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后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农民起义何止千次万起。但真正获得胜利的仅有汉明两朝。何以如此?就在于农民起义的自身问题比较多,例如军纪涣散、喜欢破坏而不知建设、目光短浅等。这和农民起义领袖自身的交际圈、视野、历史知识积淀是有很大关系的。

封建社会知识分子虽然不能超脱那个社会,但却可以结合历史经验提出“夺取天下”的政策,从而让自己得到天下。这就是一种“周而复始”的原地踏步。但问题是,当没有新的先进思维方式、理念下,这种“圆圈儿”就是必然的。


(资料图片)

但这种成功也是有好处的。至少在新建立的朝代初期,皇帝们往往对民生比较重视,百姓的生存状态也会比被推翻的朝代更好。

李善长的历史功绩就在于初步打破了农民起义的“基因问题”

李善长提出的“效法高祖”其内容比较庞杂,关键就是:借助他人之力,善于根据实力变化而采取不同应对战略。朱升的“缓称王”九字战略、刘伯温的“避免两线作战”战术,其本质上都脱离不开“效法高祖”。其他诸如军纪、行政建设等方面,李善长都做出过很大的贡献。同时,李善长作为文臣之首,对于文臣内部的团结、文武之间的合作也有很大的作用。

正是因为,李善长的重要性,所以郭子兴也曾经意欲将其收拢在帐下。在郭子兴等人看来,自己的实力比朱元璋强大得多,李善长对此一定会非常乐意。但是李善长的表现很让朱元璋满意。

进入朱元璋的队伍后,李善长对郭子兴、孙德崖等人是看不上的,反而对朱元璋青睐有加。一方面是士为知己者死,另一方面则是郭、孙二人难成大器连朱元璋手下的武人都看得出来更何况李某。

在军纪问题上,李善长也是非常重视的,对于这一问题,大凡知识分子都会对此提出整顿问题。朱升如此、刘伯温也是如此。

当时,红巾军系统内部纷争不断的根源在于粮食,农民起义为何会爆发?就是因为农民无法填饱肚子,这个问题是基础问题。谁先解决粮食问题,谁就有稳定的队伍。为了肚子就要抢掠,朱元璋为了有军队效命,也只能如此。不可能一边造反一边让队伍搞军屯呀。所以,抢掠同样是朱元璋的队伍的一个特点。

长江沿岸的芜湖粮库——太平府——集庆(南京)成为朱元璋、李善长的共同关注点。攻占芜湖后,俞通海、廖永忠领导的芜湖水师投奔朱元璋,得到粮食后,李善长立刻授命张榜禁止抢掠,否则军法从事。进占太平后派督查队伍巡查,胆敢抢掠者就地正法。

李善长不仅在粮草、基础智谋上为朱元璋出谋划策,在军事上也并非“儒生的纸上谈兵”

至正十五年(1355年)三月,郭子兴病逝后,朱元璋镇守和州。在朱元璋分主力进攻元兵、元军趁势奇袭的情况下,李善长能够指挥若定、守住城池,可见其有一定的军事指挥能力,并不仅仅是出谋划策之人。

占领太平后,朱元璋自任太平兴国大元帅,李善长为帅府都事,可以说从这时起就已经公开确认了李善长的“相”位。之后,朱元璋东下占领集庆(1356年三月)。

七月,江南行中书省成立,朱元璋任总省事,李善长为参议。朱元璋证券的各种章程制度大多出于李善长之首。

至正十一年(1361年)三月,李善长被任命为大都督府司马、行省参知政事,从行政后勤到军事事务全盘由其掌管、处理。

自1361年后,朱元璋领兵在外,先后攻下江州(江西九江)、洪都(南昌)、安牛、鄱阳湖、武昌、庐州(合肥)等地,李善长都作为留守,全面主持朱元璋统治区内的屯田、水利、城市手工业、商业、税收、货币等等。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自称吴王,李善长任右相国,继续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关键性人物。

作为第一位主动投奔的重要知识分子,朱元璋对其“雪中送炭”也是带有一种感恩之情的人。当然,你会说感了半天恩最后还不是满门抄斩嘛。其实,这和朱元璋的性格有关,他能活到洪武二十三年的1390年本身就能说明,朱元璋还是念旧情的,不仅仅是李善长树大盘根的问题。

朱元璋是一位很特殊的人物,在他的眼里侄儿朱文正、女婿驸马,甚至儿子都给予严重惩罚,更何况他人!在他的统治内,你能老死就已经是“九世修来的福气”。李善长能活那么老已经是个奇迹了。

推荐内容