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写了一篇关于三国时期曹魏政权开创者、魏武帝曹操及其子女在婚姻方面的文章。​

三国八卦,不在乎自己老婆身份的曹操,却为儿女的另一半操碎了心


【资料图】

从中能总结出曹操对于联姻的一种态度。

在他为子女选择联姻对象时,可以选张绣、张鲁这样的降将,也可以选江东孙氏家族这样的对手,却极少选择身边关系比较亲密的创业元老和近臣,也极少选择士族。

曹操的子女中,跟近臣或士族联姻的,主要也就是二子二女,一个女儿嫁给了夏侯惇的儿子,一个女儿嫁给了荀彧的儿子,一个儿子曹丕娶了无极甄氏之女,一个儿子曹植娶了崔琰的侄女。

相比起曹操生下的总数超过三十个,能成年的也有近二十个的子女数量来说,太稀少了。

不仅仅是曹操,到了曹魏正式建国后,曹丕、曹叡等魏国皇帝们,也秉承着不与近臣跟士族联姻的态度。

两位皇帝的后宫中,近臣和士族出身的女子极少,如曹丕没当上曹操的继承人之前还娶了甄氏,当上皇帝之后,后宫中增加的女人就摒弃了近臣和士族家中的女子。

司马懿号称曹丕“四友”之一,跟曹丕关系那么亲近,曹丕也没想过跟他联姻,然后,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最早是娶了个夏侯家的女儿夏侯徽,勉强能跟曹家攀上点亲戚关系。

这其实是个稀罕事。

蜀汉和东吴对待跟创业元老及近臣联姻的态度就跟曹魏截然不同。

如​刘禅连娶两个正妻都是张飞的老婆,给太子刘璿选的太子妃是费祎的女儿,刘禅有三个女儿,一个嫁给了诸葛亮的儿子,一个嫁给了关羽的孙子,一个嫁给了费祎的儿子。

再如孙权,自己的后宫中有步骘家族的女儿,给第一个太子孙登选的太子妃是周瑜的女儿,给第二个太子孙和选的正妻是诸葛瑾的外孙女,长女先嫁给了周瑜的儿子,后来夫死改嫁,也是嫁给了全琮。

以三国时期的政治生态及社会大环境来说,蜀汉和东吴的两位君主的态度才是正常操作。

为何曹魏的君主们偏偏要特立独行、与众不同?在婚姻问题上跟近臣和士族保持着刻意的距离?

第一:曹家恐怕有跟后世唐朝李氏皇族开国之初一样的困惑

唐朝贞观时期,唐太宗李世民最喜欢跟近臣和五姓大族联姻,巴不得所有的儿女都跟他们联姻,拉近他们跟皇族的距离。

李世民身边的近臣对此的态度是积极的,基本上只要李世民提出来嫁女,他们就会贡献出一个儿子来联姻。

但五姓大族对此的态度就很微妙了,他们不太愿意跟李氏皇族联姻,不太看得起李家,他们认为李家的血脉不纯。

三国时期的士族们看曹家的眼光,估计也是这样,原因就一个,曹操的父亲是过继给了宦官曹腾当儿子,曹魏建国后,曹腾还被追封为“高皇帝”

简单来说,曹魏皇族名义上全是一个宦官的后代,或许,对于自视甚高的士族们来说,曹家即使成了皇族,也不够资格跟他们联姻,就像后世唐初五姓大族看李氏皇族的眼光一样。

第二:曹魏的几任掌舵人有意跟近臣和士族在婚姻方面拉开距离

曹操本人就不太喜欢侍奉自己的女子跟近臣和士族有关系,他的原配丁夫人跟他离婚后,他甚至愿意把卞夫人(曹丕、曹植生母)这样的乐女出身的妾扶正当正妻,也没有想过重新跟大族联姻。

曹丕、曹叡这些较有作为,也掌握着曹魏政治、军事权力的皇帝,大概也都继承了曹操的行为和想法。

原因或许跟东汉末年时,汉朝的政治乱局有关。

三国时期,世人在批评东汉末的弊端时,绕不过两个群体,一个是宦官,一个是外戚。

正是因为汉灵帝死后,掌权的外戚、大将军何进跟宦官集团“十常侍”之间的权力争斗,导致了“十常侍之乱”和董卓入京。

东汉皇权的彻底衰败及后面的天下大乱都由此而起。

曹操当时是皇家军队“西园八校尉”之一的典军校尉,身在京师,他是所有事件的亲历者,亲眼目睹了外戚和宦官们的争斗导致出来的乱局。

后来,曹操在创立基业的过程中,也受到了如汉献帝的妻子伏皇后之父伏完、妃嫔董贵人之父董承这样的外戚的敌视和攻击。

董承还联合汉献帝搞出个“衣带诏”,忽悠了一大堆人来帮助反抗曹操,其中还包括刘备这样的牛人。

这些外戚们闹起事来,很多人因为他们跟皇帝亲近的身份,一定程度上能代表皇帝,而愿意相信和追随。

这些都是曹操一路走来的亲身经历,他通过这些经历明白了,外戚用得好是一把利剑,但要是失控了,就是一场灾难。

特别是当外戚的家族有一定声望和势力时,对君主的危害大概是大于好处的,比如霍光、王莽。

因此,曹操对扶持外戚是持谨慎态度的,虽然他通过把三个女儿嫁给汉献帝让自己也变成了外戚。

曹操不太愿意跟近臣及士族联姻,避免他们成了外戚家族,再叠加上本身拥有的声望和权势,对君主的权力造成影响。

曹操的经验肯定会传授给儿孙,曹丕成立魏国后,借着曹操的经验,以及吸取东汉灭亡的教训,对宦官和外戚是排斥的,外戚不能没有,但不会让天子近臣和有权势的士族成为外戚。

曹魏立国后,没有宦官能参与朝政,也没有外戚能深度干涉朝政,就是曹家几代人打下的基础。

第三:结束语

以上是我分析的三国时期曹魏皇权不愿意跟近臣和士族联姻的原因。

这种政治行为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前面讲了,没有强力的外戚干涉朝政,不用担心外戚会对皇权有危害,还能获得士族们的好评。

坏处是,在东汉时,宦官和外戚是皇帝和百官、士族之间的缓冲剂,没有这两个群体,当皇权跟百官、士族起了冲突时,皇权就只能拉起袖子赤膊上阵了。

以上分析均为个人见解,或有错漏,欢迎读者在评论区留言探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