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化
Culture
【资料图】
蜀中状元杨升庵为官刚直不阿,为文才华惊世,升庵文化、升庵精神影响至今。
一说到杨慎,不得不提他那首耳熟能详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首词被选做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又因改编成 94 版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而家喻户晓。历史风云的波澜壮阔,豪迈慷慨的人事兴叹,是诗人融入一生感悟的洞察。
杨慎是成都新都人。晚明思想家李贽曾说,“岷江不出人则已,一出人则为李谪仙、苏坡仙、杨戍仙,为唐、宋并我朝特出,可怪也哉!”杨戍仙说的就是杨慎,三位都是四川人,把他与唐代李白、宋代苏轼相提并论,可见对他的推崇。一个“戍”字又引出杨慎的半生苦楚,“赋到沧桑句便工”,也许天才历经淬火重生,才能写出那般透彻的诗篇。
明朝四川境内唯一状元
摄影/王进
央视《国家宝藏》节目推出的第一座建筑“国宝”——午门,就是选择以杨慎为主角来讲述午门的前世传奇。午门见证了他一生的高光时刻:作为新科状元获赐从午门的中门出宫,要知道那时除了皇帝与大婚当天的皇后,无人能享受这项“特权”。同样也是在午门,他的人生大剧迎来巨大转折,有了截然不同的下半场。
父亲杨廷和是朝廷重臣,从小就被誉为“神童”,儿子杨慎也不遑多让。他出生在北京,受到诗书世家的良好教育,11 岁作诗便初露才华,14 岁的《黄叶诗》轰动京华,当时内阁首辅李东阳“见而嗟赏”,已经呼他为“小友”。
接下来的考学路一样顺风顺水。杨慎在24 岁就金榜题名,如果不是一个偶然差错,时间很可能还会再提早 3 年。当时会试两位主考官挑中他的答卷推为第一,但一不小心蜡烛灯花烧坏卷面,怕送呈皇帝评阅有碍,遂使杨慎冤枉落榜。3 年后再战,杨慎没有悬念地会试拿了第二,殿试博得头筹,赢得内阁大学士们交口称赞。他也是明代四川境内唯一的状元。
作为一朝才子,杨慎以博学闻名于世,读书之广有点类似“人肉搜索引擎”。有两个故事很有名,足以证明他的博闻强记。杨慎考取状元后任翰林修撰。一日正德皇帝读到《文献通考》中天文部分,对星宿名“注张”“汪张”产生了困惑,派人到翰林院问询。同馆诸人相视愕然,唯有杨慎侃侃而谈,说这两个名字其实同义,都是指二十八宿中的柳星,并当即取出《史记》《汉书》检出词条。
还有一次,湖广土官“水尽源通达平长官司”进贡,同事怀疑是三个地名,要加改为“三长官司”,被杨慎拦住了。他取《大明官制》为证,指出这确是一个长达 6 字的生僻地名。
杨慎的前半生,家世与才名齐飞,春风得意马蹄疾,前途一片光明。
不坠青云之志
摄影/蒋小翼
因“大礼仪”事件,杨慎、王元正等人在午门被廷杖,捡回一条命后,他被嘉靖皇帝处以“永远充军烟瘴”。按明代刑法规定,流放分四等:安置、迁徙、口外为民、充军。充军是最次等,按时限不同,又分“终身”与“永远”:终身,到本人死为止;永远,则罚及子孙,本人死后由子孙顶替。
杨慎时年 37 岁。他还没有绝望,对皇帝将来的宽宥还抱有期待。但他不得不拖着病痛身躯与妻子黄娥分别,留后者回新都照料家事,“江陵初解帆,仓皇理征衫。家人从此别,客泪不可缄。”
嘉靖闲来无事时,常会问大臣们一个问题:“杨慎现在干什么,过得如何?”同情杨慎的大臣会替他掩护,回说在云南终日以泪洗面,皇帝听了很满意。这个习惯一直保持了多年,可见嘉靖衔恨有多深。
父亲的遭遇、朝中可信托老臣相继去职,加上听闻嘉靖对自己的态度,杨慎逐渐意识到被赦免的渺茫。他担心无端降祸,更是故作佯狂放纵。明代画家陈洪绶有幅名作《升庵簪花图》现藏故宫,画的就是流放滇南的杨慎,以粉傅面,簪花醉酒,踏歌而行。放浪形骸的古怪行为中,实有难以言传的苦愁与郁结。
客观来说,杨慎在云南过得至少不像皇帝期待的那么差。父亲做了 18 年首辅,状元的美名传扬,大多数云南地方官都对他抱有同情,向他提供生活、研究、写作的各种便利,与之交往唱和。甚至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三十多年中除了奔丧,杨慎无法归乡。其实云南对他管制宽松,或是以请他参编书籍为由,或是干脆睁只眼闭只眼,默许他偶尔潜行回乡。杨慎晚年就在离家乡不远的泸州居住了几年。
在云南,杨慎寄情于多姿的山水,到云南各地游历讲学,广收门生,身边聚集了一批各族士子。其中杰出的几位被称为“杨门七子”,文学与学术活动盛极一时,云南文学因此迎来史上第一个创作高峰,大力推动了中原文化在云南的传播。
杨慎自幼好学、博览群书,在长期流放中他未甘沉沦,不拘礼俗的狂放下仍保持着读书的爱好,“好学穷理,老而弥笃”。他曾引北宋理学大家程颐谪居涪州时说的话自勉,“功泽又不及民,别事又不能作,惟有补辑圣人遗书,庶几有补尔!”认为此种境遇下,只有深研学问,尚能实现人生的价值。他也是这么践行的。
仕途最窄,文化极宽
摄影/韩杰
《明史》说:“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为第一。”大学者陈寅恪也评价:“杨用修为人,才高学博,有明一代,罕有其比”。杨慎一生总计留下诗词曲 3132 首,写了四百多种著作,覆盖经史、散文、词曲、音律、书画、金石、天文、地理、生物、医药等领域,可谓不折不扣的明代“百科全书”。而他的大部分著作都是在云南完成的。
杨慎流放前往云南戍所,如实记下沿途的风物民情写成《滇程记》,是历史上第一部记载中原至云南交通路线、途程的珍贵历史文献。他甚至下功夫向白族人民学习了僰文僰音,转译整理了《滇载记》《南诏野史》等一批少数民族云南史地著作。
被四川学界高度重视的《全蜀艺文志》,也缘起云南流放时,杨慎与奉诏巡视的周复俊一见如故。周复俊后担任四川按察司副使,组织编撰《四川总志》,就聘请杨慎来主修《全蜀艺文志》。这部四川地方历代诗文总集,共计 140 多万字,广收博采汉魏至明有关的四川诗文,是今天研究巴蜀文化的基本资料。当时因作者杨慎的名气,其书曾多次刊刻、抄录,流传颇广,对巴蜀文化的传承有重要意义。
杨慎还为云南做了不少实事。嘉靖朝以前,当地教育很不发达,许多州县没有书院庙学。杨慎向几任云南巡抚皆提出兴教重学的建议,大多数被采纳实施。嘉靖五年爆发“安凤之乱”,安、凤两家土司不满官府横征暴敛,聚众叛乱。其时朝廷兵马还未赶到,杨慎说:“此吾效国之日也!”便身穿戎服奔赴前线。他出计解了木密城之危,叛乱平息后又劝新任巡抚多行怀柔政策,以一系列惠民措施稳定了局面。当官府多征盐牛税、强征无必要的修浚海口之役时,他都站出来陈述利害,最后得以消免。所以杨慎在云南声望很高,人称“杨夫子”,可与孔夫子并列。他被视为“对云南历史文化贡献最大的内地文人”。至今云南还有供奉他的祠堂,四时祭祀无缺。
在杨慎的词曲创作中,“天涯”是一个经常出现的词,“人在天涯,忘却天涯”,虽断绝仕途念想,但思乡之情越发深重。按军政条例规定,永远充军烟瘴,年六十者许由子侄替役。他因与黄娥膝下无子,在 47 岁、55 岁时相继纳妾,据说都是为了求子嗣,能够顶替军籍。但等孩子们长大,他年过六旬,当政者还是不敢批准,替役归乡的努力最后落空。这背后也有原因。嘉靖一朝多次领布大赦天下的诏令,但惟独不赦杨慎、王元正等人,并对上疏请求宽宥的大臣严加处罚。皇帝的记性特别好,又赶上嘉靖活了 60 岁,是明代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杨慎们是熬不过时间了。
当杨慎已是风烛残年的老翁,通过周旋,地方官私容他一家久居泸州。静好日子过了几年,嘉靖三十七年 (1558) 冬,新任巡抚突然派四人将杨慎押解回昆明。其时杨慎已 71 岁,叹道,世事今成白首,归心已付东流。他于次年在云南去世。
人生竞短论长,得失难以片面衡量。杨慎自己曾感叹:如果不是生在官宦世家,我哪里有机会看到皇家图书馆中那么多珍贵典籍?如果我不是嗜书如命,又如何能让学问都跑到肚子里?可如果不是被拘役在这荒凉偏远之地,即使具备前述所有条件,我也没有时间写出这么多书。
堪以大用的状元之才,沦为大半生罪人,抱负难伸,但也有人评价杨慎“仕途最窄,文化极宽”,走出一条不寻常之路。他的才学成就压过解缙、徐渭,被推为“明代三才子之首”。是非成败、穷通荣辱,都交由后人评说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