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景志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个大唐的男人,生平干过的事情很多,但永远留在历史上却因为一件事——清廉。

古往今来,清廉的人很多,比如包拯、比如况钟、比如海瑞?(你难道写的不是包拯、海瑞?)

对不起,今天他们只是一闪而过的配角,比起这两位,在清廉这个金色招牌里,他是前辈,是极致,是无数人羡慕却又妒忌的偶像。

只有他因为清廉到了极致,连皇帝看不下去了,特意劝说他即使不收钱财,小礼物还是可以收一点的,不然满朝文武百官很难做的。

这么看,他是奇葩,是另类,错,按照历史的标准看,他一直是主流。

他叫陆贽。

对不起,这个名字很陌生,陌生就对了,很多人,他们做的事情很多,留下的贡献也不少,但他们很低调,低调到你几乎不知道他们的存在,若不是笔者小心找资料时,有那么一小会,目光落在了这个名字上,那么今天我们依旧不知道在包拯和海瑞之外,还有一个比他们更恪守清廉的人。

据说陆贽出生在苏州嘉兴城内甜水井,这是一个好地方,人间天堂离这儿不远,这么一块好地方,他们家从东汉时期就来这儿开枝散叶了,一直到陆贽出生前老爹陆侃曾任溧阳(今江苏溧阳)县令,基本上陆家一直维持着大家的水准。

变故在于陆侃年纪轻轻就突然撒手人寰,突如其来的变故算是彻底打乱了陆家的生活,往日过的是官二代的生活,如今只能过一过小康的生活。

而这个时候,陆游口中的近祖“唐宰相忠宣公”还不满一周岁,根本不知道失去了父亲意味着什么,好在他有一个负责任的好妈妈——韦氏。

事实证明,很多时候我们了解名人的故事,多半是从他们的妈开始的,虽然失去了丈夫,失去了生活来源,失去了家中的顶梁柱,但家中曾经是过个好日子的,多年养成的那份底蕴和眼界还是有的,她知道,眼前的困境唯有读书才能改变。

尽管日子过得并不如意,但在读书这件事,韦氏从没有放松,家里九个孩子,无论大小,她都咬牙送到了学校读书,无论学费多高,她总是咬牙承当,往日不曾做过的粗活,重活、脏活、累活她都做了,在母亲的细心栽培和言传身教的影响下,孩子们读书都很用心,陆贽更是彻底苦读。

在母亲的影响下,他决定将来做一个能吃苦,能做事,甘于清贫的好官。

世间的公平在于,时间从来不负努力人,你付出多少,就有多少回报。

当别人还在犹豫着要不要参加高考,陆贽已经早早走入了高考的考场。

公元(771)年,18岁的陆贽考中进士,又在博学鸿词科考试中名列前茅,被任命为华州郑县(县治在今陕西渭南市华州区)的副县长,作为一个才18岁的孩子,能得到这样的一个吃国家饭,拿国家工资的官员,应该说给爹妈狠狠长了一回脸。

按照这个路子,如果他老老实实的干下去,他的人生应该很平稳,干到老大概的几率是可以坐上一个工部侍郎或者是礼部侍郎,然后领着高额的退休工资就此退出历史舞台,若干年后,也许在一堆废旧的资料之中可以看见他的名字,仅此而已。

但历史注定了他的路会走得不平凡,也注定了他的人生要跌宕起伏。

因为为人过于正直清廉,碰上事情容易认死理,在官场不被人重视,加上年纪轻轻就一身正气,难以获得上司的喜欢,某天上司实在看不过眼,对他说:“你这样的人实在不适合做官,我这儿容不下你,你啊,从哪儿来回哪儿去?”

一句话,彻底让陆贽唱了一回凉凉,他被免职了。

按说没有背景的陆贽得罪了上司,不容同僚,这样的尴尬地位很难再出山,但命运就是那么巧,他虽然没有背景,不讨上司喜欢,为人过于清廉,却有一项十分独特的技能——写判词。

他的文牍判词写得出类拔萃,放眼大唐几乎没有敌手,这种和尚头上长虱子独一份的技能很快就吸引了别人的注意。(由此可见,身怀绝技有时会救命)

寿州刺史张镒很有名望,他是第一个注意到陆贽的独特才华,两人吃了一顿饭,喝了一壶老村长后,张镒认为陆贽是奇才,请与他结为忘年交。

陆贽走的时候,张镒赠钱百万,说:"请作为太夫人一日饭食的费用。"

陆贽不肯接受,只收了一串茶叶,说:"斗胆不收您赠送的厚礼。"

这份从骨子里的清廉和独一份的才华,重新为他赢得了官场的信任,他被补了一个渭南县主簿的官职。

有人说一个副县长而已,没啥变化,还不是不被重用。

和所有故事的主角一样,在经过前期的苦难之后,他的人生终于迎来了第一次开挂。

公元(779年),唐德宗李适即位,因青少年时代的动荡生活使李适深知安定的可贵,他登基以后,大有图强复兴的雄心壮志。即位之初,他以强明自任,坚持信用文武百官,严禁宦官干政,这天他派黜陟使庾何等十一人巡视天下。

目的就是发现人才,这是一个引起上面注意的机会,一直本着低调的陆贽果断出手,一口气对使者提出了六条重要的意见,包括用"五术"察看风俗民情,用"八计"考察地方官政绩,用"三科"选拔才智出众的人才,用"四赋"管理财政",用六德"安定疲困的人,用"五要"精减官员。这六条全方位的从国家的百姓、官僚、官员选拔、赋税管理、官员的任用,这一番操作和唐德宗的内心不谋而合,如此一来,他的独特才能与众不同成功的吸引了李适的注意。

经过一番接触,李适发现陆贽不仅忠心,而且是个人才,开始重用他,在基层干了十几年的陆贽终于熬出了头,他的仕途开始一路唱红歌,无论怎么看属于他的好日子要来临了。

就连往日并不看好他的同僚也改变了看法,他母亲去世的时候,光是朝廷大臣来了就有三大桌,除了随份子,还破天荒的去祭拜了他的母亲。

可以说,在官场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陆贽要开挂了。

为了增加开挂的效果,老天爷还特意给他安排了一场特别的开挂模式。

他赶上了一场叛乱。

建中四年(783年),泾原军发动兵变,占领长安,拥立前太尉朱泚僭越称帝,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唐德宗吓得带着陆贽、卢杞、白志贞、赵赞等10多个大臣就跑,一直身体素质并不好的唐德宗,这次却超常发挥,一口气跑到奉天县,在这里组织了临时大唐应对眼前让人揪心的局面。

这段艰难的岁月里,君臣二人建立了良好的友谊。

唐太宗的那句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的诗句,充分见证了君臣二人难得的友情。

当时虽然有宰相,但是无论大事小事,唐德宗一定要与陆贽商量,时人称他为"内相"。唐德宗无论到哪里去,也一定要有陆贽伴随,期间两人一度失散,过了一夜,陆贽还没有到来,唐德宗震惊忧愁,以至于大声哭泣,一向以吝啬出名的他,竟破天荒地在当年的头版新闻上打了广告,谁能找到陆贽的人赏赐一千金。

当他再一次看到灰头土脸的陆贽还活着,两人见面时,比电视剧还要电视剧,痛哭不止。

应该说,有这份友情在,开挂的人生应该一点问题都没有。

唐德宗这人虽在治国上比不上自己的先祖,但对属下还是过得去,尤其是陆贽这种一起逃过荒、扛过枪、逃过难的好下属,他还是颇为信任的。

只不过信任碰上陆贽的正直,君臣二人共事还是摩擦不断,这方面主要在于陆贽,他虽然得到唐德宗极大的恩宠和知遇,但个性上让他见不得唐宗德犯一点错,常常直言谏诤,有违唐德宗的意旨,一来二去,少不了在朝堂之上争得面红耳赤。

尽管唐德宗有心提拔陆贽,奈何那个老梗在哪儿横着,想想也难过,所以本可以开挂的人生,愣是一次又一次的错过,一直到贞元八年(792),陆贽才被任命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正式出任宰相。

人生似乎走上了巅峰。

但唐德宗不这样想,在他看来,这也许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做了宰相的陆贽比以前更爱提意见;皇上,作为一个贤明的君主必须要使爱民勤政,减少税收,让百姓休养生息。

皇上,一个好皇帝应该懂得减轻刑罚,收取人心,唯有这样你的天下才会安然无恙。

皇上啊,你要懂得人心,国家处于为难之时,人心归向,就会万事振兴;人心离异,就会万事倾危。

皇上,你不应该光顾着自己的喜好,你要看看百姓喜欢什么,厌恶什么,再培养和他们一样的喜好和厌恶,那么他们就跟着你了,天下就安定了!

皇上,这天下都是你的,你怎么能私自敛财呢?

皇上,这几天有点浪费了,你没看见河南、河北、江、淮、荆、襄、陈、许等四十余州发生水灾么?

皇上,老百姓的日子太苦了,咱们应该采用均节赋税"来减轻百姓的负担……

皇上,为什么这么多人造反呢?你没想一下原因么,我觉得你应该写一份《罪己诏》,向天下人说明自己的过错。

皇上……

只可惜,一次又一次的建议,并没有获得了唐德宗肯定,反而将他越推越远。

身在官场,你的距离远了,那么有的人距离必然就会近了。

奸臣裴延龄就是这个时候靠近了唐德宗,当时的裴延龄掌管财政,为了迎合唐德宗对钱财的喜好,不顾百姓贫困,大肆聚敛财物。这种过分的画面,自然引起了陆贽不满,一股强大的责任感告诉他,这个人必须铲除,为此他上奏书极力揭露裴延令奸诈欺妄,不可信任,其"侵削兆民,为天子取怨于下",将会招致祸乱,言语极为深切,然而,唐德宗早已不是逃难时的唐德宗,他非但没有听从陆贽的劝告,还固执的认为,陆贽这是看见不得他的好,愤怒之中,他下旨杀人,幸亏一帮大臣为陆贽分辩,陆贽才得以免死,被降为忠州别驾。

一腔热血,就此凉凉。

在没有任何加班费的时代,他在这里工作了整整10年,卖命工作的模式,廉价的吃喝住行破坏了他的身体,他病了。

而这个时候,朝廷似乎想起了什么,经人提醒,刚刚继承皇位的唐顺宗李诵想起了他的种种美好。

原来,我的手下还有这样的人物。

这样的人才不用,我爹太傻了。

我爹不用,我用,回来吧,从今天开始我罩着你。

有我的一天,就不会亏待你。

诏书很快就下了,一拨接着一拨的快马迅速从长安出发,赶往忠州找一个叫陆贽的老人。

一切似乎看起来是那么的美好。

唯一不足的是所有人忘记了时间,这个已经辛苦工作了34年的老人,等不了。

在一个大雨的夜晚,陆贽病逝于忠州,送达的诏书还在路上传递。

人生最后的时刻,没人他知道他想什么。

但思来想去,他应该是满足的。

并不长的人生里,该做的都做了,他的业务能力独步大唐,权德舆比之为西汉名臣贾谊;苏轼认为他是"王佐"、"帝师"之才,文辩智术超过西汉谋臣张良。

他的道德情操,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他的诗文笔流畅,权德舆称其"榷古扬今,雄文藻思"。

人生到了这儿,应该是无憾的。

他去世的若干年的一天,唐昭宗李晔一时兴起写了一首赋,让众学士也写赋应和。

陆贽的族孙陆扆继承了先祖的笔法,文思敏捷,最先写好。

唐昭宗看后,赞叹说:“贞元时,陆贽、吴通玄兄弟善内廷文书,后无继者,今朕得之(陆扆)。”(贞元年间,陆贽、吴通都是擅长写公文的,后来没有人能继承他们的才华,今天又得到了这样的人才。)思来想去,这是我的荣幸,也是大唐的荣幸。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