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年,成济爬上屋顶,痛骂司马昭:“你为何如此忘恩负义,过河拆桥。”士兵弓箭齐射,成济、成倅殒命,司马昭成为赢家。


(资料图片)

成济,太子舍人,司马昭亲信,却成为杀害皇帝曹髦的替罪羊,被贾充坑死了。

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铲除曹爽集团,掌握大权。经过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的努力,曹魏江山走到了尽头。

曹髦,曹丕的孙子,年少有为,志向远大,以夏朝少康为偶像,立志重振魏国。少康,夏朝帝王,铲除权臣,重建王朝。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曹髦不愿意屈辱地活着,不想在“禅让”典礼上成为笑柄,宁可高贵赴死,与司马昭决一死战。

260年,曹髦率数百宫中卫士,准备突袭司马昭。可惜,王沈告密,出卖了皇上,让司马昭有了准备。

曹髦亲自拼杀,手持长剑,司马昭派来抵挡的司马伷一触即溃,士兵纷纷退缩。皇帝亲自上阵,气场强大,故而士兵不敢打。

贾充率兵来拦截,与皇帝拼杀,士兵也没作战积极性,不断后撤。一旦突破贾充这关,曹髦就能杀入司马昭府上,结果大不一样。

局势万分危急,成济犯了错误,他问贾充:“局势很糟糕,情况危险,应该怎么办?”

贾充是司马昭死党,且为人有心计,便说:“主公养你们这么久,就是为了今天,还犹豫什么呢?”

成济不再犹豫,拿着长矛上阵,直接将曹髦穿透,兵刃从背后穿出来。史载:“济即前刺帝,刃出于背。”

听说曹髦被杀,司马昭很高兴,但样子还是要做,把戏演好。司马昭跪地痛哭,“昭闻之,大惊,自投于地。”直言有罪。

司马昭想当皇帝,连路人都知道,但曹髦不会轻易屈服,问题比较棘手。此时,成济这个“二愣子”干掉了曹髦,无异于解决了司马昭的心头之患。

但是,曹髦毕竟是皇帝,且南北朝之前,即便君王失去江山,也可以得到优待。所谓“灭国而不绝其祀”,就是这意思。

曹髦被杀,司马昭担不起这个责任,不想沦为罪人,背负骂名。如此,杀害皇帝的替罪羊必须得有,成济、成倅兄弟难逃一劫。

成济直接杀了曹髦,士兵们都看见,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大家都不愿意上去,成济自己没脑子,自然难逃一死了。

司马衷找替罪羊,派兵包围成家。成济、成倅兄弟不服,光着膀子爬上屋顶,痛骂司马衷忘恩负义,过河拆桥,被乱箭射死。

《魏氏春秋》记载:“成济兄弟不即伏罪,袒而升屋,丑言悖慢,自下射之,乃殪。”

成济、成倅殒命,他们的家人结局如何呢?史料记载有出入,有些说被夷灭三族,有些说司马昭没有把事情做绝,不一而论。

《晋书荀勖传》记载:“今成倅刑止其身,佑乃族诛,恐义士私议。乃免佑为庶人。”成家人没有被杀光。

《晋书文帝纪》记载:“济干国乱纪,罪不容诛,辄收济家属,付廷尉。太后从之,夷济三族。”

同样是《晋书》,对同一件事的说法都不一样,着实有意思。不过,成济、成倅当替罪羊则毫无疑问。

成济、成倅都拥戴司马昭,却落得如此下场,也是可悲。但是,就当时局势而言,无论成济怎么做,都难逃一死。在此,我们可以模拟3种情景。

第一种:成济上去与皇帝格斗,假装打不赢,被刺伤,跑回来,让贾充看着办。曹髦武力值一般,成济居然输了,司马昭肯定不相信,怀疑他耍小聪明,也会杀了他。

第二种:成济倒戈,拥戴曹髦,杀死贾充,然后跟着皇帝一起杀入府上,处死司马昭。

问题是,司马昭羽翼丰满,即便此举成功,也只是提前上演“孝庄帝刺死尔朱荣”的故事罢了。

没有司马昭,司马家族也能武力对抗,曹髦没有直属武装,一样战败,成济也活不了。

第三种:打伤曹髦,将其俘虏,送给司马昭处理。从难度上看,成济可以做到,但司马昭也会杀了他。打伤、俘虏皇帝,也属于“犯驾”,罪不容诛。

可以说,成济难逃一死,无论他怎么做都不行,司马昭都会杀了他。司马家族夺取曹魏江山的路上,成济只是一块垫脚石而已。

杀害曹髦,成济是直接操刀者,贾充是怂恿者,司马昭则是幕后玩家。结果,成济沦为替罪羊,司马昭、贾充则“逍遥法外”,成为赢家。

尚书左仆射陈泰不服,认为至少应该处死贾充才能向天下谢罪。司马昭舍不得,贾充对他而言太重要了,殊不知就是贾充的女儿坑惨了晋朝。

265年,司马昭病逝,司马炎接班,顺利取代曹魏,建立晋朝,是为晋武帝。司马炎继位后,为了感谢贾充,与他结为儿女亲家。

太子司马衷(晋惠帝),迎娶贾充女儿贾南风,这是晋朝的不幸,也是华夏的悲哀。

290年,司马炎病逝,司马衷继位,贾南风专权,成为“八王之乱”的重要原因之一。

“八王之乱”时,游牧骑兵纷纷南下,中原乱成一锅粥,生灵涂炭。317年,西晋灭亡,司马家族也是损失惨重。

参考书目:《晋书》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