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五年(260年),曹髦见自己权力威势日渐削弱,感到不胜忿恨,于是,他率领宫中的护卫寻找司马昭。途中,曹髦遭遇司马昭的弟弟屯骑校尉司马伷及其部众,曹髦左右之人怒声呵斥他们,司马伷的兵士都吓得逃走了。中护军贾充从外而入,迎面与曹髦战于南面宫阙之下,曹髦亲自用剑拼杀。
众人想要退却,贾充之军将败,成济问贾充:“事情紧急了,你说怎么办?”贾充说:“司马昭养你们这些人,正是为了今日。今日之事,没什么可问的!”于是成济立即抽出长戈上前刺杀曹髦,把他弑杀于车下。曹髦死时尚不满20岁。那么,问题来了,贾充指使成济弑杀曹髦后,司马昭只是处死成济,却放过在后面指使的贾充呢?
(相关资料图)
一
首先,曹髦死后,司马昭召集群臣议论。尚书左仆射陈泰入宫,见到司马昭,悲恸欲绝,司马昭也对着他流泪,说:“您将怎样对待我呢?”陈泰说:“只有杀掉贾充,才能稍稍谢罪于天下。”司马昭考虑了很久才说:“你再想想其他办法。”陈泰说:“我说的只能是这些,不知其他。”司马昭就不再说话了。因过于悲恸,陈泰不久吐血而死。
对此,在笔者看来,陈泰的意见,可以说是众多大臣的集中体现。在司马昭之前,弑君是非常罕见的情况,特别是当街弑杀皇帝,更是几乎没有了。因此,司马昭需要交出贾充,才能勉强平息众怒。不过,司马昭没有妥协,只是处死了充当马前卒的成济。究其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一方面,这显然是因为贾充是司马昭的心腹,而且为司马懿家族出力不少。曹魏中后期,贾充任尚书郎,再迁任黄门侍郎、汲郡典农中郎将。司马懿去世后,贾充辅佐大将军司马师,于正元二年(252年)随司马师前往乐嘉城讨伐毌丘俭和文钦发动的叛乱。公元255年,司马师去世后,司马昭即位,贾充继续受到重用。
二
司马昭接掌权力后,任贾充为大将军司马,转右长史。在贾充的谋划下,司马昭在甘露二年(257年)征诸葛诞为司空,诸葛诞果然反叛。司马昭征讨诸葛诞,贾充献计用深沟高垒可克敌方的锐兵,司马昭计从,成功攻陷寿春,平定了诸葛诞之乱。于是,贾充因功进封宜阳乡侯。不久迁廷尉,因通晓刑法断狱之事,得到平反冤狱的美名。
另一方面,这是因为弑杀曹髦固然给司马昭带来了骂名,不过,考虑到曹髦的能力,日后也会成为一大隐患。史料记载曹髦从小好学,才慧早成,有祖父曹丕的风范。公元255年,司马师在班师途中病逝后,曹髦大喜。他意识到这是夺权的好机会,于是一面下诏命司马昭留守许昌,让尚书傅嘏“率六军还京师”,一面着手筹划宫廷兵变。
不料,司马昭识破了曹髦的计策,他率领军队回到了洛阳。这样一来,曹髦的计划落了空。当然,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年轻的曹髦已经颇有手段了。诚然,曹髦进攻司马昭的计划有些鲁莽了,但是,假以时日,曹髦必然会发起更加周密的进攻。在此背景下,贾充派遣成济弑杀曹髦,可以说是帮司马昭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四
最后,进一步来说,曹髦出宫的时候,一开始遭遇的是司马昭的弟弟屯骑校尉司马伷及其部众。结果,司马伷等人根本不敢抵挡。对此,在笔者看来,这不是因为实力不济,而是因为他们不愿意为司马昭背负弑君的黑锅。反之,在危急时刻,贾充则是自告奋勇,甘愿承担骂名和不确定的惩罚。
到了这个时候,如果司马昭处死贾充,无疑会让其他心腹和亲信寒心。一旦失去这些文臣武将的支持,司马昭别说取代曹魏,连自保都将比较困难。从这一角度来看,司马昭只有保住甚至重赏贾充,才能让更多的部下坚持跟随自己,支持司马氏取代曹魏。于是,司马昭改立曹奂为皇帝后,贾充进封安阳乡侯,统领城外诸军,加散骑常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