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三国

1.

《三国演义》第二回,还有一位大人物出场,就是袁绍。袁绍出身显贵,家族四世三公,海内知名,曾经占据北方四州之地,在东汉末年,是足以影响天下大势的重要人物。


(资料图)

在《演义》里,袁绍的出场也很有气势,颇有先声夺人的效果。当时汉灵帝驾崩,大将军何进和人商讨立新君诛宦官之事,一人挺身而出曰:“愿借精兵五千,斩关入内,册立新君。尽诛阉竖,扫清朝廷,以安天下!”何进一看,正是袁绍。

让我们翻开《三国志》(《董二袁刘传》,《三国志》卷六,魏书六),看看历史上袁绍的表现又是如何。

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人。他的曾祖父袁安,官至司徒,从袁安往下四代人,都有位居三公的,因此袁家“势倾天下”。在《演义》里,袁绍每每以家世自傲,这也成为了他初期建立基业的重要依靠,但他最终败在曹操手下,说明家世并不能代表一切。

袁绍的祖父袁汤官至太尉,生有四个儿子,长子袁平、次子袁成都死得早,三子袁逢、四子袁隗都官至三公。裴注引用的《魏书》记载,袁绍是袁逢的庶子,袁术的异母哥哥,后来过继给了袁成。但他引用的《英雄记》则说:“绍生而父死,二公爱之。”按这种说法,袁绍就是袁成的亲生儿子,是遗腹子,“二公”(即袁逢、袁隗)都喜欢他。

裴松之说不知道两种说法哪种准确,但人们普遍认可第一种说法,《演义》里也写袁术因为袁绍是庶出而瞧不起他。

袁绍青年时期就名声很大,《三国志》说他“有姿貌威容,能折节下士,士多附之”。袁绍喜欢交朋友,以他的家世地位,很容易就赢得了“折节下士”的名声。曹操就是他的少年玩伴,《英雄记》也说他“好游侠,与张孟卓、何伯求、吴子卿、许子远、武德瑜等皆为奔走之友”。

2.

袁绍出仕后升迁很快,在汉灵帝末年担任司隶校尉。灵帝去世后,宦官和外戚的矛盾激发,大将军何进和大臣们谋划诛杀宦官,袁绍是重要成员。因为何太后不同意诛杀宦官,何进就召董卓进京以胁迫何太后。

《演义》里说这个馊主意是袁绍给何进出的,《三国志》里没有这样的记载,大约是何进自己想出来的。袁绍反而是多次催促何进动手,但何进犹豫不决,最终被宦官所杀。

董卓进京后,趁乱掌握了朝政大权,想要废掉少帝,和袁绍商量。《三国志》记载,袁绍先假装答应,当董卓继续出言不逊时,袁绍“横刀长揖而去”。裴注所引的《献帝春秋》记载,袁绍反对董卓废帝,董卓大骂袁绍为“竖子”,说:“天下事岂不决我?我今为之,谁敢不从?尔谓董卓刀为不利乎!”袁绍也毫不示弱,回击道:“天下健者,岂唯董公?”《演义》的情节基本依照这段记载,但裴松之认为这段记载不真实。

无论如何,袁绍对董卓持不合作态度,不久就离开京城,逃奔冀州。在侍中周毖等人的劝说下,董卓没有降罪,反而任命袁绍为勃海太守。

袁绍起兵讨伐董卓,自号车骑将军,成为各路义兵的盟主。他会成为盟主,主要还是靠着家世的号召力,并不是靠个人能力。他既不能把各路义军团结起来齐心协力讨伐董卓,自己也很快就失去了在京城时敢于反抗董卓的锐气。

袁绍屯兵河内,不敢进兵和董卓争锋,却私下和冀州牧韩馥想拥立幽州牧刘虞为皇帝,刘虞不敢接受,只得作罢。

董卓烧毁洛阳,迁都长安后,义军四散,袁绍还军延津。正赶上公孙瓒想要袭击韩馥,韩馥惊惧不安,在高干、荀谌等人的劝说下把冀州让给了袁绍。从此袁绍就占据了冀州作为根据地。

《英雄记》记载,袁绍想要占据冀州却害怕冀州兵马强大,部下逢纪就给他出主意,派人约定公孙瓒来攻打冀州,韩馥胆小,趁机派人去劝说他把冀州让给袁绍。韩馥果然上当。

《演义》的情节基本据此安排,小说里描写生动的袁绍、公孙瓒“磐河之战”,《袁绍传》里没有提到,《公孙瓒传》里也只是提了一句,说“绍军广川,令将麴义先登与瓒战,生禽纲(严纲)”,倒是《英雄记》里记载颇为详细,和小说里的情节类似,此不赘。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