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结束了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
对于曹操的评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本文不予评价。
(资料图片)
然后,面对曹操的死,卞夫人生四个儿子曹丕、曹彰、曹植和曹熊,做法完全不同,令人费解。
曹丕忙于继承父亲留下来的一切,根本没有管曹操丧事。曹操的丧事是曹丕稳定了魏王之位后(三个月后),才仓猝办理。
曹彰带着十万骑兵前来奔丧,似乎有争夺王位的嫌疑。
而曹植和曹熊则压根对于父亲的死不闻不问,不去奔丧的同时,反而在府内猖狂饮酒。
卞夫人生的四子为何做出如此怪异的行为呢?
其背后是否存在隐藏的秘密,本文尝试分析一波。
自建安十二年曹操彻底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大业之后,曹操就已经开始寻求接班人。也是同年,曹操公然挑起【丕植之争】,曹操的想法很简单,他想通过兄弟之争,寻求最合适的接班人。然而,随着【丕植之争】的不断扩大和恶化,曹操发现【丕植之争】已经影响到了曹魏政权的统治。
于是乎,经过十年的考察,也就是建安二十二年,曹操以五官中郎将曹丕为魏王太子,结束了【丕植之争】。也为自己的接班人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然后,曹操的做法并没有彻底解决兄弟之间的矛盾,反而是兄弟之争发展成为父子之争、兄弟矛盾。曹氏集团内部水火不容的局面彻底形成,也为曹魏政权的覆灭埋下了隐患。
曹操病逝后,父子之争,兄弟矛盾彻底公开化。
曹彰带队十万兵马前来奔丧,看似表现出对父亲深厚的爱,实则是对父亲身后的玺绶不能忘怀。
他的十万兵马,即使可以守护邺城的坚定维护者,也可是兵临城下的谋反者。
只要不能满足曹彰的心意,十万兵马的身份可以随时转换。
如果曹丕处理不当,像袁氏兄弟之间的兵戎相见,曹氏兄弟也不是不可以。
谋求自身最大利益,才是曹彰的最终目的。
对于奔丧,曹彰不过是挂起名而已。
曹植和曹熊选择拒绝奔丧。完全是站在曹丕的对立面而进行的决策。
和曹丕、曹彰和曹植相比,曹熊自幼体弱多病。
文不及丕植,武不及曹彰,他早早地失去了王位继承权。
然而对于王位,他也是内心向往。为了争夺更大的利益,他早早地选择站在曹植的身后,随着曹丕成为魏王太子身份的确立,曹熊本人也彻底成为了弃子。
一方面曹植不需要他了,另一方面曹丕更不需要他了。
所以等曹操死后,他选择拒绝奔丧,也选择了自杀,或许自杀是曹熊此时唯一的自主选择。
曹植选择不去奔丧,更多的是希望借助曹丕之后杀掉自己,从而破环曹丕的统治和曹魏政权的稳定。
曹植活着的时候,他是曹魏政权文人的领袖。
如果曹丕因为权力之争除掉曹植。
不管曹丕以何种理由,曹丕失去天下文人的心就是不争的事实。
曹植想用自己的死,为丕植之争画上他自己的句号。
曹操病史后,曹植的心中已经没有了曹魏政权,也没有了自身安危,有的只有对父亲曹操的怨,对兄长曹丕的恨。
或许这正是文人的感性和悲哀。
如果是曹操活着的,知道曹植如此用心,或许其心可诛是曹操对曹植最后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