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没有正义的战争,说是一场狗咬狗的战争也不为过。

战争开始于1914年7月28日,结束于1918年11月11日,历时4年零106天。33个国家总共投入了7000万军队,1000多万人丧生、2000多万人受伤。最终以同盟国战败投降宣告结束。

同盟国中,奥匈帝国彻底瓦解,除奥地利和匈牙利两个国家以外,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塞尔维亚纷纷独立。还有一部分领土被并入了波兰和罗马尼亚。


【资料图】

奥斯曼帝国在一战中加入同盟国,战后同样被清算。这个曾经的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从此彻底分裂。1923年凯末尔废除苏丹,成立了世俗政府,就是现在的土耳其。

战后德国遭到了严厉的制裁,为二战埋下了种子。在一战中的那个“下士”,在此后利用了德国民众那一颗颗复仇的心,再次发动了规模比一战更大的战争。

战争主要有四个作战区域,第一个是西线战场,交战双方是同盟国的德国对战协约国的英国和法国;第二个是东线,交战双方是同盟国的德国、奥匈帝国对战俄国;第三个是南线,交战双方是奥匈帝国和德国入侵塞尔维亚;第四个是作战区域在意大利和奥匈帝国边境的伊松佐河流域,交战双方是15年加入协约国的意大利和同盟国的奥匈帝国,以及少量的德国军队。此外在开战之初,日本宣布加入协约国,并迅速出兵中国的山东,夺取了德国在那里的利益。次年,日本又出兵占领了由德国控制的马绍尔群岛、加罗林群岛、耶普岛和特鲁克群岛。

一战时期,飞机、坦克、航母这些在二战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武器还没有出现,或者没有被大规模的使用。陆军主要的武器是步枪、机枪和火炮。尤其是机枪和火炮,在战争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战场上,机枪的大规模使用,大大增强了防守方的火力密度,使得进攻的一方的士兵成片的倒下。这种武器装备的特点,导致了一战中的战斗往往会陷入阵地战。纵观一战的几场著名的战役,交战的地区都比较小,双方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伤亡,往往只发生在十来公里的纵深之间。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一战中的著名战役

西线马恩河战役  是西线第一场关键战役,德国首先于1914年9月发起进攻,意图迅速击败英法联军,并促使法国投降。双方在法国北部的马恩河展开激战,最终英法联军击败了德军的进攻,将西线拖入了旷日持久的阵地战;此役,双方一共投入约200万军队,英法联军伤亡26万人,德军伤亡25万人。

西线凡尔登战役  在1916年,双方在西线、法国的东北部、马恩河北部的凡尔登再次爆发大规模战役。战役从2月一直进行到12月,双方投入兵力240万人,这场战役,英法联军付出了54万人的伤亡代价,德国也付出了43万人的伤亡代价。此役德军的作战目标依然是先夺取凡尔登要塞以后,进而夺取巴黎,迫使法国投降。但是战役的整个过程,德军只在100公里宽的正面,向前推进了不足10公里。而且在战役的后期,法军发动反击,全部收复了此前丢失的阵地。由于此战双方伤亡总数近百万,后来人们将此战役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西线索姆河战役  在凡尔登战役激战正酣时,为了减轻法军在凡尔登方向的压力,1916年6月英法联军在凡尔登的西北,法国的北部的索姆河地区,向德军发起进攻。在短短5个月的时间里,共计伤亡130多万人。结果是双方仍然没有取得关键的进展。

西线第二次马恩河战役  在1918年5月,德国与协约国联军再次在马恩河发生会战,德军试图依据此前在马恩河建立的桥头堡,向协约国联军发动进攻,并最终攻占法国首都巴黎。进攻发起后,德军先是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随后就遭到了联军的顽强抵抗。7月,联军司令福煦下令发起反攻,德军节节败退,最终退回了马恩河北岸。此役协约国伤亡14万人,德军伤亡16万人。重要的是在西线,协约国终于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

东线坦能堡战役和马祖里湖战役  在大战爆发之初,俄国应法国的要求,为了减轻西部战场上英法联军的压力,在仓促准备下,向德国的东普鲁士地区发动了进攻。俄军一共投入了40万部队,而德军只有21万人。其实除了数量上的优势以外,俄军在武器装备、战役指挥能力和后勤保障方面都完全落后于德军。这两场战役,也是一战期间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德军以2.5万伤亡的代价,让俄军损失了25万军队,俄西北方面军几乎全军覆没,并且丢失了大量的武器装备。不过本次战役对于协约国来说,却具有战略上的价值,那就是在战役期间,德军从西线的马恩河战场上,抽调了约2个军的兵力增援东线,从而缓解了英法联军在马恩河战役中的压力。

布鲁西洛夫突破  即“喀尔巴阡战役”,是俄军在乌克兰地区与奥匈帝国边境的喀尔巴阡山脉进行的战役。此役俄军出动精锐的第3和第8集团军与德奥联军作战。目的是攻入匈牙利,进而威胁德国本土。德奥联军则希望此次战役能够消灭俄军的有生力量,消除东线的威胁,进而全力以赴在西线的战事。战役于1915年2月开始,至4月底结束,双方均没有达成战役目标。而奥匈帝国此役损失惨重,仅佩列梅什利要塞,就有12万奥军投降。同时,由于奥军被大量吸引在此方向,也削弱了其在巴尔干地区的力量。

加里波利战役  此役也被称为“达达尼尔海峡战役”,是当时世界战争史上最大的一次两栖登陆战役,交战地点在奥匈帝国西端的达达尼尔海峡。达达尼尔海峡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海峡西边就是加里波利半岛,属于欧洲,东边是亚洲领土。达达尼尔海峡还是黑海进入地中海的唯一通道,与博斯普鲁斯海峡共同控制着巴尔干半岛和亚洲之间的联系,海峡最窄处仅1.6公里宽。

战役于1915年2月开始,次年1月结束。是英法联军向奥斯曼帝国发起的一场进攻战役。英法联军的作战目的是在加里波利登陆后,进而控制达达尼尔海峡,并攻占奥斯曼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从而将奥斯曼帝国逐出战争。如果战役目的达成,则在南部威胁奥匈帝国的后方,缓解俄军西南战线的压力。此役,英法联军动员了近50万的军队(其中包含了为数众多的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籍部队)。但受限于地形的劣势,以及部队此前缺少实战经验,英法联军始终无法在滩头建立稳固的阵地,在伤亡了12万人的代价后,英法联军最终从加里波利撤退。奥斯曼军队损失只有2.5万人,并成功地扼守住同盟国的东南部防线。

日德兰海战 英国作为海权国家,在二战前始终保有着一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德国因为自身海军实力相对弱小,在战争初期并没有与英国海军正面对决的想法。但是随着西线战事的胶着,德国开始寻求在海上取得突破。

战役发起之前,德国的主力舰队一直龟缩在威廉港和不莱梅港。而英国的舰队则在斯卡帕弗洛港紧盯德国舰队,防止其进入北海,进而阻断英国的海上航线。

英国此役投入151艘战舰,德国则投入99艘战舰。在一战期间,航母还没有出现,所以海上舰艇仍然以战列舰为核心。战役于1916年5月31开始,历时2昼夜,此时在西线的凡尔登正是战事胶着的时刻。海战结果,德国损失较小,一共11艘、大约6万吨舰艇被击沉;英国则付出14艘、约11万吨的舰艇。战后,两方均认为本方取得了战役的胜利。而从战略上看,此役过后,德国仍然继续龟缩在本国军港内,无法在公海自由航行,所以英国在本次海战,以及整个一战的海战上是取得了决定性胜利的。

伊松佐河战役  在一战开始之前,意大利与英国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而与奥匈帝国在巴尔干有矛盾。1915年意大利与英国秘密签订《伦敦秘密条约》,意大利最终倒戈向协约国。但是战后意大利并没有获得条约中所列的权益。看来反骨仔什么时候都没有好下场。一战的失意,也为后来法西斯在意大利的崛起埋下了种子。

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以后,立即对东北部的邻国奥匈帝国宣战,1915年6月~1917年12月两国在国境线的伊松佐河陆续进行了十二次交战,历史上将其统称为“伊松佐河战役”。由于奥匈帝国的大部分兵力被牵制在东部战线,所以在西部边境只能保留少部分兵力,在整体上采取守势,意大利在整个战役期间则基本上是进攻的态势。这是一场漫长地阵地战,意大利军队在伤亡100多万人的情况下,仍然没有击败对手。反而是在最后一次会战中,被得到德军9个师增援的奥军,一举夺回了此前的所有丢失的领土。

在意大利战场起到决定性的战役是1918年10月的维托里奥维内托战役。此役意大利以轻微的代价,迫使奥军40万人投降。战役结束后,匈牙利政府单方面宣布召回本国部队,退出战争。其他领土也自行宣布独立,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南斯拉夫。意大利以胜利者的姿态结束了战争,奥匈帝国则因此解体,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美国参战  地处美洲大陆的美国,一直都是公认的两次世界大战的最大赢家。天然的地理优势,使其在欧亚大陆发生战争时,都能够有极大的回旋空间。

在一战开始前,美国已经是世界第一的经济大国。一战以后,凭借着战时为协约国提供战争物资,经济实力又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当时美国的GDP已经达到了世界的40%以上,黄金储备也同样超过了世界总储备的40%。在战争爆发的前几个年头,美国国内都乐见于这场战争买卖,尤其是华尔街的金融家们,从伦敦和巴黎挤出来的红色乳汁是那样的香甜。

其实美国可不只是会打经济算盘,随着国家实力的上升,美国一直在寻找一个合适的机会,走出美洲大陆,将自己的影响力扩展到其他大陆上。当然美国人非常冷静,他们知道,欧洲那些正在厮杀的野兽们并不好惹,他需要做的是等待时机和理由。

1915年开始,德国为了阻断英国的海上交通线,开始奉行“无限制潜艇战”,即任何开往英国的船只,都是德国潜艇的攻击目标。此后美国的船只以及美国公民开始在海上遭到德国的攻击,美国国内对同盟国的敌视态度开始上升。

接下来,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出现了,回顾一下美国经历的那些战争,总是有这样的情节,善良的小红帽,突然遇到了大灰狼,为了自由和正义,小红帽内心爆发出狮子般的能量,消灭了大灰狼,拯救了全人类。经典的好莱坞式的剧情。事情是这样的,1917年德国外交大臣密电德国驻墨西哥大使,电文中说,德国支持墨西哥向美国发动战争,并且会帮助墨西哥夺回之前在美墨战争中失去的土地(美国的得克萨斯州)。此电文被英国情报部门“40房间”截获,并转交美方,消息一公布举国哗然,1917年4月美国对德国宣战。

参战后的美国,先后向欧洲派遣了200万的军队,欧洲交战双方的僵局很快被打破,同盟国最终失败投降。

战争结束  首先是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新政府通过谈判,在付出高昂的代价以后,正式退出战争。但是这并没有为德国争取到决定性的优势,同盟国的局面仍然非常被动。1918年9月,保加利亚战败投降;10月,奥斯曼帝国投降;11月初,意大利在南线终于击败奥匈帝国,后者随之解体。奥匈帝国投降后,德国的威廉二世无奈宣布投降。

就像战争开始的时候那样,一战结束时也非常的有仪式感。1918年11月11日11时,在法国北部贡比涅森林的雷道车站,以法军司令福煦命名的车厢里,德国政府代表签署《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至此结束。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