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讲了崇祯铲除魏忠贤的故事,今天我们来统计一下战利品吧。

看看明朝末年,崇祯打倒了阉党集团,一共抄出多少赃银呢?史料没有记载,最可能的原因是皇帝所得少的,可以忽略不计,我们如果看看魏忠贤倒台之后,那几年的《明史》,会发现从来没有人,提到过阉党赃款这回事。


(资料图)

每次大明帝国有财政危机时,官员们开口闭口就是请皇上出面解决,从来没有人说过应该拿阉党的脏银去解决,这不是很奇怪吗?刚刚打倒了贪污团伙,阉党的钱呢?那还真的没有人提起,翻遍历史书,很难找到有人,拿阉党的赃银做文章的记载。至于为什么,说到这里,你脑海中可能马上会浮现出韦小宝吧?

但是真相可能比你想的更加不堪。其实呢,东林党,阉党都是官僚集团的一部分,所以基于东林党的利益,他们只是希望皇帝让阉党下台,然后让他们上台。但是绝对不希望官僚集团集体被打倒,所以上疏说起阉党的罪行时,东林党从来都是一副,”不杀不足为平民愤,不杀不足以谢天下”,慷慨激昂的忠心形象。

问题是,等到崇州皇帝真的动手,铲除阉党时,主持具体事务的东林党成员,却是一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为什么?因为大家都绑在一起。查的太清楚就难看了嘛。

所以东林党检举阉党的贪污腐败罪行时,每一件都是耸人听闻到了极点,过分的不行啊。但是,等真的打倒阉党后,却没有一个东领党成员主张追查阉党赃款,一个都没有啊。

在天启年间,为魏忠贤建造生祠,之所以成为一种风气。固然是因为大家想要讨好魏忠贤,但是更重要的原因,恐怕也是可以趁机贪污公款。毕竟,打着替九千岁建造生祠的名义,在预算列表上,必须一路开绿灯啊。谁敢追查为九千岁,锦上添花的孝心?那就是跟自己的身家性命过不去啊。

问题是,这种小则几万两银子,大则十几万两银子的建筑工程,自古以来就是摇钱树。主持工程的相关责任人,能不从中大捞特捞吗?事实上,建造生祠时的费用,大部分都被经手的官员贪污了。为魏忠贤建造生祠的人,后来他都难逃被惩罚的命运,毕竟,他们的犯罪证据,可是不动产跑不了。

但是在此过程中,贪污公款的问题,显然没有人关心的,因为打倒阉党后,大家关心的只是人事问题,要换自己上位。至于帝国财政问题,那是皇帝家的事情,就显得无关紧要了。

要知道阉党被清除出局以后的那几年,大明帝国财政危机那是越演越烈。这让大家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啊。因为魏忠贤在的时候,据说年年有大工程,据说全是贪官。但是,帝国财政系统依然能正常运转,等到崇祯皇帝上位之后,阉党被清除了,所有大工程都叫停了,换上大批优国优民的老官员,帝国的财政系统,反而一日不如一日。为什么?

阉党被清理出局后,曾经有一个监察部门的中层官员,冒着天大风险出面揭发:今天的朝廷依然各种潜规则横行啊,贪污腐败半公开了,咋没人管啊?要知道,这一切可是在万恶的阉党,被清理出去后的事。要知道,这可是发生在东林党,再度执掌大权的崇祯初年。

然后。清理阉党之后大约两年,敌人就达到了帝国都城之下,然后崇祯皇帝就崩溃了,崩溃的原因不是敌人太厉害,而是自己人的态度。那些官员们面对这种绝境,还是你推我,我推你,大家一起和稀泥,最后连个具体责任人也找不到。

每次上朝,不管皇帝怎么愤怒,下面都沉默不语啊,一副您看着办的态度。其实到此为止,崇祯皇帝就觉悟了,非黑即白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可惜的是,崇祯皇帝没有后来的雍正皇帝那种幸运,他没有几十年时间去学会如何斗争官僚集团,他的帝国已经火烧屁股,所以他就只能简单粗暴。

接下来的几年,只要文官们把工作干砸了,就是死路一条。皇帝的态度很明确,敢当官,就千万不要给我找借口,因为找借口也是白找。当然这种方式并不会奏效,所以崇祯皇帝只能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中,变得绝望。

据说崇祯在临死前说的话是:”文臣各个可杀”。这到底是谁的错?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