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人,东汉末年名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作为三国时期战斗力排行前二的将领,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将领,关羽在去世后被民间尊为“关公”。

后又经历代朝廷多次加封,最终在清雍正时期被封为了“武圣”,与万世之师孔子享同等地位。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战斗力超高的将领有很多,忠臣孝子亦不在少数。

为何只有关羽能享有如此高规格的哀荣,并且从一个非常厉害的人,演变成一个享民间香火供奉的神呢?

作为武将,关羽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由于《三国志》是具有尊魏倾向的史书,因此关于关羽的战绩记述并不多,但件件惊人。

白马斩颜良、江陵抗曹军、襄阳水淹七军、襄樊之战等等,威震华夏。

随便拿出来一件都是后世大多数武将可望而不可及的功绩,这也是他能被尊为“武圣”的基础。

然而这都是他在军中的功绩,百姓们或许认可,或许会崇敬,但却很难对于此有什么实际的感受。

更何况中国在上下的五千年以来发生过无数场战乱,能臣名将辈出,关羽的战绩或许罕见,却绝不是唯一。

故而笔者认为,关羽之所以能让民间文人百姓集体崇拜,最重要的原因并不在其军功,而在于他个人的性格魅力。

“关公崇拜”的发展历程

翻阅史料,关羽在死后极尽殊荣,享有中国历代十六位帝王的二十三次加封。

但也多是以“忠”“武”为号的王侯之爵,直到明万历年间才由“王候”变为了“帝”,被封为了“三界伏魔大帝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

而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关庙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南朝陈国第三任皇帝陈伯宗在关羽死后第三百四十八年托言“关羽显灵成神”。

于光大年间在关羽去世的当阳县为关羽立庙祭祀,这是关羽在统治圈层成神之路的起点。

而在民间,开启关公崇拜的人则是元末士人罗贯中。

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罗贯中托一部《三国演义》将书中的主角之一关羽捧上了神坛。

书中的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等脍炙人口的故事,为后人塑造起了一个流传度甚广的关羽形象。

《三国演义》借用关羽为彼时陷于战乱的文士与百姓们树立起了一道道德标杆,也使得关羽在民间的形象彻底由“厉害的武将”转化成了“神”。

一部《三国演义》塑造了三国中无数的英雄好汉形象,其中叫的上名号的人物近千,为何只有关羽享百姓独尊,并且最终入庙成神呢?

笔者认为,这与作为儒家学子的罗贯中骨子里的儒生情怀分不开关系。

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着重塑造了关羽的两种可贵品格。

一是为历代统治者所看重的“忠”;一是极受百姓尊崇的“义”。

“忠”、“义”两种思想,皆是古代儒学的核心思想,而关羽所效忠的蜀汉阵营,又属于儒学生观念中的“正统”,故而尽管历史上的曹魏政权才是胜利者。

但《三国演义》中仍然处处可见强烈的“拥刘反曹”倾向,在作者罗贯中的笔下,忠于刘备、忠于汉朝延续出来的蜀汉政权的关羽,无疑是一位值得歌颂的重臣。

自《三国演义》问世以后,后来的统治者所看重的也正是关羽的这一层“忠臣”身份。

虽说中国自古出过不少忠臣孝子,但如关羽这般忠到了极致,哪啦面对曹操的厚禄招揽,依然能够说出,

“吾受刘将军厚恩,誓死以共。”

换言之,士大夫阶级对于关羽的尊崇,其实出自于他们对于儒家文化的“忠”“孝”思想的尊崇。

抛开文学的加成,查阅史料我们会发现,关羽最初被尊为“武圣”大约是在北宋末期。

彼时的朝廷在金人的强大攻势下已是强弩之末,社稷不保,民心动荡,朝廷急需一个道德表率来稳定民心。

纵观前朝历史,素有忠义之名的前朝名臣关羽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因此,在宋哲宗于绍圣二年(1095),皇帝钦赐当阳关羽祠匾额“显烈”,开了历代帝王追封关羽的先河。

然而,对于远离庙堂的百姓们而言,朝廷给出再高的追封头衔,于生计也无关紧要。深受儒学浸染的中国百姓判断一个人是否可以为“圣”的标准只有一个:德。

“关公”在民间的形象

民间盛行的“关公崇拜”,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定产物。

与受统治者宣扬的“忠”孝”文化不同,作为百姓之神的关羽所凸现出的是他性格里的另一种气质:义。

这里的义,既有面对刘、张二人所体现出的信义,也有面对国家大事时的大义,更有立志救苍生于水火的侠义。

第一、不因富贵而变节的信义。

总览整部《三国志》以及小说《三国演义》,文中的人物们或许会因关羽的战斗力而视关羽为万人敌,但却没有人否认过他的信义。

就连与刘备为敌的曹操,在提起关羽时也忍不住赞一句,

“真义士也”。

能让曹丞相给出此等赞美的依据有二。

一是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二是他在华容道义释曹操。后者疑为罗贯中杜撰,故在此不作详述,主要来看看前一件事。

在曹操极尽所能的笼络关羽却发现其终不能为己所用之后,他曾派与关羽同乡的张辽去探听关羽的心意。

而关羽亦给出了明白的答复,

“我知道曹公厚待我,但我曾受过刘将军(刘备)之恩,遂发誓要与他同生共死,绝不背弃”。

但是在这句态度明确的拒绝之后,他又说,

“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

正因如此,才有了后来他在白马战场上孤身深入袁军,直取颜良首级的英勇事迹。

关羽为人处事时的信义由此可见一斑。

而这种信义在古代百姓心中是一种极其可贵的品德。

古人有多看重“信义”二字呢?举例来说,在古代君民规定的“士、农、工、商”的阶级排名之中,商人之所以排在四个阶级的末尾。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古代士人们公认商人群体乃是一个“见利忘义”的群体,正是这一认知,让商人们受到了近千年的排挤。

直到明代关公崇拜在民间的兴起,一直被定义为“无信无义”之流的商人们终于找到了挽救自己形象的办法:拜关公,以示自己也愿意承袭关二爷之义。

因明清时代商者们的推崇,关公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弘扬,而商人供关公神位的习俗也一直流传至今,关公也因此又被商人们誉为“武财神”。

第二、为国赴死之大义。

除了为人臣时的信义,关羽之义,更是一种敢为国事赴死的大义。这在每一个社会浮动、人心向背的末代时期都能起到安定人心的作用。

流亡的遗臣们拜关公,拜的是他“死社稷”之义,军人们拜关公,拜的是他“死战”之义。

关羽的形象也因此从武将逐渐演化为了军人们心中的保护神之一,军人对他的崇拜在清乾隆时期达到了顶峰。

清乾隆五十七年,外敌入侵西藏,朝廷在得到消息后派出了福康安挂帅平叛,这场战役,清军打的异常顺利。

战后军中风传此乃关公显灵保佑清军,主帅福康安遂上奏请在拉萨设立关帝庙,以此来感念关公护佑疆土、保全臣民之恩。

关公显灵自然是虚妄之言,但军中对于关羽的崇拜却极有可能是真的。

第三、誓救苍生于水火之侠义。

《三国志》对关羽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

意思就是说,关羽为人,善待士卒而傲视士大夫。这足以说明他身上最值得百姓爱戴的品格:爱兵如子,也可以说是“爱民如子”。

作为没落的士大夫阶层,他敢于舍弃贫穷却安定的普通人生活去追随刘备,并以自身的武力和智谋去平定战乱,这便是他黎民情节的最好佐证。

也正是这一情节,促使百姓们承认了他“武圣”的身份,并且愿意在南宋之后的每一个天下动乱时刻,都将自己的命运托付给他,相信他哪怕已经身死,魂灵也依然不改其义,尽职尽责的保佑着自己国土上的每一个百姓。

结语

可以说,起于朝廷,盛于民间的“关公崇拜”在历经千年的演化之后,早已成为了一种扎根于人心中的文化现象。

百姓们尊敬关羽,因为他宁死不叛之忠,因为他千里走单骑之勇,更因为他心中一直秉持的为国为民之义。

原标题:忠义千秋,忠骨不朽:浅谈古代民间的“关公崇拜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