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犯颜直谏而著称的唐代名臣魏徵,在他编写的《隋书》[1]里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隋文帝时期,河间章武郡(今河北沧州市)有个叫王伽的人,于开皇末年在齐州(今济南市)任职行参军,刚出道时,只是个默默无闻的基层小官。

但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让王伽声名远扬。


【资料图】

有一次,州使命令王伽押送李参等七十几名流囚到京城大兴(今西安)。按照当时的制度,押送路上流囚必须身披枷锁。

就这样从济南走到了荥阳,按照现在的距离也有四五百公里,以当时的道路情况,走得还要更远。要知道,那时候只有押送要犯才使用囚车,而这些普通囚徒,一路只能步行,肩上还压着沉重的枷锁,其情况之艰苦,是大多数现代人难以想象的。

当时的情景,让王伽对这些流囚心生怜悯。

有人说,既然这些囚徒被判了流放,无非是多走几步路,再怎么累也是罪有应得,何必去怜悯他们呢?

虽然《隋书·王伽传》的记述非常简略,我们不清楚王伽他们一路上究竟遇到了哪些困难,但从其他历史上关于流放的记载来看,这是一个仅次于死刑的刑罚,路途中艰难险阻极多,导致死亡率极高,很多人在上路前是不指望能活着到达终点的。

就拿伤病来说,当一个人在受了身体上刑罚之后,再戴上沉重的枷锁,徒步行走几百公里,则肩背、脖子、手臂、腿脚等部位,难免会因剧烈的磨损而皮开肉绽,进而因细菌感染而出现炎症。

在那个缺医无药,更没有抗生素的年代,细菌感染是会要人命的,更何况队伍里还会出现其他疾病。

虽然上述情况只是我的推测,但不难想象,大概是当时整个流放队伍的状况极为悲惨,让王伽产生了极大的同情之心。于是,王伽放开了他们的枷锁。

按理说在那个年代,因流放而导致伤亡本就是一种惯例。绝大多数执行官吏不但不会心生怜悯,甚至会因为怕耽误路程而受到责罚,乃至丢了官职,进而在执行时层层加码、宁紧毋纵,逼迫囚徒们披星戴月地赶路,更别说放开枷锁。

那王伽是怎么想的呢?

他把囚徒们召集起来,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你们都是犯了国法的人,亏损了名声和教化,按说身披枷锁遭到流放,是罪有应得。但你们还连累了押送你们的人员一起受苦,难道不觉得问心有愧吗?”

李参等人听了,纷纷向押送他们的人致歉。

王伽接着说:“你们虽然都犯了法,但戴着这么重的枷锁,实在是太辛苦了。我呢,想把你们的枷锁都放开,大家可以自行上路,然后到京城汇合,不知道你们能如约按时到达吗?”

囚犯们听了,无不感动得五体投地,一起向王伽拜谢说:“我们一定不会违约的!”

随后王伽解开了囚犯们的枷锁,让兵卒们也不再押送,和李参等人定下了集合的时间地点,最后说:“以后我也没法再约束你们了,你们如果不能按约定时间到京城和我汇合,我就只能替你们死了。”

说完,王伽扬长而去。

我们今天无法得知这些囚犯曾经都犯了什么罪行,也不知道他们各自的人品是怎样的。但对于王伽用自己生命所表达的这份信任,将心比心,他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应了这份尊重——所有人如期抵达京城,没有一个人背信逃走。

隋文帝听说这件事以后,大感惊讶,于是召见了王伽,仔细聆听了整件事的前因后果,不但对王伽的所作所为大为赞赏,还因为李参等囚徒的遵义守信,赦免了他们。

感慨之余,隋文帝还发布了一道诏书:

“凡在有生,含灵禀性,咸知好恶,并识是非。若临以至诚,明加劝导,则俗必从化,人皆迁善。往以海内乱离,德教废绝,官人无慈爱之心,兆庶怀奸诈之意,所以狱讼不息,浇薄难治。”[1]

大意是:

“凡是世界上的生命都是有灵性的,能知好坏,辨是非。如果做官的都能像王伽这样,以最大的诚意对待百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即便是恶人也会被感化,那么刑罚也就没有存在必要了;反过来,做官的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只想着鱼肉百姓,那百姓自然会以最大的恶意来回应他们,以至于产生无数牢狱和诉讼之灾,让官府应接不暇,难以治理。”

——————

在现代社会,违反法律必须受到惩罚,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待人以至诚,则人皆迁善,这是自古以来颠不破的道理。对李参那样的囚徒尚且如此,更何况是绝大多数善良的中国人?

参考资料

[1]《隋书》卷七十三列传第三十八. 唐魏征等撰. 隋书 一、二、三[M]. 北京:中华书局,第1674-1691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