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男子的发髻很有特点,都是歪的。是为了狂摘炫酷,还是为了方便省事儿?都不是,今天我们来揭开歪髻的秘密吧。
这种歪髻是源自于楚国,是最早由芈八子带来的楚国文化的一部分,不了解芈八子的朋友,可以参考《芈月传》。在军队和民间,很多人都梳这种歪髻。
【资料图】
在民间,这种歪髻的梳法、方向都不是很严格,只是作为一种社会时尚。而在军队中,这种歪髻的梳法和方向,都有严格的规定。实际上来讲也是军衔的一种标志。
军衔从低到高的顺序,对应在发髻的变化上。发髻的顺序,就是从左到中下,然后到右上,最后到头顶的正中,到了正中以后还有区分,如果发髻上扎着一个帻(ze二声)巾的,又比没有帻巾的等级要高,发髻上戴着冠的,又比戴帻巾的要高,双层冠又高于单层冠。
大家看电视剧《大秦赋》的李斯,当他做郎官的时候,他的发髻是向右的,后来他得到了秦王嬴政的赏识,升为了内史官的时候,他的发髻就到了正中,而且还加了冠。这部剧的服化道,很贴近真实的历史。
那么为什么发髻在右边,要比左边的级别高呢。这是因为秦人尚右,以右为尊,特别是在军队中,大家可以想象,士兵在作战的时候是左手持盾,右手持枪,或者矛,攻击敌人的时候,主要是依靠右手。所以军中都以右为尊。这个时候有的朋友可能会问,如果是左撇子,那该怎么办?
如果你是左撇子的话,我想你可能不会持枪,也不会持矛,你持的肯定是一根木杠。俗称抬杠。
为什么我们通常见到的,不管是在兵马俑中看到的士兵的发髻,还是在电视剧中看到的士兵的发髻,都是在右边的?这可能是因为,不管是在兵马俑中的士兵,还是在电视剧中出现的守卫皇宫的士兵,这些士兵都已经不是低级军官,都是有一定级别的,所以他们的发髻都是在右边。
这个发髻在军中,除了是一个军衔的标志以外,还有一个特殊的功用。大家知道,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就确定了以军功授爵的制度。从最初级的一级公士,到最高级的20级彻侯,这就是所说的20级军功制。
而对于一个士兵而言,如何衡量自己的军功呢?那是要根据你砍下的头颅的数量,每次作战结束以后,士兵们都要向长官,呈送自己斩下的敌军的人头,然后长官经过核对记录下来以后,这就成为了你进爵的依据。斩下一颗敌军的头颅。就可以晋升为公士。
公士就可以得到一顷田,一块宅基地,还有一个奴隶为自己耕作。这个爵位不仅能给你带来经济利益,还能给你带来很多政治权利。比如说你有了爵位,而你的妻子还是奴籍,你就有权利让她脱离奴籍。如果你的父母犯了罪,你也可以让他们免罪,所以爵位对于底层的百姓来说,就是一个上升的绿色通道,这也就能够解释,为什么说秦军是虎狼之师。第一层意思,是说秦国的士兵作战的时候,腰间可能拴着几颗人头,形象非常恐怖。另外一个方面,说的就是秦国士兵对爵位的渴望,就像虎狼见到了食物一样。
但是,在哪个地方都有害群之马,在虎狼之师的秦军中也一样,有很多士兵趁乱对自己的战友下黑手。因为在战场上,最容易击杀的,并不是敌军的士兵,而是自己的战友,割下战友的头颅,邀功请赏。
这种情况,在以往的秦军中多有出现,后来由于引进了,这种独特的区别于六国的发型,就能非常直观的判断,这个头颅到底是秦军的头颅,还是敌军的头颅,这也就成了发型在军中的一大功用。
所以说,这看起来放荡不羁的歪髻,其中包含了古人的智慧啊。最后说一句抱歉,昨天看了一部电影《西线无战事》,所以没有更新。看着电影中将军在豪华的住所,抱怨着面包不新鲜,和在战场上厮杀的士兵,这两组镜头不断的交错,我沉思了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