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格瓦拉同志


(相关资料图)

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一个王朝的诞生,多少应该带点“应天顺民”的色彩,符合大多数人的意愿,或者至少不能让民众反感或深觉耻辱,唯此才能获得统治的合法性。然而,由石敬瑭创建的后晋却是个例外,这个王朝真可谓“生于耻辱,死于荒唐”,是国人最不愿提起的屈辱时代。那么,后晋是如何创建的?它又是怎样一步步走向灭亡的?

一 生于耻辱

清泰三年(936年)五月,后唐末帝李从珂因为忌惮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实力过强,决定把他调往外地并趁机削夺其兵权,但这招“调虎离山”计被石敬瑭看穿,后者为求自保,遂在晋阳举兵造反。石敬瑭反叛后,公然质疑李从珂帝位的合法性,对外扬言应由明宗第四子、许王李从益即位。李从珂闻讯后大怒,派大将张敬达率重兵进攻河东,并命令各藩镇联合出兵讨伐石敬瑭。

李从珂全家举火自焚,后唐灭亡

面对着汹汹而来的官军,石敬瑭自知无力抵御,为此听从心腹桑维翰的建议,派使者前往契丹求援,并向其许诺割让幽云十六州,每年进贡大批财物,以儿国自称。契丹国主耶律德光对石敬瑭开出的价码相当满意,于是亲率5万精锐骑兵南下驰援,并与河东兵一起大败唐军于团柏谷。经此一战,唐军精锐尽失。同年闰十一月二十六日,自知大势已去的李从珂在洛阳举家自焚,后唐王朝就此覆灭。

石敬瑭为了做皇帝,不仅公然称呼比自己年幼10岁的耶律德光为父,而且还将极为险要的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对方,极尽丧权辱国之能事。等到石敬瑭上台后,非但没有改弦更张,反而继续实行卖国政策,不仅严厉镇压国内的反契丹情绪、拒绝收回失地,而且还对沦陷区百姓要求回归的呼声置之不理,由此大失民心。

石敬瑭画像

作为附庸,石敬瑭对于契丹极其恭顺,每次书信皆用“表”以示君臣有别,并称耶律德光为“父皇帝”,自称“臣”,为“儿皇帝”。每当契丹使臣至,石敬瑭便拜受诏敕。除岁输30万布帛外,每逢吉凶庆吊之事,石敬瑭还不时赠送贵重礼物,以致赠送珍玩宝物的车队相继以道。但饶是石敬瑭百般跪舔,耶律德光依然对后晋大加勒索、欺凌,而派往中原的契丹使者也是傲慢无礼,令石敬瑭羞愤至极

石敬瑭卖国求荣的做法不仅引起天下军民的愤恨,也引得众多藩帅大将的不满,他们在劝说石敬瑭断绝跟契丹的“父子关系”、派兵收复失地屡遭拒绝后,决定诉诸“兵谏”。因此,在后晋立国后的6年时间里,陆续发生藩帅张丛宾、范延光、安重荣、安从进等人发动的叛乱,虽然都以失败告终,但无疑深深地动摇了后晋的国本。因此可以说,后晋生于耻辱之中,从建国伊始便缺乏合法性

后晋及幽云十六州地图、契丹助石敬瑭灭后唐形势图

内忧外辱的局面让石敬瑭心力交瘁,在龙椅上勉强坐了6年时间,最终在天福七年(942年)六月忧愤而死,终年51岁。石敬瑭临终前,将幼子石重睿托孤给宰相冯道(注:石敬瑭其他诸子或早夭,或被张丛宾所杀),希望后者能尽心竭力地辅佐幼主。然而石敬瑭刚死,冯道便与禁军统领景延广采取行动,以国家危难需要长君为由,擅自拥立石敬瑭的侄儿石重贵为帝,是为晋出帝。

二 兵连祸结

石敬瑭死后,以景延广为首的强硬派得势,他们力主停止向契丹称臣,自主决定国家事务。石重贵是个材质平庸、毫无主见的货色,加之年纪轻轻、宿无威望,根本没有能力驾驭朝政。在朝野内外反契丹情绪非常浓厚的情况下,石重贵只能采取迎合的态度,非如此不能保住自己的皇位。当然,石重贵也被帝国强大的表象所迷惑,深信有实力抗衡契丹。

景延广主张对契丹强硬,甚至不惜一战

正因如此,石重贵听从景延广的建议,决定只对契丹称孙但不称臣。后晋国策的急剧转变让耶律德光很是愤怒,为此屡次遣使来责难、威胁石重贵,希望他不要“玩火自焚”。但石重贵君臣根本不畏惧耶律德光的恐吓,景延广甚至还向契丹发出赤裸裸的战争叫嚣,宣称“晋朝有十万口横磨剑, 翁若要战则早来”(见《旧五代史·卷八十八》)。

外交恐吓既然不管用,耶律德光为维护宗主国的面子,只能诉诸战争。因此,从后晋开运元年(944年)正月开始,契丹三次出兵南侵,意在征服中原。在前两次战事中,尽管后晋军队中出现指挥无能、用人不当、号令不灵等问题,但依靠中原军民的殊死搏斗和名将符彦卿等人的神勇发挥,契丹的攻势还是被成功击退,连耶律德光本人也险些在白团卫村大战(又称阳城之战)中被俘。

耶律德光出猎图

白团卫村大战后,贪他人之功为己有的石重贵之威望达到顶峰,但也就此失去对劲敌应有的敬畏心,而且开始变得骄纵堕落,整日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不仅如此,为了筹集军费及满足享受,石重贵甚至在大蝗大旱之年,还派出恶吏分道搜刮百姓,导致民怨沸腾、天下匈匈,由此给心怀叵测的藩帅们提供取而代之的良机。其中,最具野心的藩帅,莫过于石重贵的姑父、天雄军节度使杜重威。

三 死于荒唐

两度击败契丹的进犯后,被短暂胜利冲昏头脑的石重贵决定变被动为主动,一劳永逸地消除隐患。开运三年(946年)十月,石重贵任命杜重威为主帅,倾尽全国十万精锐北伐契丹,意在收复幽云故地。但是,心怀鬼胎的杜重威进入辽境后却避敌不战,并暗中派使者秘密联络耶律德光,在得到后者允诺立其为帝的保障后,与副手李守贞一起胁迫将士们集体投降

契丹灭后晋形势图

由于后晋的精锐都在杜重威手中,所以等到他叛变投敌后,中原已经无兵可用,都城开封顿时成为不设防的城市。耶律德光了解到这一点后,迅即任命降将张彦泽为前锋,率精锐骑兵南下直捣开封。张彦泽所部进展极其顺利,几乎没费一刀一枪便攻取开封,并俘获石重贵君臣。石重贵自杀不成,只能奉表向契丹求降,时在同年年尾。至此,立国仅十年的后晋灭亡

石重贵投降后,虽然侥幸地保住性命,但却被耶律德光发配到千里之外的黄龙府,与之同行的,还包括李太后、妃嫔、皇子公主及部分内监、宫女、朝臣。石重贵一行到达黄龙府后,又经历数次迁徙,最终被指定居住在建州。由于契丹不提供食宿、资财,所以石重贵等人在此建造房屋、分田耕种,过上了农夫农妇的生活(“帝乃令一行人员于寨地内筑室分耕,给食于帝。”见《旧五代史·卷八十五》)。

石重贵被押解到塞北

石重贵在塞北生活期间,遭遇辽国皇帝、皇族的连番洗劫,不仅宠姬赵氏、聂氏被抢走,就连公主、皇子及宫人们也被悉数霸占。此情此景,石重贵虽然悲愤不已,但也是无计可施。虽然屡遭奇耻大辱,但石重贵还是在建州顽强、健康地生活了25年,直到辽景宗保宁六年(974年)六月才去世,终年61岁(依据石重贵墓志铭的描述),其结局真可谓窝囊。

总结一下后晋的历史,完全可以用“生于耻辱,死于荒唐”8个字来形容,后世史家之所以对这个王朝评价极低,原因即在于此。

参考书目

1.薛居正【北宋】:《旧五代史》,中华书局2015年版。

2.欧阳修【北宋】:《新五代史》,中华书局2013年版。

3.司马光【北宋】:《资治通鉴》,中华书局2015年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