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晚年客死他乡这件事,其实并不是一个偶然。
【资料图】
很多人说,廉颇之所以客死他乡,临死都得不到重用,主要是因为奸臣郭开的陷害。但如果我们仔细捋一下当时那段历史,我们就会发现,除了郭开的陷害之外,廉颇晚年的不幸,其实还有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
这个原因,叫做‘功高盖主’!
相比之下,同时代的白起,已经比廉颇稍年轻一些的李牧,结局可是更惨。白起直接被秦昭襄王赐死,李牧则是被赵王冤杀。和他们相比,廉颇的结局,其实已经算不错了。
想要更好地理解廉颇当时的处境,我们得简单捋一下,廉颇从赵国出走之前,赵国到底都发生了什么?
据后世史学家分析,廉颇参军,应该是在那位著名的赵武灵王在位的时代。当时的赵国,经过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之后,军事力量迅速提升,这才逐渐有了位列战国七雄之一的资格。
但问题是,赵武灵王完成胡服骑射的改革之后,因为种种原因,在自己壮年时期,禅位给自己的二儿子。后来,因为权力产生的矛盾,赵武灵王和自己的儿子反目成仇。最终,雄才大略的赵武灵王,被自己的二儿子困在王宫里,最后活活饿死了。
而赵武灵王死后,这个背了弑父罪名的赵王,倒是也迅速坐稳了王位。这就是历史上那位赵惠文王。虽然掌权的过程不太光彩,但赵惠文王掌权之后,倒是也算一个明君。在他的带领下,赵国也得以继续发展壮大。
而在赵惠文王在位期间,当年他爹赵武灵王设立的那些制度,开始逐渐发挥作用了。所以在赵惠文王的时代,赵国的军事类人才,开始逐渐井喷。而在这些军事类人才当中,最优秀的,就是廉颇了。
在整个赵惠文王时代,廉颇靠着自己的努力,逐渐成为了赵国最有名的名将。与此同时,随着秦国彻底崛起,战国时代也进入了最精彩的‘合纵连横’的时代。在这个阶段,战争才是历史的主旋律。因为战争比较多,所以廉颇在赵国的重要性,也就与日俱增了。
不过,在赵惠文王时代,廉颇在整个赵国高层权力体系当中,排名其实并不算特别靠前。以平原君为首的一大堆赵国宗室,以及蔺相如这种文臣领袖,其实都得排在廉颇前面。
而接下来,赵惠文王去世之后,到了他的儿子赵孝成王时代,廉颇在赵国权力场上的座次,则是开始不断前移。尤其是那场长平之战,更是让廉颇在赵国内部的地位,迅速提升。
大概就在赵孝成王刚刚登基三年之后,因为秦国进攻韩国,给韩国打出了一块飞地,然后韩国把这块飞地转头给了赵国。就这样,秦国和赵国被迫开始对上。
而秦国和赵国开始交战之后,当时的廉颇,就开始率领赵国军队,在前线和秦国大军展开了对峙。此后的两年多时间里,廉颇一直在前线和秦军对峙。
后世大部分的历史爱好者,在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往往都会觉得,廉颇做得对。因为当时赵国是本土作战,在补给线上有很大的优势。反倒是秦国,因为是在客场作战的原因,补给线的压力比较大。只要廉颇坚守不出,耗光了秦国的补给。就算当时秦国有白起这样的绝世杀神在,没了补给,最后也只能必败无疑。
最差的结果,就算廉颇打不赢,只要耗光了秦国大军的补给,逼秦国军队撤退,赵国一样可以把上党郡收入囊中,同样是稳赚不赔的买卖。远比后来长平之战的结果,要好太多了。
但问题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以当时在位的赵孝成王的视角,去看这个问题呢?
从赵孝成王的角度来看,情况或许就不太一样了。
首先,在长达两年多的时间里,赵国大部分的精锐力量,都放在长平战场上,和秦国进行对峙。这种长时间的对峙,给赵国造成的负担,实在是太大了。谁都看得出来,这场战争胜负的关键,其实就是两国国力的对耗。但是,就算赵国是在本土作战,赵国的国力,真的能耗得过秦国吗?
要知道,当时的秦国,不但已经占领了整个关中地区,而且也已经占领了四川。这两块区域,能够给秦国提供大量的灵草。反观赵国,地处山西地区,耕地数量其实远不如秦国。
所以,对峙两年之后,赵国当时几乎就已经被彻底耗干净了,粮草随时都有可能会彻底耗尽。一旦粮草耗尽,前线的几十万赵军,瞬间不攻自破。
其次,在这场长达两年的对峙当中,赵国前面的几十万精锐,都是廉颇在统领。没有人知道,在这两年当中,廉颇向军中安插了多少心腹。尤其是之前的廉颇,在赵国军中,就已经是数一数二的人物了,这种影响力,更是相当的可怕。
如果这时候,手握赵国大半精锐的廉颇,忽然倒向秦国,对赵国反戈一击,赵国会怎样呢?这种事情,虽然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作为一个国君,赵孝成王是不可能不去想的。
更要命的是,在这几年当中,有两个关键人物,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这两个人,就是蔺相如和赵奢。
蔺相如因为之前的很多事迹,在朝堂上几乎扮演了赵国文臣领袖的角色,权力排名其实还要在廉颇之前。至于赵奢,也就是赵括他爸,同样也是当时赵国军中的名将。而且,当时在赵国军中,赵奢几乎是唯一一个能够在声望、能力等多方面,都和廉颇抗衡的人物。
至于李牧,不好意思,当时李牧还只能算是一个军中后辈,影响力还没法和廉颇相提并论。
这两个关键人物的离世,导致廉颇在赵国权力排序当中的位置,迅速前移,就连平原君都未必能排在他前面。在这种情况下,赵孝成王不可能不对廉颇有所提防。
大概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后来秦国施展反间计,扬言如果不是廉颇领兵,而是赵括领兵的话,秦国早就被击退了。当时赵孝成王未必看不起局面,但他却想顺水推舟。因为当时的赵国,实在是经不起继续耗下去了,而且他也怕廉颇继续在前线对峙,会有可能对赵国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
只是赵孝成王没想到的是,换上赵括之后,赵括会迅速把赵国的几十万精锐,一把输得干干净净。
而长平之战结束以后,秦军虽然短暂退兵,但不到一年之后,又卷土重来,直接兵围邯郸。在这种危机关头,赵孝成王自然要重新启用廉颇,让廉颇负责指挥作战。而接下来,因为魏国和楚国增援赵国,导致秦国最后被成功击退。
秦国被击退之后,廉颇在赵国的地位,自然就更高了。尤其是在赵国百姓的心里,此时的廉颇,简直已经开始被逐渐神话了。或许,当时所有的赵国百姓都在想:如果长平之战当中,赵王没有撤换廉颇,赵国根本就不会输。
这种思想一旦产生,对于赵孝成王的王权来说,自然是非常危险的。
而接下来的几年当中,北方的燕国,则是再次送上了一个神助攻。当时的燕国,觉得赵国已经被秦国打残了,所以就想趁机进攻赵国,从赵国这边夺取一些地盘。但结果,两国开战之后,廉颇开始迅速反推,最后反倒不但击退了燕国,甚至还反攻到了燕国境内,最后直接包围了燕国的首都,逼得燕国不得不割地求和。
这一战之后,廉颇在赵国人心中的伟岸形象,自然就再次大幅提升了。此时的廉颇,在赵国人心里,称之为军神也不为过。
偏偏在这个时候,赵国的那位平原君,也去世了。
平原君去世之后,放眼整个赵国,已经再也无法找出任何一个大臣,能够和廉颇相提并论了。所以,击退燕国之后,廉颇直接成了赵国的‘假相国’。至此,廉颇已经彻底成为了赵国的二号人物,权力仅在赵王一人之下。
就这样,接下来的几年里,廉颇一边守护赵国,一边又带着赵国继续扩张。几年之后,廉颇还带着赵军和魏国打了一仗,从魏国那边夺取了不少土地。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赵孝成王去世了,然后他的儿子赵悼襄王即位。
到了赵悼襄王即位的时候,此时的廉颇,已经是历经四代赵王的赵国军神了。当时的廉颇,既是赵国人眼里的大英雄,同时还是赵国的相国。最关键的是,廉颇还手握重兵,直接控制了赵国最精锐的军队。
有这样一位大臣在,不管谁做国君,肯定都会对他有所提防。
所以,赵悼襄王上位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解除廉颇的兵权,然后派一个叫乐乘的人暂时接替他的职务。但没想到的是,廉颇得知此事之后,顿时勃然大怒,直接下令,让大军攻打乐乘。
不管当时到底有怎样的隐情,也不管廉颇是不是真的出于对赵国的忠心才反抗,但从行为来看,廉颇这种举动,已经是彻彻底底的造反了。
好在当时赵悼襄王对军队的控制,还是比较强,最后迫使廉颇不得不离开赵国,远赴魏国暂避风头。而到了魏国之后,廉颇的处境其实就更尴尬了。
一方面,对于赵国来说,赵国高层对廉颇其实是既爱又恨。在当时那种连年征战的乱世,赵国确实需要廉颇这样的名将。可问题是,此时的廉颇,又确实尾大不掉,功劳实在是太大。谁又能保证他重返赵国,再次领兵之后,不会直接造反呢?
另一方面,魏国这边,其实也不敢用他。魏国人虽然知道,廉颇是被迫从赵国出走。但谁又知道,这不是赵国自己玩的一出反间计呢?要知道,廉颇可是在赵国打了一辈子的仗。如果魏国重用了廉颇,而廉颇转头又卖了魏国,去为赵国谋福利,到时候魏国连哭都没地方去哭。
所以后来,当赵国使者前来探望廉颇的时候,廉颇虽然表现的饭量很好,以示自己依然能打仗,希望能够重新得到赵王的启用。但廉颇的政敌郭开,却暗中贿赂使者,让使者在赵王面前说廉颇已经老了,已经无法再重新被启用了。
正史上确实是这么写的,从正史记载的角度来看,廉颇无法被再次启用,似乎全都是郭开这个奸臣在作祟。
可是换个思路想,联系一下之前廉颇的那些经历,谁又能保证,郭开的身后,不是那位赵悼襄王自己授意的呢?毕竟,从赵悼襄王的角度来看,一个回来重新领兵的廉颇,威胁实在太大。至于廉颇的作用,也不是无可替代。至少,此时李牧已经崛起,李牧的指挥能力,丝毫不逊色于廉颇,完全可以取代廉颇的位置。
如此一来,廉颇想要再回赵国,自然就难如登天了。
而后来,楚国那边得知廉颇的事情之后,倒是也曾派人来请他,而且廉颇也确实去了楚国。但是到了楚国之后,廉颇依然没有被重用,最后反倒是在楚国老死了。
这就是廉颇的结局。
虽然廉颇的结局,实在是有些凄凉。但是,考虑到廉颇的功劳实在太大,甚至已经超出单纯功高震主的范畴了,这个结局,似乎也是意料之中的。而且,和白起、李牧相比,廉颇的这个自然老死的结局,其实已经很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