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年,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李严得知此事,痛哭流涕,担心再也没人会起用自己,郁郁而终。李严私心重,目光短浅,以致落得如此狼狈。
李严,蜀汉名臣,地位仅次于诸葛亮,是刘备的托孤大臣之一。可惜,李严目光短浅,私心太重,人际关系不好,栽了跟头。
(相关资料图)
起初,李严在刘表麾下效力,治理地方很有一套,得到上司肯定。208年,曹操南下夺取荆州,李严投奔巴蜀,得到刘璋认可。
效力刘表、刘璋,李严都是以“治理地方”闻名天下,是实干派。后来,李严投奔刘备,还是搞地方工作,干老本行。
213年,刘备、刘璋翻脸,大动干戈。刘璋派李严去绵竹抗敌,李严“审时度势,识时务者为俊杰”,立刻投降刘备。
李严有能耐,刘备很喜欢他,授予他犍为太守、兴业将军,与诸葛亮、法正、伊籍、刘巴一起制定《蜀科》,作为治理四川的依据。
四川平定后,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地方盗贼纷纷而起,内部并不稳定。此时,李严在地方负责“剿匪”,平定高胜、高定、马秦叛乱,四川得以安定。
222年,刘备讨伐东吴失败,数万大军殒命夷陵,元气大伤。刘备退守白帝城,旋即让李严前来,授予他尚书令职务,接替病逝的刘巴。
223年,刘备奄奄一息,下令诸葛亮、李严为托孤大臣,辅佐刘禅。其中,诸葛亮坐镇成都,掌管政务;李严留守白帝城,主管内外军事。
名义上,李严是第二把手,还能掌握大军,但还是诸葛亮说了算。诸葛亮的威望、能力,都不是李严可以比得了,李严也知道这一点。
李严名义上可以“都督内外军事”,实则戏份不多。诸葛亮一手包办政务、军务,李严没有机会插手,心中有所不满,却不敢直接摊牌。
诸葛亮征讨南中,“七擒孟获”,也没见李严发挥什么作用。诸葛亮北伐,李严也只是负责粮草押送,当诸葛亮的“后勤主管”而已。
堂堂第二把手,居然被冷落了,李严很不服气,居然给诸葛亮使绊子,阻挠北伐。李严目光短浅、私心太重,终究要付出代价。
刘备死后,“三国鼎立,益州疲惫,此乃危急存亡之秋”。如果不思进取,安于现状,蜀汉迟早要被曹魏干掉,还谈什么恢复汉室。
以攻为守,上下齐心协力,时刻保持紧张状态,蜀汉还有机会翻身。为此,诸葛亮必须要北伐,打着“兴复汉室”旗帜,为蜀汉找到生存下来的资本。
李严治理地方还行,如何保存蜀汉,并“兴复汉室”此等高难度的工作,就不是李严可以胜任得了。
李严只想呆在四川这“一亩三分地”,安安稳稳过小日子,并尽量为自己捞取功名,这就不可避免地与诸葛亮产生冲突。
227年,诸葛亮筹划北伐,想调李严来汉中干活,让他协助自己。李严推脱不去,还想从益州分出五个郡成立巴州,让自己当刺史,被诸葛亮拒绝。
此计不成,李严又想出昏招,他建议诸葛亮称王、加九锡。诸葛亮、李严都是辅政大臣,如果诸葛亮称王、加九锡,李严也能得到升迁,如意算盘打得不错。
称王、加九锡,什么意思呢?当时而言,就是称帝的前奏,曹丕就是这么干的。李严也许没有建议诸葛亮称帝的意思,但诸葛亮不能容忍。
称王、加九锡,只会让四川动乱,还违背自己的政治理念,诸葛亮不会这么做。但是,为了内部稳定,诸葛亮婉拒李严,并没有骂他。
230年,曹真兵分三路南征。诸葛亮上表刘禅,授予李严骠骑将军,并让他的儿子李丰镇守江州。李严心满意足,这才进入汉中,抵御曹真。
231年,诸葛亮北伐中原,在卤城之战中击败司马懿,还割了他们的麦子。司马懿打不过诸葛亮,龟缩不出,坚守城池。
诸葛亮本想继续扩大战果,谁知负责押送粮食的李严使绊子。李严书信诸葛亮:“天降大雨,道路泥泞,粮食运不过来。”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粮食,诸葛亮也没办法,只好撤兵。诸葛亮还没到汉中,李严故意大惊:“粮食充足,为何撤兵呢?”
接着,李严又上书刘禅,为诸葛亮开脱:“丞相撤兵,是想诱敌深入,一战定乾坤。”着实有意思了。
李严阻挠北伐,诸葛亮很生气,把李严前后写的书信送到刘禅面前。李严无话可说,理屈词穷,只好磕头认错。
诸葛亮上奏刘禅:“李严目光短浅,只顾着小家庭,故意阻挠北伐。如果任由事情发展,则国家必然灭亡。”如此,李严被贬为庶人,流放梓潼郡。
李严被贬谪,儿子李丰得到重用,官至朱提太守,专门为诸葛亮筹集粮草。如此,李严认为诸葛亮一定会重新起用自己,便苦苦等待。
234年,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李严得知噩耗,痛哭流涕。诸葛亮病逝,再也没人会重用自己,李严对前途绝望了,郁郁而终。
诸葛亮病逝后,蒋琬接替其职位,李严更加没戏。李严资历太高,蒋琬若是让他回来,岂不是要自己挪窝吗?李严看不到希望,内心太压抑,去跟诸葛亮报道了。
其实,李严可以大度点,快快乐乐地活着,不要老想着恢复原职。因为,这只是李严的一厢情愿罢了,诸葛亮压根就没让他再次出山的意思。
诸葛亮看来,蒋琬、费祎、董允、姜维都可以接班,负责蜀汉军国政务,辅佐刘禅。至于李严,压根就没机会,因为他不符合需要。
李严目光短浅,私心太重,只想过着安稳的日子,与诸葛亮“兴复汉室”的理念冲突。当时的环境下,偏安西南,就是苟且偷安,蜀汉灭亡更快。
参考书目:《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