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田问舍”是人们经常使用的成语典故。这个成语典故的本义是指多方买地置屋,后来形容一个人视野狭窄、格局不大,只知道谋求个人私利,没有远大的志向。这则成语典故诞生于东汉末年,同今天江苏省涟水县诞生的一位历史名人——陈登有着密切的联系。
东汉末年,下邳郡淮浦县有一名门望族——陈氏家族。淮浦县就在今天的涟水县西面。淮浦县陈氏家族由陈球起家,担任过朝廷三公之一的太尉,陈球有两个儿子,长子陈瑀,当过吴郡太守;次子陈琮,当过汝阴太守。还有个侄儿陈珪,当过沛相;陈珪的大儿子陈登,当过广陵太守,加伏波将军;陈登的儿子陈肃,魏文帝时授职郎中。
陈登(约164-201),字元龙,少有扶世济民之志,学通古今,处身循礼,非法不行。性兼文武,有雄姿异略。他在就任广陵太守后,移治于射阳县(治今江苏宝应射阳湖镇)。他明赏罚,重威治,重振吏治,还注重地方武装的培育,成功筹划一支精兵策应曹操,转为己用。同时,陈登很注意安抚民众,发展生产,百姓深服陈登之治政,对他既敬畏又拥戴,在当地树立起崇高的威望。
(资料图)
陈登和蜀汉的缔造者刘备关系曾非比寻常。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之际,陈登的父亲陈珪在割据徐州(范围约为今江苏长江以北、安徽东北部、山东东南部)陶谦手下当幕僚,陈登则在陶谦手下当了典农校尉,这时候刘备也在陶谦手下做事。陶谦临终前,要把徐州牧让给刘备,刘备怕人不服,不愿意接受陶谦的委托时,是陈登站出来劝说刘备主掌徐州大局。在徐州被吕布夺走后,陈登又假装投降,继续在徐州城里做刘备的内应,后面又帮助刘备拿回了徐州,刘备第二次丢了徐州后,眼看着大势已去,只好放弃刘备选择了曹操。
这刘备丢了徐州,投奔河北袁绍,看到袁绍和曹操决战官渡,袁绍也不容他,刘备又往南投奔割据荆州(范围约今湖北、湖南和河南西南部)的刘表。寄人篱下的刘备见刘表老气横秋,胸无大志,自己常郁郁寡欢,到处拜访贤士,积蓄力量。
有一回,刘备和刘表、许汜一起喝酒,品论天下英才。许汜是襄阳人,曾经是曹操手下官员,后与陈宫等人拥立吕布为兖州(范围约今山东西部、河南东北部)牧,吕布在徐州被曹操攻灭后他逃回荆州。两人便又聊起了都曾经打过交道的陈登。
许汜看不起陈登,说:“陈登不过是一个江湖豪杰,一身骄狂之气。”
刘备深知陈登,所以先反问刘表:“许汜的话对吗?”
刘表是大名士,说得很有艺术:“如果我回答错,许先生是个好人,不该说错;如果我说对,陈登又名满天下。”
刘备问许汜:“你说陈登傲慢,举个例子?”
许汜说:“当年吕布败亡我逃到徐州下邳投奔陈登的时候,他勉强见我却不理我,自己在床上躺着,还让我就躺在床下。”
刘备说:“这事陈登跟我说过。你当年素有国士之风,现在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失所,陈登希望您忧国忘家,有匡扶汉室之志。可是您一见面就提出田宅屋舍的要求,言谈也没有什么新意,这当然是陈登所讨厌的,他又怎么会搭理你?如果当时是我,我就睡在百尺高楼上,让你睡地板下,远远地躲开你,岂止一个床上、一个床下那么近!”
刘表听后大笑。
刘备回忆同陈登的过往,深情地说:“象陈登这样文武兼备、胆志超群的俊杰,只能在古代寻求,当今芸芸众生,恐怕很难有人及其项背了。”
这一段记载出自《三国志》中的《陈登传》,原文如下:
后许汜与刘备并在荆州牧刘表坐,表与备共论天下人,汜曰:“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备谓表曰:“许君论是非?”表曰:“欲言非,此君为善士,不宜虚言;欲言是,元龙名重天下。”备问汜:“君言豪,宁有事邪?”汜曰:“昔遭乱过下邳,见元龙。元龙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备曰:“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於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表大笑。备因言曰:“若元龙文武胆志,当求之於古耳,造次难得比也。”
刘备与陈登英雄相惜,陈登曾评价刘备为雄姿英发、有王霸之略。刘备对许汜这样先叛曹操,后拥吕布,然后投奔陈登,现在又混到刘表手下的谋士一顿奚落,也表明了陈登和他一样,对许汜这样天下倾覆而家国危难之际依然只汲汲于“求田问舍”以求自身富贵的人的不容忍。
后世就将“求田问舍”作为带有贬义的成语来使用,讽刺那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和不顾他人安危而只热衷自己功名利禄的人,如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在今天南京城所作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感叹南宋朝廷的当政者胸无大志,苟延于偏安一隅,云:“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这则成语告诉人们,做人做事要从事物的大局出发去看待事情,如果只看重眼前的利益,那么会失去得更多,至今依然有鲜活的现实意义。罗志
【33】
【汉语中有52万个词语,我们常用的有一两万,而其中源自江苏的占有相当大比重。从一个一个我们熟悉的词语出发,寻根溯源,可以抵达词语背后的江苏历史,唤醒沉睡已久的文化记忆。扬子晚报联合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在紫牛新闻App“微史记”频道、“方志江苏”微信公众号、扬子晚报上,共同开辟“典说江苏”专栏,深入挖掘那些沉睡的江苏文化,唤醒人们的乡土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