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有个书画家叫米芾,米芾有个第十六世孙叫米万钟。米万钟也非常有名,是明末四大书法家之一。米万钟人很聪明,却做了一件“傻”事:为了拉运一块石头,竟然搞得倾家荡产。

大约在明朝天启五年,也就是1625年的一天,米万钟来到京城西南的大房山,在群峰之中发现了一块奇石。这块石头比较奇特,“玲珑嵌空,窍穴千百”,米万钟只看了一眼就喜欢上了它。

喜欢就要据为己有,放在家里细细观赏,米万钟是石痴,他这样想,也要这样做。但是,如何将石头运回家却成了比较棘手的难题。


(资料图片)

这块石头长8米、宽2米、高4米,粗略估计也有20多吨。放在现在,一个卡车的载重量是30吨,运送这样一个石头绰绰有余。

可当时是在明末,汽车没有,有的只有牛车、马车,而且石头是完整一块,也不好分割开来,来回运输。

再看那大房山,群峰林立,道路险阻,米万钟的确犯了难。这时候,有人就给他出主意了。

秦始皇修长城时,不是用修水道的办法搬运山石的吗?北宋徽宗宣和年间,朱勔不也是通过江南绵长的水道将15米高的太湖石运到开封吗?

米万钟受到启发。他花费重金,雇了数百人,用了40多匹骡马,一边开山铺路,一边分段引水,然后在严寒的冬季以水浇路。

等到路面成冰,米万钟就让人赶着马匹拉着巨石在冰面上滑行运输,这才将石头落下山来。然后又艰难地运至良乡县。

米万钟的“朋友圈”本来人就多,朝中大臣、官员和文人墨客都有。这次听说他花费重金,拉来了一块石头,大家前去观赏,都称赞这块石头的大奇灵秀。

此时距离米万钟的勺园只有30、40公里的路程。勺园是北京米氏三园之一,主要包括以竹见长的湛园,以水取胜的勺园,以苇传趣的漫园。米万钟想要将这块石头运到勺园,就是为了装点园中的山水湖泊之乐。

眼看近在咫尺,但这块石头最终并没有运到勺园。米万钟在《大石记》中有写“房山有石,长三丈,广七尺,色青而润,欲致之勺园,仅达良乡,工力竭而止。”

“工力竭”的另一层意思就是,他没钱了。

米万钟虽说是名家之后,但他的曾祖父、父亲也只是做了校尉、锦衣卫百户的低级官员,家中并无多少积累。米万钟在明朝虽然也做官,但他本质上只是一位文人书家的风流儒士,在钱财方面并无过多追求。

进项不多,而开支糜费。且不说,米万钟先前营造三园花费巨多,单就这次运输石头,动辄开山铺路,所耗费的不是一般人家能承受的。就连米万种自己都说,中财竭力尽,实在无力运回。

这是米万钟停运石头的真相吗?其实也未必。

当年,米万钟拖运石头之际,正是他遭魏忠贤阉党弹劾之时,最终米万钟被削职夺藉,直到三年后,魏忠贤集团溃灭,他才得以官复原职。

无论是家庭财力不济,还是遭弹劾获罪,这块石头都给米万钟带来了厄运,所以人们也称它为“败家石”。

米万钟复职时,已经59岁了,因为忧郁过度,没过多久就去世了。这块石头就躺在良乡的路边,遭受风水日晒。这一趟就是100多年。

到了清朝,乾隆西陵祭祖回来,看到了这块石头,见石姿不凡,后得知它的来历,非常感兴趣,便下令限期把这块巨石运到圆明园之西的清漪园。

太后知道这件事后,本来挺高兴的,但她忌讳这块石头败家的说法,而且听说运石头还要拆墙破门而入,便出面劝阻。乾隆也不敢违拗,眼看石头就要运来了,这可怎么办呢?

还是刘墉脑子灵光,他想出了一个注意,说这块大青石形似灵芝,会给皇家带来祥瑞,只有放在乐寿堂前才合适。听到这个说法,太后便改变了注意。

就这样,这块巨石被拉进了乐寿堂前。它横卧在汉白玉的石座之上,如同四合院的屏风一样。乾隆皇帝驻足远望,只见““石岩突兀,如青芝出岫””,于是给其改名“青芝岫”。这便是颐和园乐寿堂前“青芝岫”的来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