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关公 行鸿运 拜关公 结善缘
(资料图片)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关公崇拜的巅峰阶段。在其入关定都北京至中华民国成立的268年时间里,共历10帝,有7位皇帝对关公进行了褒封加冕。雍正,便是其中之一。
雍正,即清世宗,名爱新觉罗·胤禛,公元1722年-1735年在位。其位居皇帝虽然不长,但却是清代最为勤奋、甚有作为的皇帝,对于“康乾盛世”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决定性作用。
著名文学家、国学大师南怀瑾评价说:“清朝入关定鼎八十年后,有了一位‘文学词章’并不亚于任何一位翰林学士、‘谈禅说道’并不逊于禅门宗师的雍正皇帝。他的为政之道,使人不敢欺,亦不可欺。内肃权贵,不避亲疏。外立纲常,赫如烈日。用此守成,当然可使内外肃穆,谁敢与之抗衡。他是真实奠定了清朝的江山,付予儿孙好自经理。实在可算是历代定鼎守成帝王中的一代奇才,为历代职业皇帝中绝无仅有的一人。”
著名文化学者易中天亦言:“他刻薄是真刻薄,但不寡恩;冷酷是真冷酷,但非无情。" “雍正一朝无官不清”的说法,也许夸张了点,却是对雍正治国的公正评价。雍正无疑是一个极有个性的人,也是一个杰出的人物。他感情丰富,意志坚强,性格刚毅,目光锐利,而且奋发有为。”
雍正 · 关公
这样一位皇帝,若不礼遇关公,还真有点儿说不过去。事实是,雍正不但格外崇拜关公,而且相比于前代帝王着实有些儒雅之气。我们常说的“关夫子”,就是他加封给关公的名号。如此优雅之举,不仅把关公推到了与“孔夫子”齐名的地位,而且更重要的是突出了自己的王朝在汉人的土地上实行异族统治尚武又尊儒的治国理念。将关公推崇为文经武略之神,将国人的意识形态聚集于关公一人之身,充分体现了雍正皇帝过人的政治风范。
雍正亲自指点工匠造关公像 ,不厌其烦要求改动
在释家佛门,关公被尊为“护法伽蓝”,专门设有殿堂和神龛。如此,作为虔诚的佛教徒,雍正内心对关公的感情色彩就要浓烈一些。《清宫档案》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雍正十二年(1734年)二月初十,皇帝让宫殿监副侍李英传旨,要将景山东门内庙里供奉的“关夫子骑马像”照样制作一尊,并有严格要求:“其像要如意,法身高一尺六寸,先拨蜡样呈览,准时再造。钦此!”
造办处接旨后,丝毫不敢懈怠,选购精良石蜡,聘请塑造工匠,一番忙碌可想而知。三月初十日,照样而做的蜡像即“关夫子骑马像”一尊、关平和周仓等六神陪侍像一并呈于皇帝观览。
皇帝看后,觉得不满意,传旨:“关夫子脸像拨得不好,照圆明园佛楼供的关夫子脸像拨,其从神站像款式亦不好,着南府教习陈五指式拨像。钦此!”
十天后,造办处将修改后的蜡像再次呈上,皇帝仍觉得不满意,再次传旨:“关夫子脸像特低,仰起些来,腿甚粗,收细些,马鬃少,多添些。廖化的盔不好,另拨好样式盔。钦此!”
六天后,再次呈览,皇帝依然不满意,又传旨:“关夫子的硬带勒得甚紧,再拨松些,身背后无衣褶,做出衣褶来。鞋大镫蠢,俱收小些。膝旁放高些,持刀的从神手并上身做秀气着。钦此!”
又六天后,再次呈上,皇帝还是不称心,接着传旨:“帅旗往后些,旗上火焰不好,着收拾;马胸及马腿亦不好,亦着收拾。钦此!”又两天后,即四月初四日将改的蜡样呈上,造办处接旨:“甚好,准造。旗做绣旗。钦此!”
雍正传旨塑造“关夫子骑马像”,宫廷档案记载的着实详细。一组塑像蜡模,五次传旨,近两个月时间,无论从人物的面容、姿态、衣饰,还是马腿的粗细、马鬃的多少,都要亲自指点,不厌其烦,反复挑剔,精益求精,不仅反映出雍正皇帝对关公的崇拜程度,而且实在让人觉得雍正的性情竟这般细腻和可爱。
尤其是“照圆明园佛楼供的关夫子脸像拨” “着南府教习陈五指式拨像”,有力地反映出雍正对于雕塑艺术的审美标准。
皇家园林圆明园,被誉为“艺术的殿堂”无可厚非。佛楼上供奉的关帝,其雕塑艺术的精湛程度可以想见。南府教习,相当于皇家剧院的艺术指导,长于设计戏剧中英雄人物的动作造型。应该说,无论是圆明园里供奉的关帝的艺术造型,还是那位名叫陈五的艺术教习的身段扮相,在皇帝眼里都是塑造“关夫子骑马像”最好的创举。
雍正敬奉关公,源于自身的崇信佛法。
雍正如此严谨地制作“关夫子骑马像”,到底用于什么地方,《清宫档案》没有明确记载。按研究者的分析推断,当是为了“堂子”祭祀而作。若不然,不会如此严谨和隆重。堂子,清廷入关后所建,是皇帝祭神的重要场所。《啸亭杂录·堂子》:“国家起自辽沈,有设竿祭天之礼。又总祀社稷诸神祇于静室,名曰堂子,实与古明堂会祀群神之制相符,犹沿古礼也。既定鼎中原,建堂子于长安左门外,建祭神殿于正中,即汇祀诸神祇者。”堂子内有神殿数座,规模宏伟壮丽。其中,内神殿供奉的是释迦牟尼、观音菩萨及关帝。可以看出,关公是被尊为释家的重要神祇受到国家最高统治者的谒拜的。这一点,则正符合雍正崇信佛法又虔敬关公神灵的性格。
命造办处制造“关夫子骑马像”用于堂子祭祀,是雍正皇帝驾崩前一年的事儿。但这并不是他已经当了十多个年头的皇帝才把目光投向关公,也不是作为一代帝王一时的性情冲动使然。其实,早在其继位的第三个年头,就把尊奉关公作为了一项重要政务。
▲《甄嬛传》中陈建斌版雍正
具体表现是:“三年(1725年),追封关羽曾祖为‘光昭公’,祖为‘裕昌公’,考为‘诚忠公’,造神碑供奉后殿,于每年春二仲月上戊日致祭。并加关羽为‘山西夫子’。” 不但褒封关公本人为“山西夫子”,并且还把目光投向关公的祖辈,同时授河南洛阳关氏后裔为“世袭五经博士”。一年后,又授山西解州关氏后裔世袭五经博士。再六年后,又授湖北当阳关氏后裔“世袭五经博士”。另有文献记载,雍正时期“自通都大邑下至山陬海筮村墟穷僻之壤,其人自负臣贤士仰德崇义之徒,下至愚夫愚妇儿童走卒之微贱,所在崇饰庙貌,奔走祈禳,敬思瞻依,凛然若有所见”,淋漓尽致的反映了“天下关帝庙,奚啻万余处”的景象。
由是可以看出,雍正皇帝崇敬关公几乎贯穿其十余年的统治期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加封关公为“关夫子”,追封关公祖辈及后裔公爵,在中国历史上是开先河的创举。在一定意义上,不仅留给了后世很好的评价,也对关公崇拜走向巅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