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年,70岁的丞相崔浩被处死,押送刑场途中,“数十人溲其头上,呼声嗷嗷,闻于行路。”与崔浩有姻亲关系的郭氏、卢氏、柳氏也被灭族,数千人被杀。
【资料图】
崔浩,出身清河崔氏,地位显赫,历经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三朝,是北魏统一北方的最大功臣。没有崔浩的谋划,就没有北魏的辉煌,“十六国”在北方的混战局面还会继续下去。
崔浩能力强,谋略过人,自认为比张良厉害。崔浩直言:“论谋略,我跟张良一个水平;论通晓古今,张良远不如我。”崔浩自信,并非没有理由,南北朝第一谋士并非浪得虚名。
416年,号称“帝王收割机”的刘裕率兵北伐,要消灭盘踞在关中的“后秦”姚泓。刘裕北伐,必须经过北魏境内,沿着黄河西上,问题很棘手。
刘裕派使者来北魏,要求借道伐秦。群臣强烈反对,不给刘裕过境:“姚泓与北魏世代姻亲,且唇亡齿寒,岂能放任不管。刘裕不靠谱,如果突袭魏国,又该如何是好。”
此时,包括长孙嵩在内的文武大臣,都希望出兵拦截,不让刘裕过境。明元帝拓跋嗣拿不定主意,便问崔浩,看他有何高见,要不要阻止刘裕北伐。
崔浩:“刘裕兵强马盛,岂能阻止得了,不如给他们过境,让刘裕与姚泓相互厮杀,两败俱伤;我们再派兵堵住晋军归路,坐收渔翁之利即可。”
崔浩接着分析:“关中胡化已久,不会服从刘裕管理,即便他灭了姚泓,短时间内也消化不了关中。刘裕北伐,目的是提高威望,便于回去称帝,他不会久留关中;刘裕一旦回江南,关中就是我们的了。”
拓跋嗣不听,在群臣的劝说下,派遣10万大军拦截刘裕,以长孙嵩为主帅。结果都知道,刘裕凭借“却月阵”的威力,以少胜多,以步兵战胜骑兵,斩杀鲜卑骑兵数万,拓跋嗣悔不当初。
刘裕夺取关中后,心急如焚,立刻赶回江南,筹备称帝事宜。留守关中的刘义真才12岁,不能约束部将,晋军自相残杀,“大夏”的赫连勃勃乘虚而入,成为赢家。可知,崔浩确实厉害,料事如神。
423年,拓跋焘继位,年仅14岁。拓跋焘雄才大略,对崔浩十分看重,将其视为首席谋士,对他言听计从。拓跋焘曾言:“不要看崔浩手无缚鸡之力,他可以胜过十万铁骑。”
426年,崔浩献计攻打“胡夏”,在风向不利于北魏一方时,力排众议,坚决反对撤兵。崔浩建议派兵绕过统万城,借助风沙掩护,从后方突击。拓跋焘采纳其意见,赫连昌败逃,“胡夏”元气大伤,败亡已定。
429年,拓跋焘想征讨柔然,群臣强烈反对,认为柔然骑兵飘忽不定,难以捕捉到主力。拓跋焘犹豫不决,便问计崔浩,要不要远征柔然。
崔浩:“中原王朝以步兵为主,追不上草原骑兵,但魏国以骑兵立国,与之前的王朝不同。魏国发源于朔漠,鲜卑骑兵能征惯战,可以打残柔然。不过,众将不想过度劳累,不会深入追击,皇上很难得全胜。”
崔浩预料很准,拓跋焘出兵柔然,越过沙漠追击,远征两千多里,在阿尔泰山围歼柔然。激战中,柔然可汗受了重伤,仅带三百人逃走,躲到山林中避难,奄奄一息。
柔然可汗的处境,拓跋焘并不知道,且将士纷纷要求撤兵,只好班师回朝。过了两天,拓跋焘得知柔然可汗死去,但部落早已走远,无奈叹息,也更加敬佩崔浩。
439年,拓跋焘想灭了“北凉”,群臣又反对,认为河西都是荒漠,得到土地也没啥用。崔浩反驳:“河西若是荒凉,沮渠氏如何立国呢?凉州产良马,土地肥沃,岂能说没用。”
崔浩支持出兵,拓跋焘远征获胜,灭了“北凉”。行军途中,看到河西水草之丰美,不由惊叹:“崔浩果真神人”。此后,拓跋焘对崔浩言听计从,最终统一了北方,结束“十六国”时代。
论谋略,为君王谋献计,崔浩可以跟张良掰手腕,但崔浩不善于“自谋”,不知道明哲保身,这点就远不如张良了。汉朝建立后,张良立刻退隐,闲云野鹤,不问世事,得以善终。
崔浩位列丞相,尊贵至极,却想着如何维护门阀秩序,编排姓氏时,得罪了鲜卑勋贵。此外,崔浩主持编写《国书》,不知道“为尊者讳”的道理,而是秉笔直书,将拓跋氏建国时兄弟相残、荒淫残暴的历史,如实写出来。
如实记载历史,本身并没有错,拓跋焘也能容忍。但是,崔浩得寸进尺,将《国书》内容刻在石碑上,拿到大街上展示,给民众阅览,鲜卑皇族的隐私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是可忍,孰不可忍”,鲜卑勋贵纷纷告状。拓跋焘晚年沉迷于寒食散,性情暴躁,喜怒无常,当即下令处死崔浩,与崔浩有姻亲关系的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都被诛族,杀了五千多人。
450年,崔浩被处死,时年70岁。押送刑场途中,数十人在他头上小便,这对士大夫而言是一种耻辱,“卫士数十人溲其上,呼声嗷嗷,闻于行路。自宰司之被戮,未有如浩者。”
崔浩死后,拓跋焘率兵南征,饮马长江,刘义隆落得“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的下场。但是,北魏损失也很大,拓跋焘又后悔杀了崔浩;如果崔浩在,一定会阻止自己南征。
参考书目:《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