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的印象中,雍正帝乃是清朝帝王之中,颇为贤明睿智的一位帝王,对于“康雍乾盛世”的贡献极大。然而,恐怕很少有人知道,正是由于他的失误,导致清廷在与沙俄的划界谈判中,丧失了十余万领土,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清朝与准噶尔战争期间,沙俄趁机不断南下侵略


(相关资料图)

虽然清俄于康熙二十八年七月二十四日(1689年9月7日)签订了《尼不楚条约》,但该条约只是划定了东部(即黑龙江北部一带)边界,但对于额尔古纳河以西(即喀尔喀蒙古以北地区)的边界却未能界定。

清初形势图

清初时,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部、札萨克图汗部、车臣汗部三部,其中土谢图汗部曾将势力北上延伸到了贝尔加湖南部地区,这与当时向南扩张、势力同样延伸到贝尔加湖的沙俄产生了冲突。

于是,沙俄和喀尔喀蒙古双方开始你抢我、我抢你,互相劫掠,双方牧民也是互相越界逃难。然而,由于后来喀尔喀蒙古被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击败,部众纷纷南迁归附清朝,这才彻底失去了和沙俄争夺的资格。

趁着准噶尔、喀尔喀和清朝混战之际,沙俄以康熙四年(1665年)建立的殖民据点色楞格斯克(今乌兰乌德)为中心,不断向南推进,先后在哲得河流域、色楞格河流域还有恰克图附近地区建立侵略哨所。

沙俄南侵形势

为了解决北部边界争端,自《尼不楚条约》签订起,清朝便曾多次建议沙俄举行谈判,但沙俄认为清廷对于喀尔喀蒙古以北地区的控制力较弱,他们可以趁着边界尚未划定蚕食更多领土,因而一直予以拒绝。

雍正即位后,噶尔丹之侄策妄阿拉布坦于雍正元年(1723年)支持青海和硕特部首领罗卜藏丹津拥兵二十万进攻熙宁反清,清朝再度大规模向西拥兵。趁此机会,沙俄再度加大南侵力度,雍正识破沙俄企图,再度要求与沙俄谈判划定边界,但仍遭到沙俄拒绝,为此清朝将双方贸易与边界问题挂钩,限制俄国商人在清朝的贸易行为。

雍正二年(1724年),岳钟琪率军剿灭罗卜藏丹津,基本平定了青海叛乱。不过,青海以西的准噶尔部势力仍然极为庞大,清朝西部边疆仍然面临着极大的压力。

雍正三年(1725年),沙皇叶卡捷琳娜一世认为,罗卜藏丹津叛乱被平定后,清廷已经能够腾出手来防止沙俄南下,便趁着准噶尔部仍能牵制清廷注意力的机会,决定派遣使团与清廷谈判,以谋求在划分边界中谋取更大的利益。

沙俄派出使团赴京谈判,用尽办法向清廷施压

雍正三年(1725年)夏,沙俄任命萨瓦·务拉迪思拉维赤伯爵为特命全权大使,南下与清廷就贸易、划界、传教问题展开谈判。雍正帝得知消息后,于次年正月命原理藩院尚书隆科多在察视阿尔泰山后,往喀尔喀蒙古边境查看疆界,等候与俄国使臣会谈。

叶卡捷琳娜一世

雍正四年(1726年)十月初八,萨瓦率领沙俄使团抵达北京,三日后觐见雍正帝,并呈上国书。雍正帝则命吏部尚书查弼纳、理藩院尚书特古忒、兵部侍郎图里深与萨瓦会谈。

对于这次谈判,沙俄显然比清廷的准备更为充分,他们不仅与准噶尔部叛乱势力联系,让他们从西部对清廷施压,还派人与在清朝传教的法国传教士巴多明联系,让其提供清廷对谈判、平叛和传教士的态度,同时南移恰克图和楚库河支流岗哨,力争在谈判划界前占领更多土地,形成土地占领既定事实。

此外,为了在谈判中掌握主动,萨瓦又通过传教士巴多明,收买了多年来负责对俄事务的大学士马齐,马齐于是答应“将在边境上促使有关问题的解决有利于俄国朝廷”,从而使萨瓦掌握了清廷的有关决策和动向。

从雍正四年(1726年)十月到雍正五年(1727年)三月,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清朝和沙俄双方先后进行了三十多轮谈判,讨论了二十多个草案,但由于双方在划界问题上始终存在争端,因而一直到次年三月十四日,也始终未能达成任何协议。

为了打开僵局,清廷主动在贸易等问题上做出让步,双方这才于雍正五年(1727年)三月初十,就一些原则问题达成了十条初步协议。然而,即使沙俄因清廷的让步取得了很多权益,但清廷希望首先解决的划界问题,实际并未获得进展。

雍正五年(1727年)闰三月十四日,清廷以在北京同外国使节签约无先例,提出前往边界地区进行最终会谈签约的建议,于是萨瓦一行离开京师,前往中俄边境。双方于同年五月开启谈判,清廷代表隆科多要求沙俄归还侵占蒙古的大片土地,态度十分强硬,沙俄方面希望保住既得利益,自然不可能同意,于是双方僵持不下。

萨瓦见隆科多丝毫不松口,遂一方面收买奸细噶尔丹(非准噶尔部的噶尔丹),大量窃取清廷情报;另一方面则在边界各城堡加修防御工事,并将托博尔斯克的卫戍部队调至边境,对清廷实行军事威胁。

萨瓦为了迫使清廷松口,又致书边境地区的蒙古王公,声称由于隆科多的态度,“可能导致两国永世不和”,并扬言“俄国在欧洲的战争已告结束,现在可以把注意力集中于另一方面的边界了”。

于是,蒙古王公将沙俄的动向奏报雍正帝,表示边境地区随时可能爆发战争;图里琛则将萨瓦致雍正帝的信件转呈雍正帝,信中对于隆科多的强硬态度多有抱怨,图里琛也认为隆科多太过“固执己见”。

为了进一步向雍正帝施压,萨瓦又利用巴多明通过马齐劝说雍正帝让步。

雍正帝在得知边境情况后,在西北压力本就比较大的情况下,他不愿再在北方与沙俄开战,因此为了避免谈判破裂,决定对俄国让步。

强硬派隆科多因罪被捕,最终导致丧失大片领土

恰在此时,早就因结党营私、贪污受贿接受调查的隆科多,又因私藏玉牒底本的事情被告发,处境愈加不利。当时的议政大臣们认为,此时正值隆科多与俄罗斯谈判的关键时刻,应该等他将此事办完,再革职拿问,但雍正帝并未接受建议,在拿到实据后,于六月八日便颁布谕旨,将隆科多召回,并改由策凌充任清廷的首席代表。

博尔济吉特·策凌是雍正帝的妹夫,虽然忠心耿耿且勇猛善战,但对谈判真的不在行,再加上雍正帝急于向西用兵,准备彻底化解西部准噶尔问题,因而对策凌多次催促,希望早点解决划界问题。

策凌、四格、图里琛在与沙俄进行了一个月谈判后,最终选择了退让,并迅速按照俄方提出的划界方案达成了协议,隆科多一直以来的坚持就此付诸东流。同年七月十五日,双方签订《布连斯奇条约》,根据该条约,沙俄得到了贝加尔湖、乌丁斯克、色楞格河下游等地。

《布连斯奇条约》签订后,双方就达成有关两国政治、经济、宗教等诸方面的具体事务继续展开谈判。不过,在解决了最难的划界问题后,双方的再次谈判就简单了很多,同年九月初七(11月2日),双方便又敲定了《恰克图条约》。

雍正六年(1728年)五月十八日,清廷与沙俄在恰克图河附近的俄方营帐签署并交换《恰克图条约》,结果该条约不仅重申了《布连斯奇条约》敲定的边界,就连签订地恰克图也划给了沙俄。

实际上,雍正帝之所以最终会同意将争议地区大多划给沙俄,除了当时面临的西北压力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便是对于当时的清廷而言,他们越过蒙古各部控制该地区的可能性本就不大,因此即便损失了部分利益,更多损失的也是蒙古人的利益,对于清廷的影响微乎其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