秦王嬴政从秦国的政坛中铲除,这也为他后来发动的,对六国的灭国之战扫清了障碍。

大家可以想象,如果这些外戚势力都存在的话,秦国对六国的战争可能还会像以前一样,打打停停。打赢了,割让几座城池,签署一下和平协议,交换个质子,因为外戚势力不希望你把他的母国给灭掉的。

所以说,秦灭六国,是从消灭国内的外戚势力开始的。联想一下攘外必先安内这句话,是不是很贴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