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季风
北塞调马往二万,益以索伦之劲兵。
(资料图片)
其名乃曰贝多尔,索伦侍卫中英楚。
上面这两句诗都来自中国历史上诗作最多的乾隆,虽然诗的质量真不咋地。他也许因循守旧,但作为统治大清帝国的君主,乾隆的眼界和能力还是有的,一般人还真入不了他的眼。
在他诗中多次出现的索伦人,对于满清确实举足轻重。他们在清代中期取代满蒙八旗,成为清帝国旗下最强悍的战力担当,其成败兴衰也折射了清王朝从辉煌顶峰逐渐衰落的历史轨迹。
全副武装的清军士兵
准确来说,索伦并不是一个民族,而是一个区域内所有民族的统称。明末清初,居于今黑龙江地区的土著居民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族,被统称索伦部。
当年的黑龙江地区可不是现在的北大仓,而是充满原始气息的地方。《黑龙江志》这样描述黑龙江:外兴安岭拱于北,内星安林布于中,松花江横于前,黑龙江、额尔古纳河费雷左右,居高临下,天然形胜,而一山一水平衍,皆成半环式,实为地理一奇观……
黑龙江上游,以黑龙江为主干,曲折环绕千余里,支流河岔分出,大小兴安岭绵延数千里,峰峦林立,沟谷纵横。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山间、丘陇有着旺盛的草木,茂密的森林,十分有利于野生动物的生存繁衍。得天独厚的环境,成为索伦最好的“苑囿”,他们世代以“采捕打牲为业”,以“捕猎为生”,在大小兴安岭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
准噶尔重骑兵,满清从康熙到乾隆年间最大的对手
因为这种生活,他们需要长期在山林中奔跑跳跃,时不时还要和老虎、野猪、黑熊这些猛兽亲密接触,从而造就了他们坚毅的性格和强健的体魄。这种生活还给他们带来一项意想不到的馈赠,因为需要长时间在马背上追逐、射猎,练就了精湛的骑术和箭法,甚至连号称马背上民族的蒙古和满洲八旗都要自愧不如。故而清代索伦人因骑射技术高超、艰苦耐战而“雄于诸部”。
不过这些技能在早期并没有带来什么收益,更多的是灾难。这些灾难来自于与他们长期的邻居女真人,准确说是建州女真及后来的满人。
清朝初年版图
天命元年(1616年),刚建立政权的努尔哈赤就派大军征服黑龙江地区的萨哈连部,即后来的萨哈尔察部,也就是天聪八年(1634年)后《清实录》中开始出现的索伦部落。这次战争的具体日期不详,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索伦部落在建州部眼中属于那种能被轻易拿捏的软柿子,否则难以解释在萨尔浒这种决定生死存亡的战争当年就挑起另外一场战争。
结果皇太极作为后晋的第二任大汗,对于包括索伦部在内的东北诸多未归附的族群采取“征抚并用,以抚为主”的政策。同时把东海女真人及索伦部落都冠以满洲之名。
天聪八年(1635年),皇太极命管步兵梅勒章京霸奇兰、甲喇章京萨木什喀,往征黑龙江地方并且谕之曰:“俘获之人,须善言抚慰,饮食甘苦,一体共之。则人无疑畏,归附必众。且此地人民,语音与我国同,携之而来,皆可以为我用。攻略时,宜语之曰:‘尔之先世,本皆我一国之人,载籍甚明’”。
皇太极
实际上这些话语,不论当时还是现在都纯属扯淡。黑龙江地方土著众多,就语言而言也并非相同。
皇太极之所以这样讲,目的在于把他们拉拢到满洲政权的周围,以利用“野人女真”和索伦部落人民的骁勇来增强自己的军事力量。这与清军两次入侵朝鲜半岛,迫降李朝,以及数次入关掳掠一样,都是为了掠夺人口,从而增强军事、经济实力。这个时期,索伦诸部对于满清的意义更多是充当财富和兵力的来源,并没有成建制的使用索伦兵的记录。
原因也简单,此时的八旗兵刚刚从白山黑水中走出来,还保留着渔猎时期生活锻炼出的韧性与体魄,战斗力强悍。对于八旗的各级将佐、士兵来说,不需要任何人来分他们的功劳。
八旗兵
随着满清与农民军、明军的战争不断进行,八旗承受着极大的伤亡(与其有限的人口相比,伤亡惊人)。旗人在北京周围已经圈占大量旗田,很多人摇身一变成为地主。基层的旗人也有一份固定的俸禄,再加上世代为兵的规定,每一个旗人男丁出生就基本可以预定一份口粮了。驻防各地的八旗也有各种发财手段。这样八旗兵多无战意,战力断崖式下滑。属于索伦兵的时代来了。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春,清政府在重创准噶尔,迫降台湾郑氏家族后,开始集中兵力对付入侵黑龙江流域的沙俄势力。康熙帝派遣都统、一等公彭春和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率八旗兵三千人发起第一次雅克萨战役。其中就有五百名来自当地的索伦兵参战,为清军一举收复雅克萨城做出了贡献。
现代油画中的雅克萨之战
战后,清政府在索伦部聚居之地修筑墨尔根城,从当地索伦人中挑选600名充当驻防八旗兵。此外,还派盛京将军安珠瑚为索伦总管,“教索伦、达斡尔屯田耕种,积谷以充军饷”,进行屯田。
第二年,墨尔根索伦、达斡尔官兵耕田1660垧,“田谷大获”。新增的索伦兵源因为在恶劣的环境中起来,故而骁勇善战,还熟悉当地的气候、风土人情。而他们屯田获得粮食则保障第二次雅克萨战役中清军的粮草供应,为取得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战之后百余年间,索伦兵一直在清军中扮演救火队的角色。每逢重大战役,索伦八旗兵都奉调出征。康熙末年的“驱准保藏”之役,清政府调遣黑龙江索伦、打虎儿兵500名出征。雍正朝征准噶尔之役,出征的索伦八旗兵增至2000名,在转败为胜的光显寺战役中,“索伦精骑万箭齐发,杀数千人。虏大崩,宵遁”,为清军获胜起到了重要作用。
清军与准噶尔汗国军队交战
清王朝前线领兵将领往往在作战时十分倚重八旗索伦官兵,据黑龙江副都统黑雅图奏称:“打牲索伦等处兵丁,人甚壮健,枪箭敏捷,惯走山林,颇耐劳苦……性好饮酒,不知礼节,约束稍觉费心。若能服其心,临战甚属得力。且伊等行路,甚属简便,旷野之地,插木为栅,随便即可栖止。”他的这一段话,极为形象地概括了索伦八旗兵强悍的野外作战能力。
乾隆年间,索伦兵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从湿热多雨的缅甸丛林,到高耸入云的青藏高原,再到西北的大漠戈壁,到处都有索伦兵征战的身影。以至于清军中很多将领形成了心理依赖,索伦兵不到甚至会拒绝出战。
乾隆帝
以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廓尔喀(今尼泊尔)第二次入侵西藏为例。为了反击廓尔喀的入侵,清朝从全国各地调集兵力一万三千多人,其中多数是靠近西藏的四川金川兵,还有青海等地的满州、蒙古八旗兵、西藏当地驻兵。
奉命参战的黑龙江索伦兵仅为1000名.不到十分之一,却是清军绝对的主力。从东北最边缘的的黑龙江出发,艰难跋涉半年到达拉萨,没怎么休整就投入战斗,一路过关斩将,让号称勇猛的廓尔喀人吃尽了苦头。
廓尔喀弯刀
济咙之战,廓尔喀军主力几乎被全歼,被迫退回本土。清军则翻越喜马拉雅山,继续追击。出国作战的五千清军几经苦战,直逼廓尔喀首都加德满都。廓尔喀倾尽全力,集中全国兵力死守,借助地形优势才阻挡住清军。廓尔喀国王被迫求和,从此成为清朝藩属国,直到清末。
除了征战外,索伦人也被大量征调到边陲要地驻防。现在新疆地区的锡伯人就是当年奉命驻防边疆的索伦兵后裔。
长期的征战也给黑龙江境内的索伦各部带来了灾难。清朝为了让索伦人避免像八旗那样丧失战斗力,限制他们转向定居生活,发展农业更是不被允许的。索伦人更是被要求抽出一年中相当多的时间训练骑射等武艺,正常捕猎都受到影响。结果造成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滞后。
更可怕的是人口的损失,因为长期被征调参战、戍边,索伦各部的人口在满清统治时期不仅没有增长,反而呈现萎缩趋势。这不仅仅是一部分表现优异的索伦兵加入八旗,逐渐融入满族,更因为战争带来的伤害。因为被征发参战、戍边的的都是各部落身体素质好的勇士,很多人往往一去不返。
长期下来,剩下的都是身体素质较差的人,这对于族群的繁衍生息极为不利。甚至一度出现整个部落一段时间内没有孩子的情况。结果是直到现在,作为曾经索伦人的组成部分鄂伦春、鄂温克、锡伯、达斡尔,在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相对较少。
到了近代,随着火器普及,索伦人引以为傲的骑射被现代化的枪炮所取代,他们才回归原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