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世纪到十六世纪左右,来自与我国隔海相望的日本的海盗集团,时常侵扰我国及朝鲜半岛的沿海地区,主要从事劫掠商品、贸易走私活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我国古籍中,“倭国”即指日本,故而,这些在海上为非作歹、横行霸道的日本盗匪,被我国人民称之为“倭寇”。

明朝建立之初,明太祖朱元璋在位及以后的一个时期,倭寇主要是由日本浪人、武士、中古式商人组成的海上强盗集团。

明太祖朱元璋(画像)

当时,大明王朝内部和谐、国防稳固。沿海地区,设立了卫所等海防军事机构,防卫系统比较严密,倭寇的袭扰难以成功,一般不会有什么收获。

再者,明朝前期,政府对外采取了互助友好的通商政策,与日本政府的关系比较密切。

日本人除了依据大明王朝的法令、政策,定期与大明进行文化、贸易等方面的交流外,还不断单方发起民间的、小规模的经贸活动,尤其是到中国沿海,与当地民众做买卖。

这种情况下,与我国有着长期通商历史的日本人,大都能够通过正常的贸易方式,获取他们一直非常喜爱的中国的瓷器、绸缎、丝棉等物品,达到贸易、消费的目的。

日本商人(剧照)

故而,此时的倭寇的强盗行径还不算猖獗。他们虽然有时也来抢掠,但只是在海边上突然袭击一下,不管成与不成,立即便走。这种袭扰,规模比较小,对我国沿海地区民众的生产、生活影响不是很大。

自明英宗朱祁镇上任,特别是他于1457年复辟以后,朝廷对倭寇的防范松弛了。沿海的卫所变得有名无实,驻军敷衍了事。而且,有些卫所为了谋取私利,暗中“交通倭寇”。

这时,日本的经济形势,随着町人阶级(相当于那时的、我国的自由商人阶层)的形成,发生了显著变化,他们与中国通商的要求更为迫切。

倭寇也随之变成了由日本浪人、武士、中古式商人以及町人阶级组成的侵略性质明显的“海盗集团”。同样觊觎中国物产的日本的藩阀(封建诸侯),表面上看起来,对倭寇不管不问,实际上予以支持,给他们做后台。

日本藩阀(画作)

为了防范、压制倭寇的侵袭,明王朝没有积极整顿海防,而是紧缩贸易政策。大明政府规定,日本“十年一贡”,且每次只能来二百人。这一来往规模,是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日本的经贸要求的。

按照当时的、明朝经济发展与市民阶级不断成长的客观形势,以及海外对中国物产大量需求的事实,明政府应该采取积极的政策,进一步发展对外贸易,以强国富民。

可是,明王朝反其道而行之,采取了保守政策。当倭寇不断扩大对我国沿海的劫掠范围时,大明政府下令,把沿海海口全部封锁起来,只留下广东一个口岸。

繁华的广州口岸(画作)

同时,大明王朝加大了对国内市民阶级在对外贸易方面的压榨和限制力度。这样,朝廷便与市民阶级发生了严重的矛盾冲突,迫使国内从事对外贸易的商人实行武装走私。

这些武装走私者,一旦在海上遭遇明朝军队,他们便进行武力反抗。如此一来,明政府不但要抗击倭寇,还得打击本国的武装走私者。无形之中,明朝的一些商人变成了另一种“寇”。

于是,明朝的抗击倭寇的斗争,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状:“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商则转为寇。……禁愈严而寇愈盛。”

武装走私者(剧照)

另外,依靠海外贸易存活的沿海的流氓分子(从城市、农村被排挤出来,没有固定职业,到处流浪的一类人),以及那些贪财图利的官员、商人等,成了倭寇的掩护者,与倭寇暗中进行贸易交往。

更让明王朝头疼的是,流氓分子与商人合流,产生了沿海岛屿上依靠走私过活的“海贼”,如陈东、汪直、毛海峰、徐海、麻叶等。他们与倭寇联合起来,共同对付明政府。

为此,当时有人这样揭示倭寇的组成:“真倭不过十之三”,十之七是“海贼”。

“海贼”与倭寇联合起来之后,倭寇的嚣张气焰陡然增长,频频肆无忌惮地掠夺我国沿海地区民众的财物。

因为,这些“海贼”都是中国人,他们对中国沿海的风俗民情、山川地理非常熟悉。

倭寇借助了他们的力量后,一度在我国沿海为所欲为,进出自如,导致戚继光等将领经年累月地征战在沿海地区,耗费了大明王朝大量的人力、物力。

戚继光抗倭(画作)

上述即是,明王朝在抗击倭寇的斗争中,由前期的波澜不惊,演变为后期的严峻、复杂,且一时间无法迅速处置的主要情况。

主要参考文献:《明史》、《中国通史》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