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 年 12 月 底, 日 军 制 定了新一期“清乡”计划,准备重点对苏中地区实施“清乡”。这次日军调动了 1.6 万余人的兵力,并用搜刮来的大量竹竿和木材,构建了300 余里的竹篱笆及大量碉堡、检查站,妄图分割消灭新四军。
由于江南根据地的反“清乡”斗争损失较大,苏中军区一开始把敌情估计得过于严重,一度打算撤离苏中区。直到后来施亚夫送来日军“清乡”计划的具体情报,苏中军区重新进行了评估,认为这一仗能打赢,最后制定了坚持在根据地斗争的策略。
(资料图)
这份重要情报是施亚夫从曾经的狱友、汪伪特务头子李士群那里搞来的。
施亚夫担任伪师长后曾在上海的一次会议上碰到李士群,李士群知道他的底细。施亚夫眼看躲不过便主动打招呼:“李士群,你不记得我了?”
李士群笑着说:“哪里,哪里,你改了名字,我一时没对上号。”
施亚夫说:“咱们都是吃过国民党官司,一起蹲过监狱的难友,今天碰在一起真是缘分啊!”
李士群立即向众人介绍说:“施老弟在狱中是一条好汉。”
周围人见两人聊得火热,以为两人关系很深。
当时李士群身边有一位叫江松平的得力助手,此人也曾是党员,被捕后叛变。但他还算有几分良知,以当汉奸为耻。
经过多次试探,施亚夫敏锐觉察到了这一点。经过劝说,江松平同意向他提供李士群的情报,那份“清乡”计划就是江松平从李士群那里弄来的。
新四军在南坎召开的高级会议,就是专门讨论如何开展反“清乡”斗争。
在南坎会议即将结束之际,日军第六十师团师团长小林信男突然召集紧急会议,布置 4 个日军大队和 2 个伪军师,埋伏在途中妄图追杀返程的新四军干部。
施亚夫也参加了这次会议,领到文件大吃一惊,这是一份密电,标明了新四军干部返程路线。
如此机密的东西怎么会落到日军手里呢?施亚夫心想一定是新四军出了内奸。
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他打算试探一下小林信男。
施亚夫突然站起来说:“我认为这个情报有误,南坎这个地方北面和东面都靠海,一旦被围插翅难逃,他们怎么可能选这样一个地方开会呢?”
小林信男有些生气地说:“我们的情报从来不会错,这是我们特高科培养的情报人员发回来的。”
小林的话证实了新四军有内奸,但具体信息施亚夫不便打听,他赔着笑脸说:“那我就放心了。”
散会后,施亚夫立即写了一张简短的纸条藏在老炮台香烟中,让助手送到苏中军区。
施亚夫的情报最终让新四军高级将领化险为夷。后来有人评价,要不是这份重要情报,新四军的历史或将改写。
那个隐藏在新四军里的内奸到底是谁呢?其实,对此粟裕早就起了疑心。早在南坎会议前一个月的中秋节,粟裕率领师部刚到二窎镇,日军一个大队就扑了过来。
粟裕从容指挥,诱敌深入,以一个连的兵力将日军引至谢家渡,并在此将日军围歼。这场战斗共击毙日军大队长保田中佐以下 110 余人。
粟裕平时非常注重保密,每到一个村庄必然封锁,只准进不准出,一旦发现附近有日军立即转移。
粟裕脑海中一直在想:“不论谁去通风报信,来回都需要一定时间,日军是如何这么快知道师部行踪的?”
唯一的可能就是电台出了问题。
粟裕命令悄悄监控师部电台,果然发现每到一个地方,其中一部电台必然发出一个奇怪信号。
虽然无法破译,但大致可以猜出,应该是向日军报告位置。粟裕下令逮捕报务员,经审讯,报务员承认自己是受日军特高科指派混入新四军搜集情报的。最终,内奸被枪毙。
施亚夫潜伏在敌营中获取了许多重要情报,还营救过被日军逮捕的新四军重要干部。由于他活动频繁,渐渐引起了日军的注意。
日军以整编部队的名义将他
降为副师长,手上的部队也被打散。
后来施亚夫还被逮捕审讯,但日军一直未能找出有价值的证据,考虑到和伪军的合作关系只能将施亚夫释放。
施亚夫原本想一直潜伏在伪军中,但眼看形势一天比一天严峻,经粟裕、叶飞批准,施亚夫于1944 年 1 月 5 日率部起义,回到新四军部队。
解放战争期间,施亚夫担任过苏中九分区副参谋长。解放后担任过江苏省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2010 年 11 月 23 日,施亚夫在南京病逝,享年 96 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