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如何赢得了天下:1、气量大。2、能容人。3、不胡乱杀人。

刘邦进入咸阳后,秋毫无犯将秦朝的宫廷重地及财宝物资府库予以保护或封存,将十万大军撤驻城外霸上。为了取得民心,刘邦把关中各县父老、豪杰召集起来,郑重地向他们宣布道:“秦朝的严刑苛法,把众位害苦了。如今我和众位约定,不论是谁,都要遵守三条法律。这三条是:杀人者要处死,伤人者要抵罪,盗窃者也要判罪。除此之外,秦朝的严刑峻法均可全部废除。各级官吏都各自按原任职务坚守岗位,执行公务。”父老、豪杰们对此都表示拥护。接下来,刘邦又派出大批人员,到各县各乡去宣传约法三章,使约法三章家喻户晓。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三秦之地的老百姓们十分高兴,纷纷送牛羊酒食慰问刘邦的军队将士,刘邦一再推辞不肯收下,说:“仓库里粮食很多,士兵们并没有挨饿,我不想再给父老乡亲们添麻烦,让大家破费财物了!”当地的老百姓们听到刘邦这番体贴人心的话,更加欢喜地宣传:“如果沛公能留在关东,我们老百姓就有好日子过了。”唯恐刘邦不在三秦大地为王。而所有的秦廷官吏和以前一样,平安无事,也都很高兴。

由于坚决执行约法三章,刘邦得到了百姓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最后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

朱元璋如何赢得天下:1、胸怀治世安民大志。2、重视人才,爱护百姓,重视生产。3、坚持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汉语词语,出自明太祖朱元璋征求学士朱升对他平定天下战略方针的意见,朱升说:“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明史》卷一百三十六 列传第二十四:“朱升,字允升,休宁人。元末举乡荐,为池州学正,讲授有法。蕲、黄盗起,弃官隐石门。数避兵逋窜,卒未尝一日废学。太祖下徽州,以邓愈荐,召问时务。对曰:“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太祖善之。吴元年,授侍讲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以年老,特免朝谒。洪武元年进翰林学士,定宗庙时享斋戒之礼。寻命与诸儒修《女诫》,采古贤后妃事可法者编上之。大封功臣,制词多升撰,时称典核。逾年,请老归,卒年七十二。

朱元璋他胸怀大志,希望在那时群雄并起、英雄辈出之中,脱颖而出,统一中华,重建太平。他很注意听取一些有学问、有远见的读书人的意见。

打和州之前,定远人李善长来投奔他。他听说李善长善于计谋,便诚恳地问:“李先生,目前天下大乱,怎样才能太平呢?”

李善长有针对性地答道:“秦朝时候也天下大乱。出身亭长的汉高祖气量大,能容人,又不滥杀人,所以很快就统一了天下。将军能学习汉高祖,定当成就大业。”

后来,许多读书人都对朱元璋说过类似的话。他认为李善长的话很有见地,认真地照着李善长的话去做。他留下他做谋士,经常说相当于当年汉高祖得到了谋臣萧何。

他严禁军队在战争中伤害百姓。打进和州城的时候,亲兵带了几个老百姓来向他哭诉。一问,知道从滁州跟来的部分将领流寇习气很重,竟然纵容部下抢劫百姓的财物,还掳掠妇女,滥杀无辜。朱元璋很生气,当即召集众将领训话,说:“我们起兵是为了推翻暴政,安定民生。你们公然抢人家的妇女与财物,与盗贼有何区别,怎能得到民众拥护?

他督令将所有抢来的妇女、财物,立即归还老百姓,严惩了犯事的将士。此后的战争中,朱元璋多次向他的将领重申了这条禁令。

公元1355年,朱元璋准备渡过长江寻求发展。这时,老儒陶安来见朱元璋。朱元璋便向他请教过江后的方略。陶安称赞朱元璋胸怀济世安民大志,不像其他拥兵割据的人胸无大志,只知抢掠些妇女、财物,预言朱元璋一定能平定天下。他建议大军渡过长江,占领太平(今安徽省当涂县)后,应该迅速夺取龙蟠虎踞的金陵,作为平定天下的根据地。朱元璋很同意陶安的意见。

朱元璋迅速渡过长江,攻取了和州对岸的太平,接着,他挥军向集庆(今江苏南京),也就是陶安说的金陵发动进攻。

这时,郭子兴已病死。他的小儿子郭天叙被小明王封为都元帅,朱元璋被封为副元帅,但实权全操在朱元璋手里。打集庆时,郭天叙战死。郭部的所有人马便都都集中到朱元璋手里,他的军力得到增强。

公元1356年,元朝的水军在采石矶被朱元璋歼灭,集庆城里元军投降,朱元璋胜利进入集庆。他将集庆改名应天府,从此有了一块比较稳定的有发展前途的根据地。

朱元璋感到自己力量还不够强大,所以尽管此时占据浙江、四川、湖广的张士诚、陈友谅、方国珍等已纷纷称王称帝,朱元璋还只默默地壮大自己的力量,在太平,仅设立太平兴国翼元帅府,在金陵,仅仅称吴国公而已。

他还非常清楚粮食等物资对支持他的政权与军事活动的重要性。尽管军务繁忙,他每到一地,总要关心当地农业生产,鼓励种田养蚕。他安排军队耕种粮食,称为屯田。任命专管官员,负责修筑堤防,兴修水利,保证军粮的供应。

在徽州,朱元璋征求学士朱升对他今后战略方针的意见,朱升说:“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这实际上总结了朱元璋一贯实行的方针,他非常地高兴。

朱元璋正是在这一方针下,一步步完成统一中国的帝业的。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