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秦廷征发闾左贫民屯戍渔阳,陈胜、吴广作为屯长带领900余名戍卒前往渔阳,途径蕲县大泽乡时遭遇暴雨,耽误了行程。眼见要误了到达渔阳规定的期限,按律要被杀头,横竖都是一死,陈胜、吴广便领导戍卒杀死了押解的军官,发动兵变。起义军推举陈胜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随后连克大泽乡和蕲县,最后在陈县建立张楚政权。史称大泽乡起义,又叫陈胜吴广起义。这次起义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那么问题来了,先秦的夏商周三朝有长达两千年的历史,难道那时没有农民起义吗?

要了解这个问题,就得先了解先秦之前的政治制度。秦以前的夏、商、周三朝是奴隶制王朝,生产关系是以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完全占有奴隶为基础的;秦至清的历代王朝是封建王朝,生产关系是建立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地主对农民进行剥削基础上的物质资料的占有方式。那么夏商周三朝有农民吗?当然也有,只是与后来封建社会的农民不一样。

夏、商、周三朝与后世的大一统王朝不同,它们更像是一个松散的国家联盟,王朝的君主类似于盟主。比如周朝实行的就是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六等,其中天子、诸侯、卿、士大夫属于奴隶主,农民虽不是奴隶主,但也拥有一定人权,地位高于奴隶。天子将土地分给诸侯,诸侯再将土地分给卿大夫,卿大夫再将土地分封给士。这些奴隶主可以选择将土地租给农民耕种,自己收取赋税,也可以选择让自己的奴隶耕种,获取所有的收成。可见在夏商周三朝农民的地位其实不算低,要高于社会底层的奴隶阶级。

周朝的土地制度是井田制,是将可耕种的田地分隔成方块,形状似“井”,共九块,中间一块属于周天子,是公田,其余八块分给奴隶主贵族,再由奴隶主贵族租给农民或直接让奴隶耕种。农民和奴隶不仅要耕种奴隶主贵族的私田,还要耕种周天子的公田,受到双重压迫。但随着周朝王室衰弱,农民不满被天子盘剥,公田耕种积极性下降,井田制逐渐崩溃。可见在夏商周三朝农民也是会受到剥削的,那么他们为什么不反抗起义呢?

首先是因为农民形不成规模,无法起义。陈胜吴广起义时天下苦秦久矣,因此一呼百应。但秦以前农民是依附于奴隶主贵族的,一个国家有无数的奴隶主贵族,农民也就被分为了一个个小团体。可能这个奴隶主的农民遭到压迫,但另一个奴隶主的农民过得很好,这种情况下小规模的农民自然无法起义。

其次先秦时期等级森严,农民阶级固化,无法改变。秦以前属于贵族社会,贵族世代都是贵族,农民世代都是农民,根本没有提升阶级的通道。既然无法改变身份,那即使起义也是徒劳无功的。不过先秦时期有过奴隶起义,毕竟奴隶要比农民受到更严重的压迫,最典型的就是公元前841年发生在西周都城镐京的国人暴动,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奴大起义。

秦国商鞅变法后农民可以通过上战场立军功改变阶级,给百姓灌输了阶级能够被改变的思想。而陈胜吴广起义时针对阶级问题就提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对于一直受到统治者压迫的农民来说,这句话最合适不过。

其实说白了就是秦以后的阶级划分变了,在先秦时期社会最底层的阶级是奴隶,农民身份高于奴隶,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大部分人不会想着去改变现状。秦朝开始进入封建社会,农民阶级成了社会最底层的阶级,如果地主阶级为了利益对农民的剥削压迫日益严重,在这种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平衡的情况下,便会激起农民的反抗,出现农民起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