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指得是三师:师能,师德,师魂。蕴含着学习、师从、进取、开拓。陶:熏陶、陶冶、树立、创新。师陶表示着要学习陶行知,师从陶行知以人为本教育的现代教学观念。

清朝末年,随着西学的逐渐传入,科举取士的弊端越来越遭到人们的质疑。1903年,以袁世凯、张之洞为代表的晚清重臣联合其他的督抚奏请慈禧太后,停止科举而推广学校。


(资料图片)

北洋政府成立后,尤其是在大总统袁世凯去世后,北洋势力分裂成了多股,以直系、皖系、奉系为最大的势力,他们之间虽然常年互相征战,但却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这些军阀们“上马拿枪争天下,下马治教办大学”。

封建社会的山西大力推广义务教育,当时山西发行一份通俗口语版的《人民须知》,用朴素的语言向老百姓们讲解了什么叫做“义务教育”:

“凡是山西百姓,不论贫富贵贱的小孩子,七岁到十三岁,这七年内须要有四年上学,这就名叫国民教育;凡上过学的人,知识就高了,身体也壮了,为父母的无论如何贫穷,总要使子女上学,是父母对于子女的义务,又名叫义务教育;国家法律规定,人们若不上学,就要罚了还得上学,又名叫强迫教育”。

教育家陶行知曾前后三次考察山西义务教育,写出《民国十三年中国教育状况》一文,断言:“中国除山西省外,均无义务教育可言”。

1926年,那位“狗肉将军”的奉系军阀张宗昌下令在济南重建山东大学。1928年4月,张宗昌亲自担任校长。

这些在历史上颇有争议的军阀们,尽管他们出身经历、地位权势、学识成就各不相同,但他们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强国教育梦。

他们期望国家强盛,并努力让治下的民众获得高等教育,以知识来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局面。

“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北洋时期是我国近代高等教育进入扎堆出现的时期,在一大批仁人志士的推动下,我国各地大学先后成立,民主自由、多元开放的新思想汹涌而至,并涌现出诸多优秀的教授、学者,乃至无数的青年俊杰。

本文参考自:《北洋大时代:大师们的理想国》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